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新年首次離京考察云南魯甸。考察中,總書記除了關切災后安置、重建情況,還特別談了扶貧工作,發出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的號召。
這是十八大后,習近平連續第三年新年訪貧。2013年赴河北省阜平縣“看真貧”, 2014年到地處邊陲的內蒙古阿爾山市伊爾施鎮,看望生活在林業棚戶區的群眾。
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前僅剩五六年時間,扶貧工作的緊迫性凸顯。
因為扶貧工作的緊迫性,總書記在201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老鄉的脫貧上”,這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強調扶貧是重中之重的重要思想。“扶貧工作事關全局、全黨,必須高度重視,做不好,不但貧困群眾不滿意,人們也會懷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真實性”,這將扶貧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整個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進入新年的一個月內,總書記又三談扶貧。
在2015年的新年賀詞中,總書記談到,“我們要滿腔熱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別是要做好扶貧開發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讓農村貧困人口、城市困難群眾等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靈充滿溫暖”。
1月12日,總書記在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再度強調扶貧:“現在,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只有五六年了,但困難地區、困難群眾還為數不少,必須時不我待地抓好扶貧開發工作,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
這次云南考察,總書記談扶貧篇幅重,針對性強,“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五六年時間了,時不我待,扶貧開發要增強緊迫感,真抓實干,不能光喊口號,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連續三年新年訪貧,新年首月三談扶貧;從繼續向貧困宣戰到堅決打好扶貧攻堅戰,從“精準扶貧”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高層密集發出的扶貧聲音,內涵豐富、深刻,意味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更明確、要求更嚴格、信心更充足。這是對全國人民的鄭重承諾,也是對世界的明確昭告。
責任重大,使命艱巨,尤須深刻領會總書記關于扶貧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們要深刻領會扶貧開發是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最艱巨任務的指示,進一步增強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責任感;深刻領會距離實現全面小康還有五六年時間、必須時不我待地抓好扶貧開發工作的指示,進一步增強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緊迫感;深刻領會扶貧工作不能光喊口號、更不能搞形式主義的指示,進一步增強落實扶貧開發舉措的責任感;深刻領會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扶貧要扶到點上扶到根上的指示,進一步增強實施精準扶貧戰略的自覺性;深刻領會防止平均收入掩蓋不平均的指示,進一步增強做好政策加法的針對性。
扶貧攻堅,時不我待。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才能充分激發出最大合力,堅決打好扶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