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華
摘 要:現代企業管理對會計工作的運行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和傳統會計相比較,戰略管理會計的工作職責由過去單一的數據統計,擴展到數據編制、成本核算以至提供決策依據等。傳統會計工作形式主要是在“過程后”,而戰略會計的工作形式更注重“過程前”,這一財務運作過程改變,對促進企業的發展是帶有戰略性。
關鍵詞:戰略會計;職能轉變;障礙及對策
1 戰略管理會計的產生及意義
戰略管理會計的產生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傳統的會計工作是被動式的,其目標實現形式往往是事后,而戰略管理會計由于責任擔當不同,其價值體現往往是事前,是主動式的。在責任擔當上,企業賦予戰略會計更多的決策數理分析責任,而這個數理分析結果,往往對企業決策形成重大影響。企業戰略會計工作事關發展甚至生死,它對企業的影響是帶有全局性的。戰略會計工作目標的實現優勢主要有四個方面:(1)工作面對對象發生轉變。會計工作對象更多地由向內轉向對外,現代企業生產要求企業對其外部情況要非常足夠的了解,對外部環境的了解主要包括信息分析、價格分析、競爭對手情況分析等等,企業往往是通過對這些情況的了解來制定市場戰略的,而對這些情報掌握的歸結點往往是財務,也就是通過財務分析來找尋財務效益最佳平衡點,制定本企業的產品價格,進而成功參與市場競爭。(2)評價體系轉變。戰略會計采用對企業目標實現方式的評價體系通常更宏觀,著眼點除考慮現實財務因素外,更應考慮的是非經濟因素對企業長遠發展帶來的影響,比如通過高端人才的引入來實現企業高效發展,推進未來效益提高等等。(3)由單一型人才向復合型人才轉變。戰略會計由于工作職能的擴展,其工作職責對其能力、知識面都提出了新要求。戰略會計除了要懂本行業知識,了解國家財務法規等專門知識,還要求懂得本系統以外對企業發展構成較大影響的各種信息、各種知識。(4)應用方法的轉變。戰略會計往往要以更宏觀、更帶有策略性的視角來應對市場競爭,在成本核算體系中,在對參與市場競爭所采取策略的選擇上,有大局意識,不能眼睛向內。比如在某個時間段某些產品現行價格是不賺錢的,但是為了對競爭對手構成影響,采取現行價格政策,則是企業基于自身發展的宏觀選擇。
2 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狀況分析
戰略會計作為一種新興學科,在我國應用時間并不長,而傳統的會計運行體系向戰略會計運行體系轉進,不會一蹴而就,這要有個過程。
2.1 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戰略會計在我們的運用還處于初期階段。戰略會計從概念形成到實際應用都是近二十幾年才開始的,對戰略會計所包含內容及運作方法探索還在進行,在實際運用上還有不少問題。戰略會計制度在我國推進并不普及。從社會層面來講,由于從宏觀層面、由于社會總體對戰略會計缺乏足夠認知,導致其總體運行條件并不成熟,運行情況并不好。由于國家一些相關法律法規不配套,單純個體企業采用戰略會計運行模式,很難和社會形成互動和有效對接。從企業內部講,傳統的管理強調的是“精英管理”,管理手段往往采取非數字化、非財務化。在傳統管理上,財務因素除了提供報表以外,很難介入經營事前運籌,這個管理運行模式被運用了幾十年,已經成為行為習慣,這對企業管理者的影響是很難通過短時間消除的。從企業會計從業人員角度分析,戰略會計對會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工作量增加,責任擴大,工作的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如果沒有必要的強制執行要求,會計通常對戰略會計制度的運用積極性并不高。
2.2 戰略管理會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市場主體對采用戰略會計制度的優越性了解不夠。實際上,戰略會計制度的運用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所涉及內容寬泛,執行復雜,而由于受傳統管理思想的影響,從總體看,我國企業對戰略管理會計制度從包含內容,到運行機制,了解掌握的都非常膚淺,對這項制度從理論研究到實際運用都很不夠。
(2)戰略會計機制實際運行效果差。在我國戰略會計制度的采用一般來講,還是私有制企業更有熱情,這一方面是由于這些企業管理者與企業的效益形成關聯度高,另外也是基于企業管理人員少,財務人員一專多能,要介入一部分企業經營和決策的現實。但是,從戰略會計實際運行效果看,這一先進的管理形式在其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這些私有企業在對戰略會計制度的采用上,多是從形式著眼,并沒有真正掌握戰略會計的價值精髓。
(3)由于產權不清,戰略會計制度執行環境差。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實現形式就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核心要義就是把人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越來。當前,在一些大的國有企業和企業集團由于產權制度不夠明晰,致使這些管理層對采用戰略會計制度積極性不高,造成企業后勁不足,發展缺乏動力。
(4)稱職的戰略會計少。戰略會計制度在我國推行時間不長,對許多企業來講,戰略會計還是個新概念,企業不僅對戰略會計不僅實踐經濟少,而且認識也不足。在財務人員中,在學校只是經過通常的財會理論培訓,受過戰略會計專業培訓的人幾乎沒有。在一些推行戰略會計理論管理方法的單位,一般來講,現有的財務人員在戰略會計執行上,都只能照貓畫虎,很少有人對這方面知識有深入研究,這方面知識研究與經驗積累非常少,這是戰略會計理論在社會廣泛推進的重要掣肘因素。
3 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的改善措施及建議
從國際會計管理方法及經驗分析,戰略會計管理制度是一優秀的企業會計體系管理方法,它從管理理念到實現手段的運用都是可行的。只要我們對戰略會計體系及實現方法不斷加以研究,并針對這一先進管理方法在社會運用中所出現問題,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改進,就一定會在戰略會計應用實踐上取得成效。
3.1 宏觀措施
(1)社會發展的實踐證明,管理是重要生產力,優秀的管理會給社會,給企業帶來無限的發展空間,而戰略會計制度就是一種好的制度機制。戰略會計制度要得以在全社會廣泛推廣,首先要從國家層面提高認識,并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促進這一管理制度在全社會全面鋪開。
(2)政府要從建立一個有利戰略會計制度運行的政策環境、配套機制的方法,推進戰略會計制度在社會上的運用。比如,要加快產權制度改革,加快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打造一個有利戰略會計制度運行的社會氛圍。
3.2 微觀措施
3.2.1 企業管理者要提高認識
要加強企業管理者提高戰略管理會計對企業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使得企業的管理者逐漸重視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應用,只有這樣戰略管理會計對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作用才能真正發揮。
3.2.2 要加強對戰略會計理論的研究
一方面,應結合國際戰略會計制度的研究成果,加緊對戰略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另一方面,要研究國外企業成功經驗,深入分析我國部分應用成功企業,理論結合實際。
3.2.3 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現在在一些高等院校,戰略會計理論已經引入會計理論課程,這些從高等學府培養出來的人才,從理念上,從概念上,從方法上對戰略會計思想原則、工作目標、實現手段有所了解,只要給這些人才一定的實踐機會,他們一定會比較容易地適應工作。現在,各企業一方面要通過對高等院校財會專業人員的引入,來推進戰略會計制度建立。
4 結束語
科學的戰略會計系統是一個系統工程,這種制度的推行要聯系具體企業的體制背景和行業特點。推行企業戰略會計管理是實現企業長遠發展的大勢所趨,隨著我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現在企業制度的建立,其應用價值將會得到越來越多地體現。
參考文獻
[1]李楊.我國戰略管理會計研究動態分析[J].財會通訊,2010(6).
[2]桂玉敏.戰略管理會計發展的理論研究[J].財會通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