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是高職學生教育的重中之重。職業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高職學生在社會工作中是否能實現良好發展,因此,在高職教育中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應作為日常教學重點,在體育教學當中也不能例外。作為對高職學生意志力、競爭力、體能等進行綜合性培養的一門課程,高職體育教學應遵循學生畢業后職業發展方向,對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素質進行培養,為學生職業能力的規劃提供實踐幫助。
關鍵詞:高職;體育;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187-02
高職教育與一般本科教育的最顯著差異在于,高職教育偏向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在教學培訓中更關注職業應用能力,人才培養目標上更側重職業的針對性。體育教學作為高職教學中一門看似不顯眼的課程,實則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職體育作為高職學生步入社會前對體育知識掌握與體能培養的最后時期,如何在教學中以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通過科學的進行體育教學實踐,使教學質量得以提升,以下本文基于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立場,對高職體育教學實踐進行了探討。
一、高職體育教學與學生職業能力的關系
在社會工作中,工作能力的高低與工作狀況的好壞都直接影響到工作質量。當前在社會職業工作者中,普遍存在抗疲勞能力差,身體素質不高等現狀。職業體能的高低既是衡量一個人基本運動素質的杠桿,也是在實際工作中衡量一個人工作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同一個工作崗位中,體能素質較高的人能夠持續的保持良好工作狀態,反之則容易出現工作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現象。因此,我們可以說,高職學生步入社會工作后良好的職業體能是必不可少的。
當代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求具備較高的勞動能力,同時在社會關系與個人素質上同樣具有較高要求?,F階段,受社會環境以及信息發展等因素影響,即將步入社會工作的高職學生普遍存在體能低下的現狀。高職學生要在步入社會后適應繁重的工作以及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如外出作業、頻繁出差等工作活動,就需要在高職階段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與健康的身體狀況迎接工作的挑戰。針對高職學生這一實際需求,高職體育教學對學生體質與健康水平的良好促進作用就得到了有效的發揮。高職學生體育教學中積極頻繁的進行體育鍛煉活動,通過某一項或者綜合的體育項目,使自身身體素質與心理抗壓能力得以提升,使體能保持在良好的狀態,優異的體能水平為學生步入社會參加工作職業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根基。而在高職體育教學階段所養成的體育意識與習慣,使學生主動積極進行體育活動,對高職學生步入社會工作后的良好身心狀態維持同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二、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體育實踐教學研究
1.培養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
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高職學生一畢業就將面臨著艱巨的工作挑戰。高職學生如果沒有堅強的意識與競爭能力,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下,將處于被動與劣勢地位。因此,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以學生步入社會后競爭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將競爭力的培養,積極向上的競技精神貫穿于教學之中。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組織開展各項競賽活動,如籃球比寒、拔河比賽等,為學生充分制造競爭的活動機會,鼓勵學生在體育競爭中勇于挑戰,奮發進取。并在體育競賽中實現對學生從競爭意識到集體榮譽感、團隊合作意識等情感體驗的升華,
2.培養堅強的意志
堅強是職業意志的一種表現。當一個人在工作與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擁有堅強的意志才能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以強大的自制力與奮發進取的精神積極面對挑戰。高職學生在步入社會后,不可避免的將遇到許多的挫折與障礙,這就需要高職學生以堅強的意志勇于迎接困境,奮勇拼搏。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要對高職學生進行意志的培養,可通過設定一些條件艱苦、過程困難的體育項目,對學生的意志進行錘煉。例如:開展“鐵人三項”活動、進行遠足、野營拉練活動,使學生在困難的環境面前實現奮力拼搏、意志堅強,不輕易動搖退縮的堅強品質。
3.針對職業導向進行體能訓練
高職學校專業眾多,不同的專業對職業體能的需求不盡相同,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特點以及職業需求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教學。例如:文秘專業與會計專業等,該專業通常以女性學生為主,職業特點主要是坐辦公室內長期伏案工作,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同時要求精神專注度高,反應能力快速。針對這一類專業職業特點,在體育教學中應重點關注于學生注意力、脊椎性職業問題的鍛煉。通常在教學中以跳繩、長跑等活動鍛煉學生耐力,通過羽毛球、乒乓球等球類活動培養學生全身協調能力以及反應能力。對旅游服務類專業,應根據該專業在職業特點中對形體、氣質、身體協調性上的要求,有針對性的進行舞蹈、體操、形體訓練等課程。對機械工程、建筑等專業,應側重于學生平衡能力、反應能力、跳躍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培養,體育教學活動通常以耐力性較強的長跑、啞鈴、攀爬、手心倒立等體育活動為主。諸如此類,針對專業特點,以實用性為前提的體育教學活動,構建具有職業特色的體育教學課程,以此來促進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4.培養職業病防護能力
高職學生畢業后將步入各行各業,不論從事的是哪一行業,或多或少的都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不同程度職業損害。在高職體育教學中,不僅要關注職業能力的培養,還應在教學中教會學生進行職業保護。通過在教學中進行職業疾病與傷害知識的講解,教導學生職業疾病預防方法。如在遇到觸電、溺水、燙傷等傷害時應當采取怎樣的急救措施,工作疲勞與精神緊崩下舒緩壓力的方法,以及遇到緊急事故的處理能力。
5.體育教師自我職業能力培養
體育教師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應當重點關注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自身首先具備職業能力培養意識,在意識中滲透職業能力培養教學。體育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綜合素質,保持良好的職業能力,做到身體素質與綜合教學能力穩步發展,不斷對教學方法與手段進行改進,做好教學榜樣。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作為培養學生工作能力的重要場所,體育教學中也應當不斷滲透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通過結合學生不同職業特點,有針對性進行體育教學,以實現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顧莉.基于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高職體育教學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33(1)
[2]鄧禮勝.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體育課程內容資源創新與拓展[J].才智,2014, (10).
[3]王建軍.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農業高職體育課程建設必要性研究[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