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琳
在內蒙古高原陰山北麓草原深處,閃耀著這樣一顆璀璨的扶貧龍頭企業明珠——四子王旗民族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作為農牧業產業化扶貧龍頭企業,在帶領農牧民走向市場,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國際化、標準化方面,發揮著突出作用。多年來,該公司建立起養殖示范基地,引導農牧民進行科學養殖,促進農牧民增收。
古老美麗的杜爾伯特草原為四子王旗民貿公司的成長提供了不竭的動力之源,舉世矚目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在這里成功著陸,更為這片草原增添了神秘色彩。四子王旗民貿公司成立于1997年,以清真類食品加工為主營業務,產品全部選用當年純天然羔羊并按傳統方法屠宰加工。目前,該公司擁有日屠宰活羊3000只或牛200頭,日凍結能力45噸,冷藏容量1500噸的生產能力。
四子王旗當地傳統的牧民養殖是靠天吃飯,羊膘情的優劣與出欄時間完全依賴年景好壞,不僅無法保障收入,還為保護草場增加了難度。當地畜牧業的整體發展受到影響,甚至該旗出現了屠宰加工企業經常面臨無羊可宰的窘境,牧民的收入日益減少,貧困人口急劇增加。針對這些問題,公司摸索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
首先,是建立標準化示范基地。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牧民養殖水平、增加經濟收入,也為今后的基礎設施改良提供了成熟樣板。2015年,公司還將在四子王旗其他鄉、蘇木投資建設基地,讓更多的貧困牧民加入進來,繼續擴大其帶動性,大幅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率,減少對草場的破壞,增大畜牧業總量,同時也為公司實現常年生產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
在建立標準化養殖場的基礎上,公司還嘗試與大型飼料廠建立合作關系,以保證飼草料安全。如此一來,不僅增加了牧民的收益,同時也減輕了草場壓力,四子王旗的養殖生產進入了良性循環狀態。
依靠科學技術,提高出欄羊羔質量。長期以來,公司定期為農牧民免費舉辦養殖技術大講堂,同時派出技術員到牧民家里手把手的指導,牧民按照技術員的指導進行飼養,如今羔羊出欄時平均體重可達90斤左右,在提高農牧民整體收入的同時,也控制了本地的活羊外流,促進了本地肉羊加工業的健康發展。
公司還以3-5戶農牧民為一個單位,按相互擔保形式,以草場作抵押,使其與公司簽訂供羊合同,至今己累計為農牧民發放無息貸款1500萬元。既讓當地的生態環境好起來,又要讓牧民富起來。要想讓他們富,這就需要投入資金。為解決更多的資金問題,除了在牧民購買草料、修繕棚圈和科學養殖技術方面進行投入和指導外,公司在牧民賣羊環節上也給予最大優惠,使其在合作過程中獲得最大利益,為進一步完善聯結機制奠定了基礎。到了羔羊出欄季節,農牧民可以市場最高價格出售優質羔羊給公司作為還貸,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很好地解除了貸款農牧民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