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靜
【摘 要】唱歌教學在整個音樂教學中占最大的比重,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今小學音樂常態課下唱歌教學有一些誤區,本文分析了產生誤區的原因,并且指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唱歌教學 誤區 對策
前言
在新課改政策的引領下,現在音樂教學的形式越來越多,并且更加注重創新與務實。常態課教學是對音樂本質教學的落實,更是注重扎實的教學。但是由于小學音樂常態課下唱歌教學走入很多誤區,導致教學的結果差強人意,甚至有些學生因為沒有接受到正確地教育,導致嗓音出現問題。因此,怎樣正確而開展教學、走出誤區,是每個小學音樂教師不可忽視的問題。
1小學音樂常態課下唱歌教學的誤區
1.1刻求輕唱或喊唱
目前很多小學音樂教師為了塑造學生的聲音,刻意要求學生輕唱或喊唱。這兩種唱歌方式都是非常極端的,前者刻意壓抑學生們的嗓音,根本不管歌曲所要表現的感情與情緒,造成學生一味地控制聲音,表情呆滯,無法從內心與音樂取得共鳴。后者則是為了營造高昂的課堂氛圍,一味要求學生的氣勢,學生們只顧努力提高自己的聲調,完全不知自己在干什么,有些學生更是形成了歌就是用來吼的觀念。由于長時間的吼唱,很多學生聲帶上出現了問題,比如聲音嘶啞。
1.2誤把整體一分為幾
有些教師出于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的目的,將一節課一分為幾,對于重難點節奏可以訓練,對于簡單的節奏一帶而過,造成活動目的不明確,搞得學生一頭霧水,使其沒有了學習興趣,這樣后面安排的課程也就沒有什么作用了。課堂內容界限過于明顯,容易使學生的實際接受程度較差。教師本是出于好意,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1.3誤選范唱方法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陶冶他們的情操,并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歌唱人才。所以在音樂教學時應該著眼于全體學生,要有足夠的責任心,并且不斷地繼續探索研究,努力提高自身技能修養,全面提高學生能力水平。
1.4課外歌曲的學唱效率低下
如今,許多小學音樂教師在指定教材的音樂常態課結束后,會附帶些課外歌曲的學唱。由于教師忽視課外學唱的重要性,往往不從實際出發,不顧學生的年齡、個性特點以及接受能力,僅憑自身的個人愛好進行曲目教學,對意義深遠卻及其難唱的藝術歌曲,或者是曲調優美,卻無實質意義的流行歌曲教學把握不當,更有甚者會采用一些庸俗的教學手法。這可能會使學生產生理解上的誤區,長此以往,學生掌握不了所學內容,會慢慢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唱歌教學的效率低下。
2走出誤區的對策
2.1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選材
現今許多小學音樂教師隨意選材,忽略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造成人才浪費這一局面的出現。學生在小學時代接受的音樂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對其以后接受教育的影響非常大。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接受到正確的教育,那么今后可能會在學習音樂的彎路上越走越遠。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擔負起對學生正確教育的責任,不應該因為自身喜好,而對學生進行錯誤的引導。
2.2講述歌曲蘊含的內容,并合理調節音調
針對有些小學音樂教師刻求學生輕唱或喊唱這一現象,我認為教師在教歌時首先應該引導學生感受和體會歌曲所表達的內容及情緒,然后再根據音調的變化及時對學生進行調節。只有當學生真正理解了歌曲中所蘊含的情緒,切身融入到歌曲當中,感受旋律的起伏變化,才能使其從內心接受教師對于音調的調節。這樣無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學生都有很大的好處,對于教師來說,能夠更好地教育學生,提高自身能力;對于學生來說,能夠更好地學習,豐富自我。
2.3教師在授課中應及時發現并合理解決問題
在課堂上,當學生在學唱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教師應該及時指出并予以糾正,不應該為了省事而任由學生瞎唱。并且,教師在指出學生問題時也要講求一定的方法,顧及到學生的顏面。要知道,當今學生的受挫能力越來越弱,因為教師沒有采取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而輕生的學生比比皆是。因此,教師在解決學生的問題上,不僅僅要做到及時指出,還要采取合理的方式。
2.4提高教學設計的趣味性、完整性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倘若一個教師的教學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們毫無積極性,那么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實應該認真構思,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游戲環節,使課堂氛圍輕松愉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接受程度。教學設計的完整性也十分重要,一堂好的課不應該太過主次分明,課堂界限太過明顯往往使學生接受不到完整的教育,因而對于課堂內容的完成程度也會下降。只有教學設計具有足夠的趣味性、完整性,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2.5注重教學的規范性
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時刻注意其規范性,因為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教師的一個不經意的行為可能就會對學生以后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學的規范性是非常必要的。教學的規范性包括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言行;應該坐著彈琴;范唱要標準;把握曲風;課件制作的實用性等。
3結語
既然已經指出了小學生音樂常態課下的唱歌教學誤區,教師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并且合理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性格、年齡特征及實際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同時,注重增強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與積極性,以此來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教師要用音樂來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常態課下的唱歌教學。
【參考文獻】
[1]談如何把唱歌教學落到實處[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2(11):12-13.
[2]淺談重視中學生唱歌及合唱課的教學實踐[J].美與時代(下旬刊),2014(5):27-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