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穎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以來,高中物理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的能力為主,同時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通過采取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來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從而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水平的提高。本文就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合作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進行分析研究,并探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合作探究學習的實踐,以便有效地提高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效率,促進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合作探究性學習;實踐研究
一、引言
高中物理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獲取物理知識,并掌握基本的技能。同時,還需要使得學生學會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科學作風。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科學的實驗和觀察為基礎的。物理學主要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其物理實驗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高中物理知識難度較大,需要通過一定的實驗教學才能夠讓學生及時了解并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通過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感知效果,從而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通過合作探究性學習,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遵循的原則
1.自主性原則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教學的任務和目的,鼓勵學生對日常生活和教材內容進行自主的學習,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勇于提出疑問,并通過收集和查閱資料等方式來為實驗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還需要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的方案,并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和設備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還需要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得出實驗結果,并進行合作分析,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2.合作性原則
物理實驗的展示和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其具有較強的開方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的特點。在實驗的參與者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夠為探究提供動力。
3.可操作性原則
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需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則,缺乏可操作性的教學設計是無效的。實驗需要具備可操作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將實驗教學的理論研究逐漸轉化為實驗探索,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三、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合作探究學習的實踐分析
1.資源共享型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實踐研究
學生在物理實驗探究活動中,通常會受到個體知識經驗、能力水平以及時間等因素的約束,通常會需要他人的幫助,在共同努力的情況下完成實驗活動。從而可以形成學習的共同體,同伴之間相互分享各種學習經驗和信息等有利的資源,以便在分享中進行合作和探究,同時,達到相互學習和共同促進的效果。在這種類型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中,首先需要進行學生分組,并提出實驗問題,小組之間進行資源共享并提出假設,之后再由教師進行引導和啟發,讓學生制定出實驗的方案,通過實驗之后進行交流和評價。例如,《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教學設計。首先,需要將全班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四人合作為一組。合作組中選出組長,教師發放實驗中的設備和器材,包括:打點計時器、小車和長木板等。在準備做實驗之前,需要讓學生提前預習,明確實驗中需要研究的問題,并對組內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針對本實驗是根據什么原理進行實驗的、需要什么器材、應該使用什么樣的實驗方法、在實驗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等進行假設,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帶著這些問題進行實驗。之后,教師要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提煉并反饋給學生,再由組長向組內的成員明確研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之后各組成員需要收集各種有利的資料。在這個階段中,主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充分的準備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在此時學生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向教師提問。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學生需要明確各種器材的用途,并將這些器材組裝完整。同時需要注意,如果紙袋上出現雙點或者漏點的現象,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試驗完成之后,需要引導合作組進行組內討論和總結,闡述本組實驗結果和實驗的誤差,同時針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故障進行分析研究。之后由教師的引導來完成實驗報告。通過這種實驗方式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在實驗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還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精神。
2.任務分析型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實踐研究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實施實驗教學是一項比較費時的活動,由于物理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較好的實驗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有效地整合教學內容,對實驗教學進行優化設計。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通過任務分解型的合作探究性學習模型來教學。教師可以將教學任務分解成為若干個小任務,讓不同的小組進行不同的實驗,從而有效地節省課堂時間。對學習任務進行分工,以便有效促進小組成員的協調與配合,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態度。例如在進行《探究導體電阻與材料的關系》實驗教學的時候,由于實驗的材料比較多,所花費的時間較長,可以將任務分解到每個小組。在進行實驗的時候,需要選擇幾種不同的材料。可以選擇錳銅、鎳鉻合金等實驗材料。教師可以組織兩個小組使用錳銅進行實驗,另外兩組使用鎳鉻合金進行實驗。試驗之后分析導體電阻與不同材料是否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在這種實驗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協作精神的培養,同時,還可以有效地節省課堂時間,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探究時間。同時,這種類型的實驗學習模型還可以在《測定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測定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等實驗教學中得到應用。
四、總結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合作探究學習模型的實踐進行研究分析,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科學的探究能力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有效地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能夠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順應了現代素質教育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曾志旺.探究教學中的假說及其教學策略[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1(8):256
[2]張玉明.新課程教師組織合作學習和創設教學情境能力培養與訓練[J].安徽教育,2012(11):12-13
[3]陳琴.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合作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0(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