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庫成果在勘側定界中的應用,進一步規范了土地勘側定界成果資料,確保了成果質量,真正做到了圖、數與實地一致,并通過生產實際探討了縣級土地勘側定界內外業工作方法。
關鍵詞:土地勘側定界;二次土地調查;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180-02
土地勘測定界是根據土地征收、征用、劃撥、出讓、農用地轉用、土地利用規劃及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等工作的需要,實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圍、測定界址位置、調繪土地利用現狀、計算用地面積,為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用地審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學、準確的基礎資料而進行的技術服務性工作。以前的勘測定界工作不管是外業還是內業都比較煩瑣,土地利用現狀資料采用一調成果,由于一調成果管理采用手工模式,應用效率低,圖件更新不及時,土地利用資料現勢性差,使得勘測定界成果質量不高,可利用性不強,對執法部門的土地管理和土地執法監察工作作用不是很大。現在運用二次土地調查數據庫成果進一步規范了土地勘測定界成果資料,確保了成果質量,真正做到了圖、表與實地一致,有利于加強土地管理和土地執法部門的監察工作。使實施項目用地審批工作更加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有利于切實保護耕地。
勘測定界工作,在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下,由有資格的勘測單位承擔。提交的勘測定界成果資料是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其中包含了土地勘測定界技術說明、土地勘測定界表、土地分類面積表、界址點坐標成果表、勘測定界圖、勘測定界用地范圍圖、界址點點之記等,利用CASS和北京超圖桌面平臺及中天農村建庫軟件相互配合,利用二次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最新電子版數據庫成果作為工作底圖,從圖形繪制、面積計算與匯總,到最后的成果報告,形成完整的工作流程,為土地勘測定界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南方CASS軟件是我們常用的數字化制圖軟件,在制圖方面操作簡便,靈活快捷,易于編輯,數據交換便利,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通用性;SuperMap Deskpro是一款專業的桌面型G1S軟件,提供了地圖矢量化、數據管理、布局輸出、分析與決策輔助處理、數據格式轉換、信息查詢等多種功能;中天農村土地調查數據庫建庫軟件,完全遵照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相關標準、技術規程和規范開發而成,是一個采用計算機、G1S、空間數據庫和網絡等技術構建起來的完全滿足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使用需要的土地基礎數據庫系統。將三者有機結合,做到圖、表與實地一致。筆者利用三者進行縣級勘測定界內業工作,在工作中總結出下列方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1、勘測定界一般工作程序
(1)接受委托
具備勘測定界資格的單位,接受用地單位或有權批準該項目用地的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勘測定界委托書。
(2)查閱有關文件
查閱由用地單位提供的各種與用地范圍有關的文件資料。
(3)搜集圖件及勘測資料
用地單位搜集轄區內與用地范圍有關的各種圖件和控制點成果及相關參考資料。
(4)現場踏勘、制定技術方案
根據收集的控制點成果資料,了解項目用地范圍附近各級控制點的標石完好情況和現場通視條件,制定合理的勘測技術方案。對于大型項目用地還應調查了解交通和地理條件。
(5)實地調繪
實地調查核實用地范圍內的行政界線、各種界線范圍線。將其測繪或轉繪于工作底圖上,同時對現狀土地利用類型進行調查核實。
(6)勘測定界
界標的埋設與測定,測繪界址點的解析坐標;內業計算、編繪勘測定界圖、面積量算;編制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
(7)提交勘測定界成果資料
包括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勘測定界圖;勘測定界用地范圍圖等。
(8)成果資料的檢查驗收
2、二調成果使用前的內外業工作方法
外業需要帶上搜集的資料,如一調現狀圖,選擇相應控制點測定參考點才能確定宗地界址點坐標;內業掃描紙質現狀圖,在CASs軟件中通過參考點糾正影像,然后進行影像矢量化;圖斑面積計算沒有經過拓撲構面。由于一調成果現勢性差,圖紙變形嚴重,從外業測坐標到內業掃描影像、糾正影像、圖形矢量化及面積匯總都存在一系列的誤差,影響最后的成果,致使圖、數與實地不一致。
3、二調成果使用后內外業工作方法
獲取二次調查成果后,外業勘測定界變得簡單化,不用帶紙圖,直接用儀器全站儀或RTK,運用布設的控制成果,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統,選擇距離各宗地最近的控制點設立基準站,分別測定各界址點、行政界線或明顯道路的坐標,現場繪制工作草圖。內業使用CASS一體化成圖軟件,直接展點,編繪成勘測定界圖。
內業成圖,一是利用CASS強大的圖形編輯功能,制作宗地圖形;二是利用二調成果最現勢性的電子版數據,通過SuperMap桌面平臺強大的數據交換功能,得到土地利用現狀數據,以此作為宗地的土地利用現狀底圖;三是利用建庫軟件的數據處理功能,進行面積計算和匯總。
4、內業成圖及數據處理過程
(1)在CASS軟件中繪出宗地界線,改變圖形比例尺以適合A4紙張大小的范圍,作出圖框,并生成界址點成果表。存為“宗地.dwg”圖。
(2)在SuperMap桌面平臺中導出縣二次土地調查成果,主要是地類界層,以“DXE”格式導出,存為“地類界線.dwg”圖。
(3)在CASS軟件中把“宗地.dwg”圖插入到“縣地類界線”中,刪除圖框外的地類界線。
(4)另存圖框線為DXE,導入二次土地調查數據庫中,查看其在數據庫中的具體位置,并以“當前窗口“的形式輸出包括圖框線范圍的二調成果圖,作為宗地的土地利用現狀底圖,以“jpg”格式存儲。二調成果圖上需要顯示圖斑編號、地類編碼、地類界線、村界、村名、線狀地物等詳細信息。
(5)在CASS中插入“JPG圖像”并利用圖框線配準,進行圖形矢量化,全部繪出圖像顯示的信息,但斑界線以導出的二調成果為準,不允許做任何改變。
(6)面積的計算與匯總。將“宗地”界線導入超圖平臺,在窗口“數據處理一類型轉換”中將“線數據集一面數據集A\",在“分析”中進行“疊加分析一裁剪運算”,是用一個疊
加數據集A從一個源數據集中抽取部分特征(點、線、面)集合的運算。即用疊加數據A抽取源數據二調數據庫中的零星地物LX、線狀地物XG、地類圖斑DL,結果數據集來自于被剪取數據集,其類型與源數據集是相同的。
(7)在建庫軟件中“新建工程”,將抽取的結果數據LX、XG、DL追加到地類圖斑、線狀地物、零星地物中,進行剪取零星、線狀、地類圖斑面積的計算,求得橢球面積,并以Excel形式導出數據。
(8)按土地勘測定界規程編寫技術報告書。土地分類面積表中的面積以導出數據為準,從庫中查出宗地所占圖幅號、鄉鎮等信息。
(9)在建庫軟件中直接調入宗地規劃現狀圖。通過二調電子數據,在建庫軟件中將報批地塊層(勘測定界圖層)、土地利用現狀層和土地利用規劃層同時打開,該報批地塊所處位置、是否占用耕地、是否符合規劃將一目了然,審核過程簡化明了。同時,通過調查勘測,對基礎地理數據庫進行更新維護,確保了數據的現勢性。
5、結束語
二次土地調查采用先進的3S技術完成,統一標準,統一部署,高新技術的應用確保了調查數據的真實可靠。運用二次調查成果作為新征地塊土地利用現狀底圖,從圖形繪制、面積計算到匯總全部采用電子數據,避免人為因素產生的誤差,真正做到了圖、數與實地三者一致,從而確保了勘測定界的成果質量。為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用地審批和地籍管理基礎資料的科學性、準確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