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簡要介紹RS. G1S. GPS等測繪新技術的基礎上.分析了測繪新技術在土地利用調查、土地規劃設計、土地勘測定界、土地利用動態監測和土地執法監察等中的基木應用過程和方法。測繪新技術克服了傳統土地規劃與管理方法的許多不足.使得土地規劃和管理更具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測繪新技術;土地規劃;土地管理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067-02
土地規劃與管理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土地開發利用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歷史基礎和現狀特點以及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等,對一定地區范圍內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組織利用和經營管理的一項綜合性措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特別是計算機和空間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土地規劃與管理經過多年的發展,以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為代表的測繪新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土地規劃和管理領域。
一、測繪新技術及其發展
(一)遙感
遙感是指不直接接觸目標物和現象,在遠離地物的遙感平臺上,使用遙感器接受地面物體反射或發射的電磁波信號,并記錄、傳送到地面,經過信息處理、分析判讀和野外實地驗證,最終服務于用戶的全過程。通常把這接收、傳輸、處理、分析、判讀和應用遙感信息的全過程稱為遙感技術。遙感具有信息豐富、全天候、多光譜特性、信息獲取周期短等優勢,特別是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圖像清晰,空間分辨率高,現已廣泛應用于社會持續發展、資源綜合規劃與利用、自然災害防治、氣象觀測預報、農作物估產、環境動態監測等工作中。
(二)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是由計算機硬、軟件和不同方法組成的系統,該系統設計用來支持空間數據的采集、管理、處理、分析、建模和顯示,以便解決復雜的規劃、決策和管理問題。地理信息系統處理和管理的對象是多種地理空間實體數據及其關系,包括空間定位數據、圖形數據、遙感圖像數據和屬性數據等,用于分析和處理在一定地理區域內分布的各種現象和過程,解決復雜的規劃、決策和管理問題。
(三)全球定位系統
GPS是美國海陸空聯合研制的全球性、全天候、具有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的衛星導航系統。系統山地面控制部分注控站、地面天線、監測站和通訊輔助系統)、空間部分((21顆實用衛星和3顆備用衛星組成)、用戶裝置部分注要山GPS接收機和衛星天線組成痔構成。其主要特點有:全天候、全覆蓋、高精度三維定速定時、快速省時高效、應用廣泛功能多。GPS的應用前景十分光明,除用于各種交通工具和武器的導航定位和制導外,還可用于航天器定位、全球授時、地形測繪、國界測定、海島與礁石聯測、山體測高、測量板塊和地殼運動、交通管制和工程建設等。
二、測繪新技術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中的應用
(一)在土地利用調查中的應用
土地利用更新調查是指在原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基礎上,利用現勢性較強的衛星和航空攝影影像,依據土地調查的有關技術規程和規定,運用最新的國家行政區域勘界成果,采用新土地分類系統,對調查區的土地利用現狀重新進行全面的實地調查,建設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與影像數據庫,達到土地利用的圖件、數據、現狀一致,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信息化、規范化和社會化打好基礎。
當前的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包括農村土地調查和城鎮土地調查中,RS, GIS和GPS等測繪新技術為土地調查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形成對土地更新調查的數據采集、處理、分析、輸出以及更新的完整技術系統:RS快捷、實時、高效地獲取土地利用變化信息;GPS快速準確采集土地利用變化圖斑的空間位置;G IS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編輯實現數據管理自動化,較好地解決了土地調查中工作量大、工序多、工作效益低、精度底、數據分析難度大、成果輸出不方便等問題。
(二)在土地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土地利用規劃是土地管理的龍頭工作,土地利用規劃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土地信息涵蓋土地的位置、數量、質量及其價值等重要信息。在規劃設計前,要做好與土地相關的所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處理分析等工作。
在土地規劃設計中,測繪新技術在數據收集方面展現了其實時性、準確性的、自動化和高效的特點。通過RS直接獲取土地信息,通過遙感的數據處理,可以直接得到理想的圖片及數字結果,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土地信息。利用GIS建立土地利用空間信息系統,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提供翔實的資料;利用GIS強大的分析和處理功能,可以對土地利用現狀進行分析評價并自動生成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數據庫,可以進行土地利用遠景規劃和利用類型預測而實現土地利用結構優化設計和布局制圖;利用GIS的可視化功能,結合規劃設計中的各種應用模型,還可以實現對規劃設計的結果進行模擬顯不和分析,為進一步完善和優化規劃設計提供信息。
(三)在土地勘測定界中的應用
土地勘測定界是指根據土地征收、征用、劃撥、出讓、農用地轉用、土地利用規劃及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等工作需要,實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圍、測定界排位置、調繪土地利用現狀,計算用地而積,為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用地審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學、準確的基礎資料而進行的技術服務性工作,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權屬調查、土地測繪和編寫勘測定界報告。根據土地勘測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測定界分為外業調查、外業測量、內業整理匯總及歸檔階段四個主要階段。
(四)在土地利用動態監測中的應用
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是土地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其目的是準確而快速的發現土地利用狀況的變化并獲取變化的信息。土地利用動態監測傳統方法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只能是利用山用地單位的上報和登記的數據,被動的了解變化,并且獲取數據的精度也相對較差。在測繪新技術體系中,山于遙感解譯的矢量數據具有地理坐標,利用GPS的精密定位功能,可以在野外對室內不確定的解譯成果進行精確核查,從而提高遙感解譯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故采用RS, G IS和GPS的集成技術,可以有效地實施土地利用動態監測。
(五)在土地執法監察中的應用
測繪新技術可以幫助土地執法人員快速準確地發現并到達疑似違法用地現場,輔助疑似違法用地的巡查、核查、違法違規處罰處理以及結果匯總上報等工作,實現土地管理的“數字執法”,其流程如下:首先利用遙感監測技術與土地執法動態巡查相結合的辦法,最大限度地發現土地違法行為,再利用便攜式GPS接收設備和G IS提供的電子地圖,快速準確找到疑似違法用地。
三、結語
測繪新技術在土地規劃和管理中的應用為土地技術人員提供了一個功能強大的工具,克服了傳統技術中的許多不足,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土地規劃和管理脫離國情、脫離社會和脫離管理的局面,使得土地規劃和管理更具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測繪新技術尤其是三維展不和虛擬現實技術在土地規劃和管理領域的運用才剛剛起步不久,在技術和方法上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和完善。作為土地規劃和管理中嶄新而便捷的技術手段,測繪新技術必將為土地的規劃與管理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