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1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價格指數顯示,降價范圍及幅度繼續收窄,市場緩慢回升態勢繼續,但下跌仍是主流。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2月杭州、寧波、海口、溫州、金華這5個城市,甚至出現了低于2010年定基價格的情況。
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表示,在整體告別絕對短缺后,樓市已進入“白銀時代”,本輪市場的調整周期將起碼延續到2015年初。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稱,總體看,受信貸政策調整、央行降息等多重因素影響,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環比增長近9%,再創年內新高。不過,成交量大很難迅速對應房價變化趨勢的改變。
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樓市企穩的勢頭明顯超過其他城市。從成交量看,12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數環比增長均在15%以上,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點評: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住房市場將呈現雙重分化趨勢,不同層級的城市調整時間、速度和程度會有不同,短期調整和長期調整也將分化。在雙重分化下,整體呈現出乏力的態勢,但部分一、二線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的調整和回暖在2015年有可能會實現。
住建部布置2015年工作未提限購
日前,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在履職之后參加的首次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工作會如期召開。 在這位“棚改部長”布置的2015年重點工作中,“房地產調控”、“限購”兩個牽動行業命運的關鍵詞并未出現。據悉,陳政高部署明年工作重點中,關于樓市政策的內容并不多,對整體趨勢,住建部要求,2015年準確把握市場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注意地區間的差異,跟蹤市場走勢,積極應對,主動作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業內表示,這是近八年來住建部首次在新年工作部署中,房地產領域沒有提及具體的政策或措施,基本可以確定明年中央層面不會對樓市進行大力度調控。
今年,對于我國樓市來說,中央層面的調控政策也可以用“新常態”來形容,業內人士認為,從去年我國確定了雙向調控、分類調控的基調后,今年,政府確實在將行政干預房地產市場的手逐步撤出,且力度非常明顯,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今年各地方政府接連退出限購政策時,中央并未出手阻擋、干預,只是多次強調不同地方存在不同情況,要采取不同措施的大方向,明確個別城市要嚴守不能放松限購的底線。
點評: 陳政高在本次會議上“注意地區間的差異”的表述,是逐漸淡化“限購”中央層面的紅線,將更多的自主權下放至地方政府的表現。目前,全國僅剩下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及三亞未退出限購。
小產權房系列解決方案或將出爐
根據1月10日相關媒體報道,浙江住建廳的一位人士對外透露,住建部已經明確提出將治理違法建筑作為2015年需要重點突破的工作之一。因而,作為違法建筑的一種,違反城鄉規劃和土地用途的小產權房也將得到進一步解決。
據悉,住建部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處理違法違規的小產權房之外,小產權房解決的系列方案亦在不斷出爐,其中首推即將在2015年3月1日正式執行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國土部上報中央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獲批后,按照改革方案設計,征地制度、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將持續重點推進。2015年會選擇若干試點,進行土地制度改革試驗。
點評: 國土資源部瞄準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集中開展違法建設、銷售“小產權房”整治工作。業內人士認為,根據不動產登記的頂層設計,在未發證的情況下,小產權房未來也很難入市交易。隨著不動產登記和土地制度改革的推進,存量小產權房的問題也將逐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