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教育理念是改變原有的傳統教育理念的新的教育觀與教學觀的改變。隨著社會的發展,原有的產品設計課程設置已經滿足不了現有的社會需求與發展要求。因此,在高校藝術類產品設計專業中運用現代教育理念進行教學顯得尤為重要,現代教育理念的植入與運用將為提高本專業的教學質量,對課程建設的發展以及學生的就業提供非常有力的條件。
關鍵詞:現代教育理念;產品設計專業;課程建設;社會發展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120-02
現代教育理念,實際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觀、教學觀、質量觀、人才觀、發展觀。它是我們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理論。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是教師立教的根本,是教師教育行為的先導。
目前,隨著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已有的基礎教育發展水平已經滿足不了社會的急速發展對教育水平的要求,這將成為現代教育發展與提倡的根源與動力。
在藝術類高等院校里面,產品設計專業是培養能夠從事產品造型、展示、應用型產品設計、教學、研究和設計管理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現代教育理念將從原來的基礎教育層面進行改革,對產品設計專業中針對學生教育的學科建設有較大的改觀,對課程建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學生的成才與就業以及使學科具備更強的社會競爭性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條件。
一、注重現代教育觀的更新與理解
1.重新理解學校的功能
傳統學校的價值是傳遞、繼承人類已有的知識技能,實現文化的“代際遺傳”和社會生產力、生存關系的復制式再生。這樣的價值觀下學生只有片面的發展、被動的發展、暫時的發展、抽象的發展。為了改變這些問題和適應社會的發展,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更新現有的教育觀。現代學校的核心價值更趨向于為社會更新發展、為個人終身發展的服務,為實現人類社會更新型再生。現代大學的功能與定位將是給社會提供一個精神的高地、文化的源泉,在這前提下,形成大學特有的文化氛圍,然后培養人才,從事科學研究等等。
2.素質教育應當是現代教育的主要教育觀
首先針對高校教育的目的來說,過去的教育是為了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現在的教育目的則是為了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樣就要求高校要提高當前的教育質量。中國教育與發達國家教育相比:中國的教育重視知識,輕視能力——尤其是輕視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而發達國家的教育則重視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素質教育應成為現代教育的主要教育觀。
二、注重現代教學觀的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現代教學觀要求高校教師要進行角色的轉變:由知識傳授的“演員“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導演;由教學管理的“保姆”轉變為平等的“伙伴”;由教學計劃的“執行者”轉變為課程體系的“建構者”;由學生成績的“裁判員”轉變為學生發展的“設計師”。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能得到主動的、內在的、可持續的發展。解決過去學校和家庭教育所帶來的“包辦代替”,學生得到的是被動的、片面的、暫時性的發展結局。在教師角色轉變的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唯一執行者,而更多的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激勵者和幫助者。
2.重新理解學生
在注重現代教學觀轉變的同時要重新理解學生,把學生從一件“產品”轉變為“生命“,把讓學生”學會“轉變為”會學“,把學生“厭學”轉變為“樂學”。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學生觀,學生是獨立的人,獨立于教師頭腦之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在產品專業教學的授課過程中,有的課程需要上一上午的基礎理論課,這時候,學生難免會有些坐不住。因此,在上課時,特別是在講解一些疑難的重點時往往需要講的慢一些,并且通過一些方式來增加課堂互動,這樣才能吸引住學生注意力,適時“拉”他們回課堂。例如,在產品專業課程基礎課《畫法幾何》這一比較偏理課的課程中,某一個疑難或是重點問題講授時,通過觀察發現聽講的部分學生已經有坐不住的傾向時我會找出講過的內容用提問的形式提問一個男生接著再提問一個女生,然后再換一個角度再去提問男生與女生,這樣形成一個男、女生臨時的PK陣營,學生們的積極性頓時就非常的高漲,馬上注意力有了很快的集中,這樣做其實是抓住了學生好勝的心理,較好的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能更深刻記憶所學到的內容與知識,提高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三、注重專業中課程設置與社會發展的與時俱進性與時代性
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需求而不斷變化。應避免課程講解中的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選擇對本專業以后發展有主要影響作用的課程進行設置。
1.專業課程設置的更新
課程的設置中有些課是固定的,會一直上好幾年。對于這些課程,個人認為不能總是按照一套教學大綱一直繼續下去,要經常修訂教學大綱,這樣做為專業老師就要適時的從課程內容與社會的銜接方面多去做考察和了解,例如產品設計這一專業,我們教師要經常與社會上的產品設計公司保持著良好的聯系或是合作,通過實踐或是了解,要能及時發現高校產品設計課程設置與社會設計需求的不匹配的地方,這樣有助于我們更合理和更貼近社會需求發展去設置課程內容,從而使學生從學校學到的知識能更好的去融入社會和服務社會。
2.專業課程設置與社會接軌
在專業課程設置上,也要注重與社會的接軌。例如,產品設計專業的《設計制圖》課程中,原來的課程設置一開始僅僅是講解制圖的理論知識內容,并且圖紙的表現形式是手繪,但是通過和其他學校老師以及設計公司的交流,我逐漸發現現在公司的出圖幾乎都是電腦繪制,特別是一些家具廠,對于CAD的設計人員的需求量非常大。雖然我們在學校培養的是學生掌握繪圖的基礎知識以及空間想象能力,但是發現學生畢業后,并不能很好的適應設計公司所要求的產品設計尺寸計算機出圖工作,這樣就會讓學生在就業這一塊有欠缺。因此,在新的《設計制圖》教學大綱中加入CAD軟件繪制的內容就會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同時,能熟練運用電腦出圖,做到與產品設計公司所要求的一致,我們所教授出來的課程才有用,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較完善的知識儲備,才能使我們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建設更好的服務于學生、服務于社會。
四、提高教育質量,應以教師“教”的質量為主要支撐
教育質量是教師“教”的質量與學生“學”的質量的結合。沒有教師“教”的質量,教育質量很難得到保證。現在有一個逐步成為共識的理念,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種主體教育觀并不錯,但在現實環境中存在著兩種現象:一是教師角色轉換尚未完成,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落后,滿堂“主講”的現象依然存在;二是教師的角色轉換出現偏差,教師放棄了主導的責任,在“放手”學生發展的同時放任自流。這些現象的歸因仍然是教師“教”的質量不高。
加涅(R.Gagne),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教學設計專家,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認為人的學習有八個階段:動機階段、領會階段、習得階段、保持階段、回憶階段、概括階段、操作階段、反饋階段。因此,學習的過程是為了提升受教育者的學習能力,提升教師的“教”的質量。在進行《產品表現技法》課程時,有時候學生在畫效果圖時會有共性的問題出現,這時候采取課堂示范的形式最為方便,學生能從觀察老師如何做然后去自己消化與模仿和思考,會減少學習中疑難情緒的產生,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我國現有的高校專業教學中還存在有不少缺陷。比如深奧課程設置與學科并列的缺陷;記憶、訓練的接受學習等缺陷導致學生個性張揚不足,創新思維欠缺,應用能力不強,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教育和人才培養規格的需求。因此,現代教育理念的及時植入對高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舉措,也是必經的一條途徑,只有這有才能更好促進高校學科專業的發展,促進高校學科建設能更好服務于社會,為加速社會的發展提供大批可靠、有用的高等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森,現代教學論綱要,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5年11月。
[2] 劉志軍,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M],2013年12月。
[3] 趙國祥,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M],2011年8月。
[4] 趙詩安,陳國慶,現代教育理念(第二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M],2007年4月。
[5] 陳琪、劉儒德,現代教學論綱要,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5年11月。
[6] 曹占東、孔令桐、張億鈞,現代教育理論,南海出版公司[M],2007年6月。
[7] 鮑道宏,現代教育理論——學校教育的原理與方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M],2011年6月。
[8] 現代教育理論編委會,現代教育理論,河南人民出版社[M],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