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樺甸市農業農村工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吉林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六型農業”,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優化農業結構為內容,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著眼主體培育,著眼科技創新,著眼提升農產品質量,創新方法,著實措施,農業農村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一產增加值實現44.04億元,增長2.4%,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11700元,增長10%。
一是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落實糧食播種面積15.73萬公頃,建立萬畝高產創建示范基地16個,糧食單產再創新高,玉米高產創建示范片最高單產達到950.4公斤/畝,“玉米王”挑戰賽實測單產達到1235.6公斤/畝,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最高單產達到604.6公斤/畝,糧食總產量在大旱之年仍達到140.2萬噸。特色產業區域化布局明顯加快,結合退耕還林新增特產業總面積1.03萬公頃,達到2.24萬公頃,“十個”特色產業增加值占一產增加值達到31%。
二是規模農業得到快速發展。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總抓手。全年共培育家庭農場 83戶,達到107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75個,達到351個;新增種植業大戶974戶,達到7607戶。新增流轉土地面積2758公頃,累計達到11591公頃。新增農產品加工企業7戶,達到215戶,培育省、市級龍頭企業4戶,達到29戶,農產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88.02億元,增長26.2%。
三是農業科教服務更加深入。進一步完善市、鄉兩級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體制機制建設,暢通農業科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瓶頸制約。依托項目開展,入戶包扶培訓并指導科技示范戶760戶,輻射帶動13850戶;培育新型職業農民750人;落實品種對比、藥劑化控、測土配方施對比及緩釋肥料等試驗項目82個;推廣農業新技術10項,累計實施面積395.1萬畝,糧食作物良種普及率和專項技術推廣率達到90%以上,農業生產科技含量明顯提高。
四是農業設施建設不斷加強。7個省級人居環境重點村項目建設圓滿完成,完成總投資346萬元,其中:爭取省級專項307萬元;爭取并落實中央、省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1180萬元,農機總動力達到51.5萬千瓦,農業機械作業水平顯著提高;新建戶用沼氣池258座;12萬噸糧食倉容項目一期工程全部結束,橫道河子鄉糧庫房式倉項目投入使用。
五是農村綜合改革繼續深化。58個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圓滿完成,總投資3341萬元,其中:落實財政獎補資金3095萬元。1993年~2005年間,鄉村兩級因墊交農業稅、農業特產稅、鄉統籌和村提留所形成的172萬元債務圓滿化解。八道河子鎮新開河村、李家村兩個試點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土地實測全部結束,實測地塊3952塊,實測土地面積873.3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