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彩華 黃惠瑜
高血壓是我國臨床常見多發疾病之一。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患者人數呈明顯上升趨勢。我國是高血壓病的大國,患病人數已達2 億人左右,但與我國高血壓流行現狀和趨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患者對于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知識的掌握程度處于較低水平[1-2]。我國80%的高血壓患者主要分布在基層,因此,基層是臨床醫務工作者防治高血壓的主戰場[3]。高血壓本身并不可怕,但高血壓的并發癥如腦出血、高血壓腦病和高血壓腎病會危及患者生命,且患者如果一直處于心理緊張狀態,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對高血壓患者應該提供護理支持,優質護理是時代發展的產物,能強化臨床護理工作,優化工作流程,提高臨床護理質量[4-5]。本院對52例高血壓患者開展優質護理,并與常規護理對照,取得滿意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內科門診收治的104例高血壓患者。高血壓診斷標準、分級標準采用2009年基層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準[6]。104例高血壓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參照組,每組各52例。觀察組男32例,女20例;年齡48~74歲,平均(63.21±4.33)歲;合并冠心病21例,糖尿病12例,高血壓腎病10例;高血壓分期:I期21例,Ⅱ期23例,Ⅲ期8例。對照組男33例,女19例;年齡47~72歲,平均(61.32±4.12)歲;合并冠心病19例,糖尿病15例,高血壓腎病11例;高血壓分期:I期19例,Ⅱ期22例,Ⅲ期1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合并癥、分期等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 用藥優質護理 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規范、嚴格按時間用藥對本病的治療有重要作用,因此用藥應嚴格按早期、聯合、終生原則進行,且每個患者的用藥方案都可能有差異,這就要求醫務人員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特點,并根據各自情況制定相應的用藥方案。此外,由于降壓藥的作用機制不同,副作用也不相同,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充分掌握降壓藥的名稱、類別、用法用量、不良反應,并叮囑患者定時測血壓,按療程用藥。如果患者病情好轉后,應當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少用量,但不能私自停藥或減少藥量,以免血壓出現反彈現象,加重病情。
1.2.2 心理優質護理 由于情緒對血壓波動會有影響,而高血壓本身是一種慢性疾病,也是一種身心疾病,如果患者情緒波動劇烈,這將會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加重高血壓。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治療期間應當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如發現患者心情焦慮,可讓患者適當運動,或聽輕柔音樂,或與人交流等,從而讓患者保持樂觀、良好的心態,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
1.2.3 飲食優質護理 由于過度食用高脂、高熱量、高鈉飲食,是導致高血壓的發生重要因素,因此,為減少高血壓的發生,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飲食予以調整,控制患者每天所攝入的脂肪及熱量,盡量以低鹽為主。除此此外,護理人員還應囑咐患者多食用水果、新鮮蔬菜、豆類及真菌食物,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避免過度食用快餐食品[7]。
1.2.4 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優質護理 由于高血壓病的發病原因復雜,除了遺傳因素外,也和飲酒、吸煙、攝入過量食鹽、精神緊張、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有關。研究表明:煙草和飲酒都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因此,對于嗜好煙酒患者,應當要求其逐漸減少抽煙量和飲酒量,這樣有助于血壓的調整。
1.2.5 運動與鍛煉優質護理 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運動療法也是一種較好的輔助治療方法,它可以促進糖的氧化利用,達到降壓目的,也能避免患者精神過度緊張和降低肥胖,使體重指數在正常范圍以內。常見的運動方式包括慢跑、散步、健身操、適當的家務勞動等。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以不疲勞為宜。
1.2.6 健康教育優質護理 護理人員定期開展對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高血壓病相關的知識,其目的是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高血壓病知識的普及,從而讓患者掌握高血壓病的基本常識、并發癥和預防措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前后血壓變化、血壓控制、采用SF-36生活質量評分表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改變情況。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l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計量資料數據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血壓變化情況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血壓變化情況(x-±s)mm Hg
2.2 兩組護理前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例
2.3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量表比較 觀察組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狀態、軀體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人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發生明顯的變化,導致高血壓患者明顯增多。此外,正常人的收縮壓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因此,高血壓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它是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常見心血管疾病。本病發病率較高,且多伴有心臟、血管、腦、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改變。有數據表明,我國腦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而在農村處于第一位。若患者的血壓控制的不理想,則直接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時還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8]。
由于高血壓病程較長,病情控制較難,患者需要長期用藥,而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病情的知識缺乏基本了解,且長期反復發作,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憂郁、悲觀情緒,進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嚴重者甚至導致腦出血。此外,老年人自身存在的生理心理原因、文化水平差、不良的生活習慣、用藥依從性不好等同樣會影響到高血壓的治療。因此對高血壓患者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還應該提供全面周到的護理支持[9]。研究表明,良好有效的護理,能有效的降低高血壓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過上正常生活[10]。

表3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量表比較(x-±s) 分
隨著醫學模式向“詢證醫學”模式的轉變,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逐漸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內容,成為社會各界對護理工作的新要求[11]。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飲食結構的轉變,我國的高血壓患者的數量逐年增加,現有的基本護理已逐漸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廣大高血壓患者的需求[12]。針對這一因素,衛生部于2010年提出對高血壓患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13],其目的在于通過優質護理工作提高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療效和生活質量。
優質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不僅能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還能推動我國護理事業的前行。采用優質護理模式后,其護理模式發生了轉化,由原來的功能制護理轉變為整體護理責任包干。在以往的護理中護理人員以往單純的機械化完成具體的護理工作,缺少和患者的溝通交流,這樣的護理模式下,患者在治療期間難以找到歸屬感,因此其護理效果、依從性大打折扣。采用優質護理后,由于實施了護理包干制,患者一旦入院,就有了自已的責任護士。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提供全程的護理,不僅能增強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還能融洽與患者的關系,減少醫患矛盾,并且在護理期間,通過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做出相應的護理措施,做到早發現,早預防[14-15]。此外,實施優質的護理服務能更好的展現護士的價值,提升患者滿意度,從而提高護理質量[16]。
從本研究可以看出,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后,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血壓控制情況差異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物質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生活狀態、軀體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情況與對照組相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表明在基層醫院對高血壓患者開展優質護理,能使患者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并能讓患者在治療期間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積極主動配合臨床的治療,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通過優質護理后,能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控制并發癥發生幾率,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并可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17]。優質護理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1]王文,王增武,陳偉偉.我國高血壓防治的關鍵在基層[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6):501-503.
[2]李瑾,唐海沁,李結華,等.安徽基層醫生對高血壓防治知識的調查分析思考[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7):1119-1121.
[3]徐小玲,唐新華,金宏義.浙江省基層醫生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1,16(3):176-180.
[4]王建英,曹岳蓉.優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外科的應用與實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52-53.
[5]陳冬瓊.優質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質量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21):704-705.
[6]劉力生,王文,姚崇華,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層版)[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1):11-30.
[6]朱珊珊.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30):2787-2788.
[7]陳繼雯.優質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探析[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24(3):1546-1547.
[8]趙小菊.優質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效果[J].健康之路,2014,13(11):13-14.
[9]劉貴鳳.優質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0):330-332.
[10]戴俊明,漆長發,陶枝江.原發性高血壓藥物治療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8(3):143.
[11]劉桂芳,王敏援.護理干預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7):29-30.
[12]劉艷紅.優質護理服務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99-100.
[13]衛生部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的通知[Z].2010-1-26.
[14]詹進美,劉立智,夏華.優質護理相關Meta分析文獻循證結果應用于臨床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0):17-19.
[15]趙永瓊.論優質護理服務在婦科疾病診斷與治療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1,24(9):186-189.
[16]池燕敏,顏根姬.優質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1,1(23):58-59.
[17]陳小娟,李惠華,李思靜,等.優質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8):1756-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