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主動作為,把握住課堂命脈,成為自己課堂的主人。教師既要積極主動地關注學生體驗和感受,又要適時地交流自己的體味與思考、把握住課堂的激發與生成。教師要竭盡全力地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現代文閱讀分析能力。
關鍵詞:教師 現代文閱讀教學 閱讀期待 獨創性思考 課堂生成
時下課堂熱鬧非凡,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占據統治地位,似乎不如此就無以展現新課程的魅力。這一表征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表現尤為突出。然而,拂去盲從浮躁之風,靜心細想,作為語文教師,在現代文閱讀課堂上究竟該做些什么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顯然,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主動作為,把握住課堂命脈,成為自己課堂的主人。
一、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受
任何一篇文章放到不同學生面前引發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質,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而這些共同構成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結構圖式”,即閱讀期待視野。充分關注學生的閱讀期待視野,對他們的閱讀初感予以關注和引導將會極大地鼓勵學生的閱讀信心,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
《背影》是一篇傳統美文,可是在教師按照預設準備通過朗讀進入課文情境時,卻從教室里傳來了嘻嘻的說笑聲,“眼淚又來了,夠方便的,哈——”。執教教師并沒有忽略這一細節,而是及時抓住部分學生的無動于衷進行反思調整,順著學生的話題從介紹背景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聽著朱自清父親的生活經歷,對比著父親的穿戴和朱自清華美的紫毛大衣,品味著曾經顯赫一時的父親而今拖著“肥胖的身子”過鐵道的情景,學生漸漸地入情入境,當教師再次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時,學生們一個個睜大了眼睛靜靜地凝聽[1]。
《背影》是特定歷史下的產物,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文本距離太遠,他們是很難理解其中的父子深情的,因而閱讀期待視野需要教師給予擴充。該教師關注學生的閱讀初感,予以及時引導,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感應和升華,從而獲得自然的閱讀體驗和真實的審美感受。
當然,由于同一班級的學生經歷相差不大,他們也會對一篇文章的感受大體上趨向一致。如在學習小說《邊城》時,預習后,絕大多數同學反映這篇小說給他們的感覺更多的是像散文。抓住這個契機,筆者向他們介紹了“詩化小說”的相關知識,從而順利地進行了文本的解讀,在此基礎上筆者又給學生補充了孫犁的小說《荷花淀》,通過閱讀鑒賞進一步完善了他們在詩化小說這一領域的閱讀認識,提高了閱讀能力。
二、教師要注重自己的體味與思考
閱讀教學里不能沒有教師,不能沒有屬于教師自己的見解。否則,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只能把學生領進閱讀的荒漠。正如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所說:“跟教作文一樣,惟有老師善于讀書,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讀書。只教學生讀書,而自己少讀書或者不讀書,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讀書方面,也要求‘教師下水。”[2]是的,只有教師深入文本,才能體悟閱讀的流程,才能將自己的閱讀心得、閱讀方法以及閱讀過程有效地傳達給學生。這種程序性知識的流動更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1.教師獨創性的思考可以給學生巨大的啟發與激勵
善于思考的教師往往能帶給學生驚喜與激勵,因為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其力量是巨大的。在閱讀教學復習中,筆者特別強調文本的融合與遷移,強調了材料的歸納與總結。為了引起學生注意,筆者把毫無關聯的三篇文章(《荷塘月色》《小狗包弟》和《赤壁賦》)聯系起來,并作如下解說:心里頗不寧靜的“我”到荷塘邊散步暫時趨減了郁悶獲得了心理上的解放;被自責而折磨的老人將滿腹懺悔付諸文字,深情的回憶與剖析使他得到了靈魂的救贖;無端被貶才智難施的蘇子借助主客對答的形式讓靈魂深處的兩個聲音辯論,從而達觀面世,走出情緒低谷。這些大智大慧之人通過自己的經歷給我們以莫大的啟發,原來情緒是可以這樣來調控的。筆者話音剛落學生就鼓起掌來。這種思考的示范性為學生認真研讀文本、主動思考提供了范例,保證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2.教師獨創性的思考能提供給學生明晰的意義性和價值感
如果學習活動不能給學生提供明晰的意義性和價值感,就勢必給學生帶來目的困惑和動機匱乏,使學習行為高耗低效。閱讀教學亦如此。任何教師都不能天真地認為依靠學生自個兒就可以保持強烈的學習興趣就能夠提高閱讀能力。教師要在這里下真功夫。
當一位教師把她思考成熟了的“散文閱讀圖式”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自然運用時,學生在學習后驚喜地發現,原來散文閱讀是有“地點——景色——情緒”這樣一種解讀關系圖的,學生用這樣的圖式解讀了一篇散文,也會用它去解讀其他類似的散文。[3]成就感油然而生,閱讀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梁啟超曾經說過:“教員不是拿所得的結果教人,最要緊的是拿怎樣得到結果的方法教人?!苯⒘恕吧⑽拈喿x圖式”的鄭桂華老師就是充分地發揮了教師的獨創性思考,為學生找到了提升閱讀能力的最終途徑。
3.教師獨創性的思考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尋找突破
現代文閱讀教學不能僅僅教學生閱讀技巧和方法。而應當把閱讀文本當作例子,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哪篇文章適合做口語訓練,哪篇文章適合寫作遷移,這都需要語文教師仔細揣摩認真設計。在教學《牡丹的拒絕》一文時,筆者沒有圍繞主題分析,而是從傳說中牡丹的故事入手,先栩栩如生地敘述,再引導學生比較并體悟其寫法,最后做遷移訓練。當筆者在課堂上誦讀了自己仿寫的一篇小散文時,筆者看到學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每一位教師都有能力把閱讀教學的內容豐富起來,讓自己獨創性的思考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提升點亮一盞明燈。
鳳凰衛視流行一句話:“讓李敖去讀書,讓我們去讀李敖?!逼鋵?,用到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我們完全可以在需要教師引領時理直氣壯地說:“讓老師去讀書,讓學生去讀老師?!庇兴枷胗幸娊獾慕處熃唤o學生的是方法,是策略;有遠見有卓識的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是動力,是活水。教師當明確自己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不遺余力,為學生引路。
三、教師要把握住課堂的激發與生成
教師是自己課堂的主人,不僅在課堂流程中享受著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快樂,而且要時時關注課堂上的一些新問題,及時調整方向,保證課堂的有效性。
有一位教師在課堂上對某材料主題進行探討時,聽到一名學生拋出奇談異論——孔雀的主人用鐵絲把孔雀漂亮的羽毛撐開,讓它永遠“開屏”,這確實是生財有道啊,我贊賞他的聰明——于是在學生嘩然議論并緊跟著沉默時,該教師不緊不慢地說道:“那讓孔雀的主人站到‘金點子大賽的演播大廳里,把他的‘金點子推廣給全世界……”此言一出立即引發學生的反對,在眾聲反對里那位發言的學生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反動”。[4]
比較一些課堂,無論學生作出什么樣的解答,教師都一味地應和“不錯”“很好”“有思想”,該教師的及時引導是意義非凡的。教師如同交通警察,課堂上出現違規的現象是需要教師出面進行規勸以至于制裁的。同樣,如果出現了交通堵塞,流通不暢,教師也應積極出面進行調整,保證交通行進的流暢性。
就像在教學中學生的閱讀期待視野遇到了挫折,做為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閱讀遇挫,立足遇挫點,調動閱讀興趣,使學生在對文本的期待與好奇中獲得新知識,使學生能夠跳起來摘桃子。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學生會因為自己的閱讀經驗受挫而好奇,會因疑惑釋解而感到欣悅和滿足。師生共同的努力使學生不僅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而且開闊了閱讀期待視野,提升了鑒賞能力。
“新課標”強調:“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倍谶@一過程中教師所起的主動性是不可忽略的。缺少教師對學生閱讀期待的敏銳把握,課堂可能會流于形式上的熱鬧;沒有教師獨到深入的體會和思考,就很難激發學生情感的漣漪,很難使學生獲得閱讀愉悅;離開教師的掌控和引導,閱讀一不小心就會走上歧途。孫紹振老師在《微觀分析個案研究》中有這樣一句話:“數理化英教師的解釋,往往是現成的,全世界公認的,而語文教師,卻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獨特的領悟、探索和發現?!弊屛覀兘弑M全力地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盡可能地讓現代文閱讀課堂里多一些內容,多一些分量,多一些驚喜!讓學生拿到一篇現代文文本后能夠多一些自信,多一些方法,多一些從容!
注釋:
[1]李國珍:《閱讀教學重在撥動情感之弦》,中學語文教學,2009年,第5期,第17頁。
[2]樊發稼:《教師應寫好“下水”文章》,中學語文教學,2009年,第5期,卷首語。
[3]鄭桂華:《聽鄭桂華老師講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頁。
[4]周德東:《瘦子》,語文教學與研究(教師版),2008年,第7期(上),第13頁。
(李李 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學 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