摘要:河南省委為了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對于“四個河南”建設中“美麗河南”建設提出了重大決策部署。要求全面提高我省的生態文明水平,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建設美麗河南的意見》。《意見》要我們要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要把我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完善生態文明制度的建設,著力推進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和綠色發展,堅持生態、環境的保護,為使中原快速崛起,為振興富民強省提供支撐。
關鍵詞:生態文明;美麗河南;長效發展;
中圖分類號:C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028-02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美麗中國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為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指明了前進方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系統論述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方針原則和目標任務。中國夢是當前黨和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從美學的視角共筑中國夢就是要建設美麗中國。美麗中國是中國夢的重要維度,美麗中國代表了我們的審美理想,運用美學規律,提升審美情緒,推動美學大發展,把中國建設成為生態美、社會美、藝術美、人性美的人間天堂,美麗中國的實現意味著中國夢的實現。河南省委為了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對于“四個河南”建設中“美麗河南”建設提出了重大決策部署。要求全面提高我省的生態文明水平,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建設美麗河南的意見》。《意見》要我們要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要把我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完善生態文明制度的建設,著力推進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和綠色發展,堅持生態、環境的保護,為使中原快速崛起,為振興富民強省提供支撐。《意見》還提出了到2015年的若干近期目標,描繪了建設美麗河南的遠景目標。同時, 《意見》明確指出建設“美麗河南”的幾點內容。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增強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三、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性轉變。四、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改善人居環境質量。五、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完善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六、弘揚生態文化,營造良好社會風尚。《意見》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對本轄區的生態文明建設負責,建立起高效、有力的工作機制,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總體規劃中來,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共同部署和推進,確保各項政策措落實到位。
一、建設“美麗河南”的重要意義
“四個河南”中的“美麗河南”是河南發展的迫切要求。美麗河南建設,也是切實落實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優化國土開發格局,推進綠色環保、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建設環境好、節約型的社會,為河南人民努力建設出舒適宜居的環境,藍天綠水的美好家園。河南省委、省政府不斷摸索和探究一條適合中原發展的生態文明之路。并且提出了“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科學的生態發展理念。美麗河南的建設關系到億萬中原人民,和未來河南發展的長遠大計,也是落實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并且建設“美麗河南”還是建設小康社會、改善居住環境、保障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富民強省、振興河南、中原崛起的必然選擇。2013 年 河南省人大會議就通過了“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打造美麗中原”的目標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當前美麗河南建設面臨著資源約束緊、以及環境污染十分嚴重形勢。特別是霧霾持續加重、霧霾天不斷增多,更是凸顯“美麗河南”的建設刻不容緩。
二、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完善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美麗河南”建設不僅僅是地方形象或是地理風貌層面上的,它還囊括了地域文化、生態文明以及社會建設等諸多方面,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社會體系。具體來說“美麗河南”主要是由價值理念、視聽呈現以及社會行為者三大體系構成的。
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人口大省,長期以粗放型的方式進行發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斷開發而缺乏規劃和維護,長期積累的一些矛盾也越發凸顯數來。這一切都需要有生態文明的概念并建立起制度來進行實踐指導。建立起來一些不僅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同時又能夠快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并且能都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全新模式。
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我們中原地區快速發展、更加出彩。法治建設是一種軟實力,不僅在民族復興、執政興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時對于接下來河南的十年發展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全民樹立起法治觀念,建設“法治河南”,有法可依才能有法必依。這也是河南振興、中原崛起、富民強省的前提和有力保障。
省委省政府下發了《河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加強環境法制建設,要認真貫徹落實。綱要中包括健全與完善生態保護、自然資源保護、清潔生產、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構筑起生態環境保護的“防火墻”。加大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全面形成打造“美麗河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為子孫后代留下藍天綠水的美好家園提供法制保障。
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和要求主要是有一下幾個方面。一是探索環境保護新路。要從宏觀戰略層面切入,制定和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形成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探索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二是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要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有序實現耕地、河湖休養生息。三是加快健全生態文明制度。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環境保護要立法并嚴格執行。四是要認真解決關系民生的大氣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五是抓節能減排。從實施節能、環境治理、循環經濟三點著手,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六是嚴格考核問責。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終身追究。
三、弘揚生態文化,營造良好社會風尚的具體實踐
河南在二十一世紀初就制定了我省建設成為林業生態的決策。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的建設,下大力氣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改善生態環境。去年,我省正式出臺了《關于建設美麗河南的意見》,加速發展中原、大力推進生態建設、系統的安排了美麗河南的建設,對于美麗河南的建設思路的認知和建設進一步成熟。為河南省的生態文明建設主要包括了生態美、社會美和人性美。
塑造美麗形象的也要通過精心的策劃和獨特的創意,有較大的藝術表現空間,以獨特視角,更直觀、更具體、更靈活、更生動地宣傳河南、展示河南,多層次、多渠道、大容量、高密度的廣告傳播,使河南人的精神風貌、河南人的思想文化內涵、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河南科學發展、生態、旅游的新形象都可以得到深度挖掘和充分展現,在人們心目中留下恒久的印象。利用好山水、自然保護區、人文等美麗品牌的生態文明優勢,加強宣傳中原文明、文物古跡、河洛山川、禪宗少林、人物風情、戲曲飲食、商業交通等特色。充分利用媒體營造良好氛圍,用優秀的公益廣告和誠意的溝通傳播消除霧霾、治理擁堵、節約能源、降低排放的實際作為,給群眾信心和希望,贏得群眾歡呼、支持和配合,在全社會建立和加強對河南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形象。
藍圖美好鼓舞人心,方向明確催人奮進,讓我們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萬眾一心,攻堅克難,奮力推進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的宏偉事業,努力創造河南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