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加快,服裝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重要的一個方面,而目前我國服裝品類繁多,生產能力和生產數量達到世界一流,但是走入世界品牌少之又少。本文主要從我國服裝行業戰略的地位分析,根據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制約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戰略性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服裝行業;戰略發展;中小企業
中圖分類號:F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2-0171-02
一、我國服裝行業戰略發展的地位和作用
1、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我國服裝行業不論是出口量還是生產量多年來穩居世界第一位,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占世界總出口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大約世界上出口服裝中每三件就有一件是中國生產的。
2、國內地位和影響力
2009 年國務院發布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明確了紡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指出紡織品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產業,服裝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對于拉動經濟增長、出口創匯、提供勞動就業崗位等具有非凡意義,被國家列為重點行業。
(1)對 GDP 的貢獻
我國紡織服裝業為GDP的影響很大,據我國紡織行業協會2010年我國居民消費占GDP的49%,其中城市居民用于購買紡織服裝類消費占人均支出的10.7%,農村居民=用于購買紡織服裝類人均消費占6%。全國的貿易順差占GDP 的比重是 29%,紡織業的貿易順差占到全國貿易順差的 60%。
(2)對出口創匯的貢獻
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 年我國紡織品和服裝進出口總額為 2267.7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3%,占全國貨物貿易總額的 7.6%。其中,紡織服裝總出口額 2065 億美元(服裝出口 1294.8 億美元,增長 20.9%;紡織品出口 770.5 億美元,增長 28.4%),創歷史新高,是全國貨物貿易出口總量的 13.1%,比上年增長 23.6%;進口額 202.3億美元,占全國貨物貿易進口的 1.5%。 紡織服裝出口超過全部商品出口量的八分之一,是出口創匯的一支重要力量。
(3)對國家稅收的貢獻
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初步估計,2010 年紡織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將突破 4 萬億元,利潤有望突破 2000 億元,為國家財政增加大量稅收收入。
二、我國服裝行業戰略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行業發展不均衡
目前我國服裝生產數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服裝行業屬勞動密集型比較較大,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所占比重較低,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小,外資企業生產的服裝和進口服裝在中高檔市場中處于明顯優勢地位。我國服裝企業主要以中低檔市場為主,拼命擴大市場份額,采用薄利多銷策略,行業利潤越來越低,長此以往,發展機會越來越小。
2、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我國服裝行業在纖維材料領域、加工工藝流程、產品創新路徑、經營、營銷模式等諸多現代化高新技術方面和核心技術方面的缺乏,使得具有國際現代化的紡織技術和設備普及率不足50%,計算機以及信息化程度較低,如服裝企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等,尤其是服裝面料的采購、生產、供應鏈庫存管理等缺乏信息化集成程度偏低,使得中間成本偏高,生產和銷售信息化偏低,造成大量庫存、積壓現象嚴重。另外,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等科技的研發水平低。對環保、綠色、特殊功能服裝的高科技面料制造工藝和技術還處于技術攻關研究階段,高檔面料主要依賴進口。
3、缺乏知名品牌
我國服裝業是在生產加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許多企業仍然停留在OEM(貼牌)的生產階段,只是賺取微小的加工費。面對全球化戰略必須建立世界品牌才能有立足之地。紡織強國的標準之一就是要創建國際品牌。
4、能源消耗嚴重
服裝行業生產過程造成的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問題不可忽視,紡織用水量已居制造業前列,資源浪費嚴重,用水量最大的印染行業百米印染布生產用水量多達 4 噸,而水的重復利用率卻落后于制造業平均水平。我國紡織品從原料到制成品的整個生產過程及廢棄物的處理,沒有考慮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檢測標準低,缺少立法規定,污染物超標排放現象依然存在。
三、我國服裝行業發展戰略的措施和建議
1、差異化戰略
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靠成本領先戰略,確立了我國紡織服裝業大國的地位,是,縱觀世界范圍內服裝行業的發展歷程,由于成本追逐最低化效應,產業總是向著經濟欠發達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逐漸轉移。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如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的勞動力成本更為低廉,成為新的紡織加工基地。依靠低成本和數量取勝的戰略已沒有了發展的空間,須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依靠品質取勝。紡織服裝作為非標準化產品,消費者的需求差異性非常大,所以通過產品創新實現差異化戰略大有前途。
2、擴張戰略
我國服裝業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萌芽期、成長期、擴張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芽期的主要特征是:生產方式落后,產品檔次較低,只有少量資源性初級產品出口,勞動力成本低。成長期和擴張期的主要特征是:生產規模大,產量不斷提高,但產品質量和檔次一般,大部分出口到發達國家,貿易順差增加。目前,中國、墨西哥和較發達的東南亞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處于這個階段。
我國的服裝行業目前處于快速成長的過程,還沒有達到成熟期的最佳成長期。未來一段時間,我國服裝行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增長趨勢仍將持續,行業日益發展日益成熟。
3、規模優勢戰略
我國服裝行業目前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數量多,互相模仿,對于專利以及知識產權重視度不夠,未能形成核心優勢,難以形成競爭優勢,可以通過戰略聯盟或者并購等方式。在并購中,選擇和自身企業產品相似的企業完成橫向一體化戰略,使企業規模擴大,生產能力增強。也可以通過兼并收購產業上游如紡織廠、印染廠等,采用后向一體化戰略,增強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從而在行業中占據優勢。
4、品牌營銷戰略
由于我國長期采用低成本優勢的生產作業方式,對于品牌的發展重視不足,然而,目前低成本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原材料、勞動力等價格在不斷上漲,只有實施品牌戰略,才能讓消費者接受較高的價格購買,使得企業長遠發展,產品的價值來自于品牌的附加值,當產品質量相差有限時,品牌成了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仝玲玲.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品牌發展戰略研究[M].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6
[2]維瑟拉·R·拉奧等. "戰略營銷分析[M]. "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
[3]王秉安.甘健勝.SWOT營銷戰略分析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4
[4]Thow-YickLiang,Chin-KeonTan.Strategic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n:A vital component in the corporate strategies. "Information amp; Management,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