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雖然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算得上是一個領土大國,但是適合耕種的土地只是局限在幾個區域。另外,現在的土地荒漠化嚴重,適合耕種的土地也就越來越少,那么我們要使用目前的土地來養活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是非常困難的。本文基于互聯網思維下對農資渠道模式構建進行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農資渠道;模式構建
引言:21世紀我國的農資產品嚴重的供過求,目前每年農資的需求量以及出口量的總和都比不上每年的生產量,導致我國的農資產量嚴重過剩。那么控制農資產量就需要對其渠道進行控制,在互聯網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渠道已經不再適合目前的發展形勢,那么在互聯網思維的農資渠道要如何構建呢?以下是筆者一些研究方案。
一、互聯時代的經濟發展
21世紀我國已經全面的步入互聯網時代,從改革開放到現在30年的時間里,我國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經濟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對我國來說是非常好的。具體體現在:(1)網絡拉近了全國人民之間的距離,使人們的交流打破了空間限制,使信息的流通不再受地域的局限,而是全面性的覆蓋。(2)微博、微信,隨著電商的崛起,社會正在逐漸受著媒體文化的的影響,傳統媒體壟斷的時代也已經過去,剩下的只有互聯網信息在傳播各種媒體信息。(3)網絡支付代替了終端支付,隨著網上銀行、支付寶的興起,加強了全國的經濟流通,人們購物不僅僅只是在商場,在家里也能隨時購物,加速了人們生活用品的新陳代謝,加速了人們的生活節奏。
二、讓互聯網走進農資行業
從傳統的農資銷售方式來看:農資生產商——一級渠道——二級渠道——零售商——客戶,這樣一來經過對農資產品的層層遞進,可能農資的產品成本只是一個小小的數字,但是到了客戶的手里就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不利于客戶購買使用。那么用互聯網思維的農資渠道優勢怎樣的呢?農資生產商——農民合作社或者京東商城——客戶,從農資生產商到客戶之間只有一個中間商,大大的縮短了農資產品的市場流動時間,加快了農資商品的市場流動頻率。
那么目前我們的問題就是把農資拉到互聯網上來,讓農資也能享用互聯網的便利。將農資產品電子商務化之后其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1)成本低,在互聯網上的價格比較透明,便于客戶對產品進行比較。在互聯網上銷售產品所需的費用較少,只需要支付網絡維護費,相比傳統的渠道要方便的多;(2)便捷,隨著我國移動事業和互聯網互相結合,我國的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的在網上夠買自己需要的產品,不僅方便而且快捷;(3)速度快,客戶在購買產品的時候產品的信息很快就會顯示在客戶的電腦上,對產品的性能、用途等進行很好的掌握,并且產品流動過程短,流動速度快。
消費者對農資產品的信息可以做到非常好的掌控,在使用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可以及時向生產商反饋,例如有些產品在使用后不能能快的見效,但是農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將產品的使用效果及時反饋給生產商,特別是現在技術更新快,新的產品只需在原有產品的使用效果上稍加改動就可以研制出來,適合農戶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產品。
三、互聯網思維的農資渠道構建成功要素
(1)有良好的技術支持。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我國的教育培養了大批專業的IT技術人員,由這些人員制定農資電子商務系統,在互聯網上可以取得良好的競爭優勢。能夠更加全面、具體的把產品信息呈現在客戶眼中,對產品的銷售無疑會產生巨大的作用。(2)擁有專門的物流系統。京東商城之所以那么受歡迎,就是因為其物流服務非常好,能夠快速安全的把產品送到客戶手里,這是電子商務行業所必備的一點。那么農資的物流要怎么做呢?像農藥這種比較特殊的產品在運輸過程中要怎樣保存呢?農資物流體系要根據農資產品的特性來制定,因此農資生產商可以在各個區域設立倉儲中心,實現地方區域覆蓋,然后由倉儲中心直接向客戶提供貨物。(3)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由于在互聯網上購物客戶看見的都不是事物,因此客戶只好憑著圖片去選擇購物。所以就會有客戶對產品不滿意、產品質量差等現問題發生,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的售后服務系統時非常重要的比如,1)產品使用說明書;2)產品意見反饋服務;3)增值服務。只有了解客戶對產的態度,生產商才方便產品的改進,這樣才能爭取到更多的、長期的客戶。
結語: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每年農資需求量在7000億人民幣,但是我國每年生產的農資量高達上萬億人民幣,產量過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控制市場中產品的流通,讓其肆無忌憚的發展,影響整個市場運行。面對如此大的差別,我國必須對剩下的農資產品做出相應的處理。雖然說目前的互聯網技術已經普及,但是農資企業想做好農資電子商務還很難,還需要對互聯網思維的農資渠道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查爾斯·W·小蘭姆.市場營銷學精要(楊潔譯)[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
[2] 錢大可.創新農資渠道模式 搭建網絡團購平臺——浙江嘉興網絡團購帶給我們的啟示[J].中國農貿,2013,10(2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