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科學調整優化人參種植結構。在2015年全面停止長白山林區天然林主伐的影響下,切實加強參地資源管理,合理確定人參種植規模,充分利用人工林皆伐跡地種植人參,規范發展林下參,加強人參重茬輪作技術研究,加大非林地栽參技術普及推廣。對全縣的農田進行普查,確定適宜種植人參的農田資源總量,制定非林地栽參種植規劃,積極推進規范化種植,在保持總體年產量不減的情況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是加快人參高終端產品研發,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扶持發展以人參提取物、保健食品及化妝品為主的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加快推進長白明珠人參系列健康產品、大自然年產25萬盒人參固體飲料等項目建設進程,形成一系列精深加工產品,切實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產業整體競爭力。
三是充分發揮人參博物館的宣傳展示功能,建立域內人參產品集中展示區,宣傳推介撫松人參產品和品牌。研究探索人參分級定價機制。推動萬良人參市場四期工程投入運營。積極爭取將萬良人參市場列為農業部與吉林省共建的國家級特色農產品重點專業市場,努力把萬良人參市場打造成全國乃至國際性的人參貿易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信息發布中心、科技研發中心、文化旅游中心,進一步提升人參產業核心競爭力,推進人參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