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
完善精準扶貧工作機制 全面推進水利扶貧工作
日前,在水利部扶貧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水利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扶貧領導小組組長矯勇要求,做好2015年水利扶貧工作:一要深刻領會中央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的新要求;二要進一步完善水利精準扶貧工作機制;三要扎實做好滇桂黔石漠化片區聯系工作;四要在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體現貧困地區的目標任務,并細化具體扶貧指標,尤其是細化農村飲水安全、農田灌溉、城鄉供水保障和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扶貧指標。
(蔣玲)
財政部
扶貧扶弱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1月21日,財政部教科文司司長趙路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央財政下一步將加大支持力度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扶貧扶弱重點加大對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等地區傾斜。同時,通過鼓勵政府購買、定項補助、項目補貼等方式積極引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文化事業。
趙路說,支持公共文化事業是公共財政的應盡職責。下一步,從財政部到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將按照《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要求,做好財政支持公共文化的相關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十二五”前四年(2011-2014年),中央財政通過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用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支出達到了705億。但是,和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需求相比,還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二是配合相關主管部門加快推進地方制定實施標準,這個指導標準將面向全國。三是要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公共文化投入的支出責任。財政部正在研究包括文化在內的中央與地方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從近年來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具體實踐看,已經采取了一些比較有效的措施。四是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力度?,F在中央財政對公共文化的轉移支付主要投入在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農村地區。公共財政重點要扶貧扶弱,為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兜底線、補短板”,雪中送炭。五是通過政策引導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文化事業。
(李忠峰 )
教育部
進一步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
近日,在201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要“進一步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新增本科招生計劃全部安排給中西部和人口大省。
近兩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高考扶貧”政策,著力解決“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寒門子弟比例減少”問題,以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社會階層正向流動。如面向農村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從2012年開始實施,成效明顯,2014年,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比2013年增加11.4%。前不久發布的自主招生新政,也特別要求試點高校自主招生向中西部、農村地區的申請考生傾斜。
應該說,國家這兩年的“高考扶貧”成效明顯,有效拓寬了寒門子弟尤其是農村學生進入重點大學的通道,但要進一步縮小教育鴻溝,還需要更完善、更全面、更細化的“教育補貼機制”。現在大學選拔人才越來越看重綜合素質,即將展開的新一輪高考改革,明確提出招生錄取時要參考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這顯然不利于家庭教育條件有限的農村學生,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常態下會落后于城市學生。如何改變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在升學競爭中的劣勢地位?高考如何建立更公平的選拔機制,如何兼顧城鄉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優勢?這些都是教育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李麗萍)
劉偉平
2015年實現100萬人減貧目標
1月15日, 在甘肅省農村工作會議上,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全面總結了去年全省“三農”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刻分析了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安排部署了今年的“三農”工作。
劉偉平強調,今年全省要繼續深入實施精準扶貧,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圍繞實現100萬人的脫貧目標,實施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考核,盡快把項目和資金精準安排到村到戶到人。要不斷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確保今年通村瀝青(水泥)路、貧困地區自來水入戶率、行政村通寬帶比例均達到80%以上,完成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戶危房改造12.6萬戶,貧困村動力電覆蓋率達到90%以上,健全完善農村沼氣建管機制,實施3.15萬戶15.4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在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的2000人以上的貧困村實施學前教育全覆蓋。
(呂守奎 歐陽方星)
雪克來提·扎克爾
深入推進精準扶貧
1月2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區兩會召開。自治區代主席雪克來提·扎克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5年,新疆將深入推進扶貧開發;統籌協調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力量,聚合扶貧政策資源,以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加快整村推進步伐;以南疆四地州、邊境地區、貧困山區為重點,統籌資金項目規劃實施,大力發展特色經濟,落實入戶扶貧項目。堅持精準扶貧,確保項目到村、扶貧到戶。
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扶貧辦主任趙國明認為,新疆扶貧工作要堅持 “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思路,在南疆四地州片區和其它“小片區”,深入實施以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的區域扶貧攻堅戰略。對于15個邊境非重點縣,每縣安排500萬元的自治區財政扶貧資金,各縣再整合資金1000萬元以上,用于邊境一線的建設,加快邊民住房、通外山口物資供應站等民生工程建設,豐富和完善“三線聯動”、軍警民聯防聯控機制。
(何玲)
婁勤儉
積極適應新常態下扶貧開發
1月22日下午,陜西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部署陜西省2015年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2015年財政扶貧和以工代賑資金安排意見。省長婁勤儉、省委副書記孫清云、常務副省長江澤林出席會議并講話,副省長祝列克主持會議。
婁勤儉在充分肯定去年扶貧開發工作成績后指出,面對新形勢,我們既要看到陜西貧困人口量大面廣、工作難度加大的實際,又要看到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和“三個一億人”等重大戰略帶來的機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成效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大局”的重要論斷,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創新思路、精準發力,全力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
婁勤儉強調,推進新時期的扶貧開發,必須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用系統化思維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形成扶貧攻堅的整體效應。一是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扣結構調整、提質增效和創新驅動主題,統籌搞好扶貧開發、移民搬遷、保障房建設、新農村建設、特色產業發展和小城鎮規劃編制等工作,不斷提高扶貧開發的質量和效益。二是要適應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態,加快實施戶籍制度和鎮村改革,規范有序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建立健全考核、幫扶、資金投入和社會參與等機制,為扶貧開發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要適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嚴格紀律約束的新常態,強化干部的法治意識、廉政意識和擔當意識,加強資金監管和審計監督,提升扶貧開發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水平。
(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