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悅
一、導入:簡單復習《荷塘月色》寫景手法
師:昨天我們結束了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的學習。今天我們仿《荷塘月色》的寫景手法,進行寫景抒情片段的閱讀、寫作練習,學習借景表達心緒的方法。
二、欣賞兩段課外的寫景文字
師:學會寫景,學會借景表達心緒是我們今天的任務。為了讓同學們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老師選了兩段精彩的文字,我們一起欣賞吧。
(幻燈片展示第一段文字)
女生齊讀: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故都的秋》 郁達夫
師:哪位同學說說這段文字的美。
生1:這段寫景的文字情景交融,馴鴿的飛聲是描摹聲音,充滿動感,把靜態的秋景帶活了。濃濃的秋景中融了作者閑適的心情。
師:把握得很到位。這段文字感傷憂郁卻又秀麗雋永,秋被賦予作者的主觀色彩:閑適、孤單。這是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情。
(幻燈片展示第二段文字)
男生齊讀:一個湖是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著它的人可以測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淺。湖所產生的湖邊的樹木是睫毛一樣的鑲邊,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濃密突出的眉毛。
——《瓦爾登湖》 梭羅(美國)
師:誰來賞析這段文字。
生2:我讀過《瓦爾登湖》這本書,很喜歡。在如此美的“大地眼睛”邊上蓋一間小木屋生活,從容不迫的生活,湖的清秀、湖的純樸躍然紙上。擬人,情景交融,體現了“一切景語皆情語”。
師:《瓦爾登湖》被評為“塑造讀者的25本書”之一。梭羅在湖邊生活兩年兩月零兩天,過著一種簡單生活。他感受到生活就像一滴水一樣簡單。他筆下的景物自然、真實、純樸。只要熱愛生活,用心體驗生活,就能寫出好文章!
三、現場借景抒情片段練習:聽海
師:我們生活在海邊,相信同學們都有看海、聽海的體驗。看海、聽海,其實就是關注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老師給大家設置六種具體的聽海情境,這些情境或是大家熟悉的,或是大家將要經歷的。我要求同學們設想每種情境聽海的不同感覺,用兩三句話或一首小詩來描摹你們那刻看海、聽海的心情。大家是不是可以借助海面上的一些物體,如船、帆、孤島、貝殼、海螺、落霞、朝陽等表達情緒啊?這個練習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
(幻燈片展示大海平靜時、洶涌時等情形的四幅圖片,配上有海浪拍打礁石的音樂《my ocean》。)
設置的六種情境是:
1.今天是你的生日,但沒有人能記起是你的生日,包括你爸媽、好朋友,你沒有收到一句祝福。“禍不單行”,今天期中考試成績排名公布,初中時你在原來的學校排名是年級前100名,而這次考試你在年級第480位同學中排名400名。你想去看海、聽海。(當然不是去跳海自盡)
2.你接到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了!北大是你一直來為之奮斗的大學。你去看海、聽海。
3.中考結束,你考上理想的高中,又正值放暑假,你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從深圳出發,到大連海邊去看海、聽海。
4.你非常喜歡莫言的作品。當聽到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你去看海、聽海。
5.頹廢了一個學期的時間,你終于決定要開始端正學習態度,你發誓,要為自己心目中的大學而發奮拼搏三年。你去看海、聽海。
6.無題。你或許是帶著某種心緒去看海、聽海,可似乎又是不帶任何心緒去看海、聽海,你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又似乎什么也不明白。
(學習小組分組討論后交流)
第一學習小組交流第一種情境的寫作:一個人獨自面對無邊的大海,視野中沒有焦點,心里也是一片迷茫。聽著海浪的聲音,此時此刻,我多么想變成海灘上的貝殼,任海水沖刷,洗去昨天的悲傷,接受大海的洗禮,變得更加晶瑩美麗。我也想化身為展翅的海鳥,無拘無束,可以飛去遠方的孤島,遠離塵世的喧囂。淚水已在眼眶里打轉,又與海水相融匯。陽光灑在身上,我振奮了起來。即使被遺忘,被忽略,即使失利,即使我渺小如滄海一粟,我也可以有我自己的姿態,去迎接每天的朝陽。
生3:第一種情境要表達痛苦、苦悶、憂郁、迷惘的心情,我們小組在討論的時候,想到了展翅的海鳥這個形象,我們想在海鳥身上寄托奮發的正能量。畢竟,沉浸在哀傷的情緒中對我們高中生不利。
第二學習小組交流第二種情境的寫作:肆意地妄想著,仿佛整個世界都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我不住地歡呼著,一個新的舞臺正等待著我,好想此刻就揚帆北上,又忽覺不該太失態,可是畢竟是北大啊!激動一把又有何不可呢?人不輕狂枉少年嘛!
生4:我們想表達一種興奮、喜悅、憧憬的心情。“人不輕狂枉少年”我們對這句特別滿意。
師:“人不輕狂枉少年”,說得特別好。不過我覺得這個小組創作的片段,情是抒發了,但是對景的描寫少了些,感覺“情”沒有“景”的依托,情就有點空。
第三學習小組交流第三種情境的寫作:那藍色的徑流,是柔白天空的延伸,平靜如少年的眼神;那撕裂天空的閃電,劈起驚濤駭浪。少年閉上眼,看見前路隱約的波瀾。
生5:我們要表達一種閑適、愉悅的心情,這心情中又夾雜著對高中生活的一種憧憬,同時又怕在強手如林的高中學習成績跟不上。我們借助藍色的海水表達我們的愉悅,同時也表達了我們內心的些許不安。
第四學習小組交流第四種情境的寫作:佇立在海邊,海風中夾雜著太陽的溫暖。海鷗掠過海面留下片片漣漪。漁船出航,傳來陣陣輕快的歌聲。一切都是那么平凡、寧靜,卻又滲透著令人喜悅的氣息。我站在這里,感受生活的各種美妙,希望能像你一樣,在生活中收獲閃光,將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傳播到全世界。endprint
生6:莫言獲大獎了,我們要表達自豪、歡呼、喜悅的心情。飛翔的海鷗、暖和的太陽、出航的漁船,我們借助這些歡快的景物寄托我們的情感。
第五學習小組交流第五種情境的寫作:停泊在岸邊的船重新起航,動力十足,迎風揚起的帆格外威武。遠處的孤島仍在,只是沉寂了一年后,又冒出了盎然的綠。落霞仍舊,朝陽愈顯燦爛,照亮整個大海。潮水涌來,一浪更比一浪高,濤聲仿佛永不停息地傳達著力量。撿起去年埋下的海螺,聽到悠長的聲音在為我加油。那么,拼搏吧!
生7:不能再沉淪了,要拼搏了,我們要表達激情、壯志。重新揚帆的船是我們小組表達這種情感的主要情感寄托物。船、岸、孤島、浪,濤聲,海螺,這一系列的海景一起構圖。
第六學習小組交流第六種情境的的寫作:遠處一只白帆,在海浪的簇擁下浮沉,這只白帆或許有一天不再出現在這海面上,但海面上永遠會有白帆。精致的海螺殼躺在沙灘上,它曾經包裹的柔軟生命早已死去,但螺殼上繁復的花紋不會被海浪沖刷殆盡。
生8:這樣無題的情緒或許是經常占據著我們的情緒。好像自己在想著什么,又好像不知道自己在想著什么。在音樂的感染下,我們把自己置身海邊,任思緒隨意飄動。我們“看”到了船、海浪,“看”到了海螺殼,很自然就把心中的那種“無題”挪到景物中了。
師:六個小組的代表發言精彩紛呈。大家都盡力調動各種感官,借助與海相關的景物表達自己的情緒。今天課堂時間有限,課后,我建議各位組長繼續組織討論,把片段進行修改,比如說把景物描寫得更充實些,豐富一些表達手法,情依托于景時,情的表達能處理得更自然、更妥帖一些。最請同學們結合本堂作文課我們學習的寫景抒手法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下節課見。
四、學生仿寫的景物片段交流
師:“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昨天學習了寫景抒情的手法,我布置大家仿照《荷塘月色》寫一段300字左右寫景抒情的文字。我從大家的作業中挑選出三篇較好的作品,周穎然同學的《陽臺》、李嘉豪同學的《野花》、林俊鐸同學《吱吱》。現在請這三位同學到講臺上大聲朗讀他們的作品,并且跟我們簡單交流創作這段寫景抒情文字的心得。
周穎然同學:也許是陽光明媚得太耀眼,也許是十一月仍短衣短褲的暖意,再也許是層疊白云后不小心泄露的湛藍天空,我分明看到花兒擺著頭舞動,聽見歡歌的鳥兒催促著游人快步去看前方更好的景色。哦,還有那,恣意揮散的泥土和青草的氣味,每一個分子都在活潑地蹦跳出快樂。可是,可是,為什么我的感受,卻是非要經過那層玻璃做的窗戶才能傳達到我干渴的心里呢?可能這也是為什么,冷的房間,黑色的墨,蒼白的草稿紙,也趴在欄桿上拼著命把自己伸向外出吧。真是糟糕!糟糕!簡直像我的物理成績一樣。
周穎然同學談寫作心得:本來只是在陽臺澆花的時候感受到了天氣很好帶來的愉悅,就立馬興致很高地動筆寫了。忽然抬頭看了一下窗戶,剛好在照不到光的地方,頓時就有凄涼之感。我運用了用排比、擬人、設問、反復和比喻的句式。
李嘉豪同學:我不曾能幻想到那茂密的草叢深處竟有一小塊空地。盡管小小空地上只長著一朵沒有周圍青草一半高的白色的不知名的野花,但我卻因為童心喜歡上了這一洞天。每天傍晚,我都去那片草叢撥開一點兒縫隙,好讓我看看有什么趣事發生,不變的趣事就是那白色的野花靜默地佇立著。夕陽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由橘黃變到紅再到暗藍的光輝。在點點透過草叢余輝映襯下,我仿佛看見了一種靜的力量,一種深沉的生命力,似乎又聽到了它的低言,感受到了它并不是那么沉默,只是孤寂地等待,而后遺忘了什么,最后干脆安靜地佇立。我凝視著這多花兒,似乎看到了這里曾經有一片野花叢,熱鬧地盛開了白的、紅的、黃的、藍的野花……
李嘉豪同學談感受:一開始,我只是想寫我兒時發現了一個有趣洞天的好奇與歡喜,以及兒童喜歡守護自己珍愛的事物的情感。那朵花被我賦予了人格化,突顯了我的情感變化:好奇——喜歡——無趣——贊美。
林俊鐸同學:“吱吱…….吱吱……”知了還在無休止地鳴叫。我閉上眼睛,左邊,右邊,前方,背后,四處都是蟬鳴聲,似乎不是蟬在鳴叫,整個世界都在對我發出“吱吱……吱吱……”的吼聲。我站起來,把窗戶猛地關上,走回座位繼續伏案學習。“吱吱……吱吱……”,桌上的秒表轉了還不到兩周,這惱人的鳴叫又在我耳畔回響,聲音雖細微了不少,但似乎整個世界都為這細小的蟬鳴閉上了嘴巴。而聲音因此又放大了許多。這聲音,好似初學者斷斷續續地拉著小提琴,好似抓狂的幼童指甲從黑板上劃過。我憤怒地把筆擲在桌上,一按燈,翻到床上去。我扯來被子把頭蓋住,聲音卻沒有因此有所削減。“吱吱……吱吱……”伴著這聲音,我翻來覆去,“吱吱……吱吱……”伴著這聲音,累了的我終于漸漸沉入夢鄉……
林俊鐸同學聊寫作感受:因前夜做題時煩躁,便出外游蕩。本來打算用通感(耳和眼),沒用好就變成了只寫聲音。自己感覺最出彩的地方應是情緒的表達還是比較充分的。
師:謝謝上臺交流的同學。你們在文字中靈活地運用我們前面介紹的寫景抒情的手法,這點你們做得非常好。這里,老師還想提醒同學們。一是要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引出景物,這樣寫景抒情才自然和諧,不至于突兀。二是在處理景與情的關系時,情一定要以景為依托,不可光顧情而忽略景,使情感抒發架空,給人以空洞無物之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