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目前獨立學院非理工科專業的大學生的教育情況,以及不同教育層次開設物理實驗課程的現狀,結合教育部針對學生全面素質培養的指導文件,簡要的分析了在獨立學院非理工科專業開設物理實驗課的意義。
關鍵詞:獨立學院;非理工科;大學物理實驗;綜合素質;創新
如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把人文素質教育與科學素質教育融合起來,是一個重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是一個很重大的教育理論題目,是我國在新形勢下建設先進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教育是科學與人文綜合的先導。
在大多數獨立學院中,教學條件有限,教學資金上有限,導致非理工科專業學生的自然科學教育仍是一個盲區,使得非理工科專業學生受到的科學訓練就特別少,不利于獨立學院非理工科專業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不利于全面綜合發展的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所以對獨立學院非理工科專業學生進行“人文與科學相融合”式的自然科學教育是很急需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我國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開設,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專門針對物理類專業學生開設的,從普通物理實驗、演示實驗,到近代物理實驗、跨學科交叉實驗等等,目的是對物理類專業的學生進行系統、科學、嚴謹的訓練;另一類是針對非物理類專業開設的,在大部分工科院校中,大學物理實驗已經成為對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基本訓練的一門必修基礎實驗課程,是學生進入大學后進行系統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的開端,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為了讓學生打好基礎,為后面的專業課程以及專業課程的實驗課進行鋪墊。
對獨立學院來講,在這一點上也是一樣的,也是大致分為這兩類。而對于非理工科專業學生,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則基本不開,條件好一點的也只是作為選修課來開設,以至于讓很多非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高中階段,對大學物理實驗課敬而遠之。而學過物理實驗課的同學則要相對好一些,比如,在《萬用表的使用》這節實驗課中,我們首先會講解安全用電的常識,即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情況下使用和維修電工設備。現如今,各類電子產品琳瑯滿目,吃穿住行,無處不體現著電力所帶來的方便與快捷。但是,如果在生產和生活中不注意安全用電,會帶來災害,后果很嚴重。
在各類安全事故頻發,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甚至是愈演愈烈的今天,筆者認為有必要加強對所有專業學生加強科學素質教育,尤其是對此荒廢已久的非理工科專業學生,一方面,教授給他們科學技術的常識,物理現象的解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智慧;另一方面也是著重培養他們嚴謹的行為習慣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比如,現在家庭中依然用著各式各樣的電燈,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燈泡難免會壞掉,那假如家里的燈泡壞了,怎樣去安全更換就是一個重要問題,課堂當中每次對同學問起這個問題,大家一般會認為,把電燈開關關閉掉,直接更換燈泡就好,其實,這是有一定危險的,我們知道,日常居民用電,有兩路線供電,一路是火線,交流電壓220伏,一路是零線,接通時,形成回路,電燈點亮。這里面需要考慮到一種情況,那就是點燈的開關,按道理講,其實應該是控制火線的通與斷,但是如果裝修或者改造線路的時候,把開關裝到了零線上,那么當開關關閉的時候,燈口那里火線依然是連接著的,非常危險。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徹底關閉電閘,保證斷電的情況下,更換燈泡。學生們恍然大悟,因為實際的生活中,實踐應用于課本上的理論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遠比課本的課后題要復雜的多,物理實驗課中就是在一定現實的情況下,分析可能影響的因素,面對復雜的局面,不必慌張,首先從所有因素中挑選出主要因素,把影響較小的因素暫時忽略一下,著重解決大問題,然后再慢慢把次要因素考慮進去,這也就是一個建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就招生批次來講,獨立學院按本科三批層次招生,生源質量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高考側重于理論考試,所以高考成績只能說明獨立學院的學生的理論基礎相對較為薄弱,但實驗操作能力不一定弱。非理工專業的學生,在課堂以外,也是個個生龍活虎,而且在社會發展建設的各級崗位上一定有他們的位置,這就需要我們因材施教,學校的教育不應局限于傳授知識,還應盡可能的挖掘學生的潛能,建立起足夠的自信,掌握一定的技能,讓他們學有所成。
現在我們倡導大眾創新,萬眾創新,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在工業上在核心科學技術上,我們與發達國家尚有一定差距,很多地方受制于人。我們的文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如今也有著名作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令國人倍感自豪。而理工科方面,創新走的很艱難。雖然我們周圍有著紛繁復雜的電子產品,但售價高昂的電子產品基本都是國外品牌,從手機到電腦,再到平板電視,更薄更大更清晰,無不體現著科技的魅力,而最關鍵的部位,中央處理器CPU缺幾乎沒有國產品牌能夠占據一定市場份額,再比如發動機,不論汽車還是飛機,它都是一個國家整體工業水平的反映。而這方面我們還需加緊研究,有必要在科學素質教育上多花點時間,也好讓我們少一點山寨,多一點中國創造。
參考文獻:
[1] 曹猛;非物理專業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改革的研究,中國電力教育,2010.09.060;
[2] 朱開成;挖掘素質教育元素,加強文科學生的科學素質撇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