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惠農政策很多,按照惠農政策的涵蓋范圍及其特點,農業專家將其分為三大類:優惠政策、補貼類政策、專項扶持類政策。
優惠政策:涉農企業或者合作社可以享有的稅收減免、用水用電等其他優惠政策。
補貼類政策:國家給予農業企業或合作社貸款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種糧補貼及農資綜合補貼等。
專項扶持類政策:國家為扶持某些產業拿出專項資金,扶持資金力度大,覆蓋范圍相對較小,需要在項目通知后申報爭取。
按照以上分類,不同的政策覆蓋范圍不同,申請流程不同,對口部門也不同,下面分別介紹相應的政策申請流程。
優惠政策:是合作社普遍可以享受的,在工商局注冊后,合作社的項目建設完成后,可以找相關的政策發布部門申請。
補貼類政策:基本都是先建后補,在項目建設前需要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認可,并做好項目報備,然后再申請補貼,等項目驗收通過,才能拿到補貼。
專項扶持類政策:是國家對某些農業項目或者合作社進行的重點扶持,資金額度較大,多要求項目或者合作社帶動性強、可行性好、社會效益好,且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及生態環境無害。要獲得專項扶持,需要把好申請材料關。
問:農業補貼的種類有哪些?
2003年開始,國家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及農資綜合補貼。
2007年開始,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
2008年,對糧食大戶的獎勵政策,繼續實行糧食最低收購政策,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建設。
2012年,肉羊肉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畜禽養殖場進行標準化改造。
2013年,繼續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增加農業保險品種,開展農作物制種、漁業、農機、農房保險和重點國有林區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增加農業保險品種。
另外,還有農資綜合補貼、退耕還林補貼、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等等。
問:拿到農業補貼有何妙招?
妙招一:查條文,篩信息。
及時關注科技、發改、財政、農業、商務、林業、供銷總社、水利、工信九大部委及其相關的省、市部門網站的農業補貼類信息。了解關鍵技術、合作社自身建設、配套服務設施、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政府補貼。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篩選出適合自身的補貼類信息,從而向對口部門申報相關的農業補貼。
妙招二:申報材料結合當地實際,突出帶動性。
申請補貼需要提交申報材料,如果申報材料不規范,不能體現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專家就難以充分理解、評判,最終會造成申報失敗。項目申報準備工作應該從人員安排、文件解讀、規劃計劃、機構對接,甚至資質準備等方面進行合理的時間安排。
問:怎樣通過最后的項目驗收,拿到資金?
項目驗收很關鍵,為防止項目金的亂用,現在的項目多為先建后補模式,因此項目驗收直接關系到最終的扶持資金是否到賬。為此,要注意:
規范運作。項目資金要用到項目上,資金不能亂用。
提前準備。項目答辯材料,現場建設、財務報表等要準備妥當。
勤溝通,多跑腿。多和地方政府溝通,多和專家溝通,讓其幫助支招,把項目做好。
關注項目實施驗收信息。項目實施標準及驗收信息會在政府網站或者由省、市、縣逐層下發到合作社,合作社要耳聰目明,及時掌握驗收考察信息,給自己爭取準備時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