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的《預算法》將于2015年1月1日實行,地方政府債務自發自還試點的開始,我國正加速形成全新的地方政府融資體系,而以往具有中國特色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即將告別歷史舞臺。這對持有大量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資產的中國銀行業來說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轉型升級的機會。
關鍵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商業銀行
一、政府融資平臺風險分析及轉型趨勢
(一)現行風險分析。一是債務余額持續增長,償債能力卻相應下降。2014年度有161家政府融資平臺的當期收入無法覆蓋本息,均需要政府通過財政補貼或其他形式注入現金流 。二是土地價格低迷,債務性支出壓力增大。54.64%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以土地出讓收入做為償債資金來源,經過多年的調控,土地市場持續低迷,成交價格和成交量屢創新低,土地收入來源銳減,商業銀行面臨系統性風險。三是變相融資現象突出。經調查,很多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通過影子銀行、信托融資、融資租賃方式繞開國家政策的約束變相舉債融資,將風險掩蓋,該措施蘊藏巨大風險。
(二)轉型趨勢。(1)按照經濟規律進行市場化轉型。中國地方政府考核方式決定著其對轄內經濟建設有著巨大的責任,新屆中央政府上臺后,大力推行新型城鎮化、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中大經濟建設舉措,這勢必要有大量的資金支持;同時維持原有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也需要不間斷的投入,如果將政府融資平臺“一刀切”,必將造成巨大經濟隱患。(2)重新捋順政府融資平臺的職能。結合國外經驗,可以考慮將平臺向城市運營商,公共服務提供者和國有資產管理者三個方向轉型, 即通過整合城市有形和無形的資源,利用現有公共服務提供者和國有控股企業的經營收入,提升政府融資平臺抵抗經濟波動的實力。(3)利用資本化運作方式,拓展融資渠道。 金融控股集團模式。金融板塊以其巨大的經濟活力可以成為新的增長極,增強平臺自身的造血能力。橫向、縱向多元化發展。融資平臺多為區域內企業、面對的是當地市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部分發達區域內融資平臺開始向周邊地區甚至跨區域橫向發展另一方面,多元化是一種擺脫對土地依賴的方式,可以先圍繞土地開發相關產業鏈,待積累到一定的資源,依靠前期積累進行非相關多元化,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新時期下商業銀行的對策
(一)抓好存量貨款管理。對于存量貸款,商業銀行應該逐戶開展排查,摸清存在的潛在風險,及時制定針對性措施,防范或減少貸款風險可能帶來的資金損失。第一,實行存量資產風險摸排。商業銀行應適時開展存量貸款風險排查,切實摸清家底,對于有風險隱患的貸款要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規避風險,要逐戶分析在本行融資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歷史、種類、投資項目的行業方向、資本金比例及其最近幾年的業績等有關信息,了解并記錄其所控項目的運行和管理情況,評估項目自身還款能力,完成對每筆貸款的風險等級劃分。對于存在不合規問題的貸款,商業銀行應當盡快消除瑕疵,補充相關合法手續,使貸款依法合規,以免在出現風險后,訴諸法律時處于不利地位。把重點放在監控以土地為抵押和缺乏完全還款能力而由政府信用或財政擔保的項目貸款上來,根據其提供的財務報告內容,關注政府對土地使用和土地價格的變化情況。
(二)靈活運用金融產品。(1)銀團貸款模式。通過銀團貸款方式分散和降低平臺類貸款償債風險,同時,各家參貸銀行分別從各自的信息渠道獲取信息后互通有無,建立一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通過提供會計結算、政府財政資金存放歸集、現金管理等多方面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掌握項目信息,把控項目風險,實現共贏。(2)信貸資產證券化。這種融資模式的優點在于以產權換資金,以存量換增量,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轉變為流動性高,可在資本市場上交易的金融商品。通過平臺類信貸資產證券化,商業銀行降低流動性風險同時,保持及提高核心資本充足率。(3)直接債務融資工具。債務直接融資是指主要是通過發行超短融券、短融券、中票乃至創新的永續債來解決融資平臺項目建設資金短缺的困難。目前這種模式已經比較成熟,多地的政府融資平臺已經實現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的零突破,以市場可以承受的利率來獲取項目建設資金。
(三)創新合作模式。(1)商業銀行通過與設立融資租賃、融資擔保等類型金融控股平臺客戶開展合作,即強化與控股集團客戶的合作,間接支持融資平臺的轉型發展,又有利于商業銀行營銷和維護優質平臺客戶,提升平臺公司經營實力,緩解債務危機。(2)銀行參與項目運營。商業銀行還可以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合作,采用直接投資的方式參與項目建設,通過商業銀行集團旗下投資公司,分析評估項目價值,了解項目資金的用途和去向,然后通過信貸投放和結算支付等業務參加項目運營,商業銀行參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從項目運營總體上把控風險。
參考文獻:
[1] 吳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熱”中的“冷”思考[D].2010(4).
[2] 陳柳欽.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發展的思考[J].地方財政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