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國,張英杰,謝佳穎,夏偉軍,張海元,梅雙喜
(云南省藥物研究所,云南白藥集團創新研發中心,云南省中藥和民族藥新藥創制企業重點實驗室,云南昆明 650111)
梔子藥材的薄層鑒別方法研究*
楊立國,張英杰,謝佳穎,夏偉軍,張海元,梅雙喜△
(云南省藥物研究所,云南白藥集團創新研發中心,云南省中藥和民族藥新藥創制企業重點實驗室,云南昆明 650111)
目的 建立梔子藥材的薄層鑒別方法。方法 以梔子苷、異梔子苷、京尼平龍膽雙糖苷和西紅花苷-Ⅰ為對照品,對梔子藥材進行薄層鑒別,并考察了不同展開系統、不同顯色方法、不同廠家薄層板、不同展距、不同點樣量、不同預飽和時間、不同溫度和不同濕度對梔子藥材薄層色譜的影響。結果 以梔子苷、異梔子苷、京尼平龍膽雙糖苷和西紅花苷-Ⅰ為對照品,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為展開系統,所得薄層色譜斑點清晰,專屬性強。結論 該鑒別方法簡單可行,重復性好,可作為梔子藥材的薄層鑒別方法。
梔子;梔子苷;異梔子苷;京尼平龍膽雙糖苷;西紅花苷-Ⅰ;薄層鑒別
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為梔子屬植物梔子的干燥成熟果實,是我國衛生部頒布的第一批藥食兩用資源,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中國歷版藥典和其它本草均有記載。其性苦、寒,歸心、肺、三焦經,具有泄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效,臨床廣泛用于熱病心煩、黃疸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等證[1]。
梔子是云南省藥物研究所研制的“金品”痛舒膠囊、腫痛氣霧劑等產品的重要原料之一[2],為了有效的控制其質量,我們對其薄層鑒別方法進行了研究。據相關文獻[3]報道,梔子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包括環烯醚萜苷類、西紅花苷類、黃酮類、奎寧酸類等。其中,環烯醚萜苷類和西紅花苷類成分是梔子中兩類主要有效成分[4]。而在上述兩類有效成分中,含量較高的四個成分為梔子苷、異梔子苷、京尼平龍膽雙糖苷和西紅花苷-Ⅰ[5]。但當前多數研究[6-9]主要通過梔子苷對梔子藥材進行鑒別,忽略了其余幾個有效成分(異梔子苷、京尼平龍膽雙糖苷和西紅花苷-Ⅰ),無法全面而準確的評價梔子藥材的質量。本研究以梔子苷、異梔子苷、京尼平龍膽雙糖苷和西紅花苷-Ⅰ為對照品,對梔子藥材的薄層鑒別方法進行了完善。
SK8200HP超聲波清洗器(上海科導超聲儀器有限公司);ZF-90多功能暗箱式紫外投射儀(上海寶山顧村電光儀器廠);瑞士Mettler Toledo AG285電子天平;薄層色譜展開缸(上海信誼儀器廠);默克薄層層析硅膠G板(默克化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青島海洋高效G板和普通G板(青島海洋化工廠分廠);梔子苷、西紅花苷-Ⅰ和梔子對照藥材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異梔子苷和京尼平龍膽雙糖苷購自成都普菲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梔子藥材購自江西撫州,經云南省藥物研究所邱斌高級工程師鑒定,標本保存于云南省藥物研究所標本室;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薄層色譜條件的考察
2.1.1 對照藥材及藥材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對照藥材或梔子藥材粉末1 g,加甲醇10 mL,超聲處理20 min,放冷至室溫,過濾,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2.1.2 混合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取梔子苷、異梔子苷、西紅花苷-Ⅰ和京尼平龍膽雙糖苷各0.5 mg,加甲醇2 mL溶解,作為混合對照品溶液。
2.1.3 展開系統的考察 分別吸取混標溶液、對照藥材溶液和供試品溶液2 μL,點于同一薄層板上,以(1)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2)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3:1:0.05),(3)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三種不同展開系統展開,取出,晾干,10%硫酸-乙醇顯色,105℃加熱至斑點清晰,可見光下檢視,結果見圖1。綜合比較圖中斑點數目、分離度等情況,可確定系統(3)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為最佳展開系統。

1-混標;2-對照藥材;3-梔子藥材;A-系統(1);B-系統(2);C-系統(3)
圖1 展開系統的考察
2.1.4 檢視方法的選擇 分別吸取混標溶液、對照藥材溶液和供試品溶液2 μL,點于同一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展開,取出,晾干,經日光、10%硫酸-乙醇及365nm紫外燈下三種檢視方式檢視,結果見圖2。綜合比較圖中斑點數目及清晰情況,可確定(B)10%硫酸-乙醇顯色為最佳檢視方式。

1-混標;2-對照藥材;3-梔子藥材;A-日光下檢視;B-10%硫酸乙醇顯色;C-10%硫酸乙醇顯色后,365nm下檢視
2.2 方法學驗證
2.2.1 重復性考察 按2.1.1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6份,分別吸取混標溶液和上述6份供試品溶液2 μL,點于同一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展開,取出,晾干,10%硫酸-乙醇顯色,105°C加熱至斑點清晰,可見光下檢視,結果見圖3。結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的重復性良好。

1-混標;2、3、4、5、6、7-梔子藥材
2.2.2 耐用性考察
2.2.2.1 不同廠家薄層板的考察 分別吸取混標溶液、對照藥材溶液和供試品溶液2 μL,點于三種不同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展開,取出,晾干,10%硫酸-乙醇顯色,105°C加熱至斑點清晰,可見光下檢視,結果見圖4。結果表明,默克硅膠G板的分離效果優于青島海洋硅膠G板和青島海洋高效硅膠G板。

1-混標;2-對照藥材;3-梔子藥材;A-默克硅膠G板;B-青島海洋G板;C-青島高效G板
2.2.2.2 不同展距的考察 分別吸取混標溶液、對照藥材溶液和供試品溶液2 μL,點于不同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展開,展距分別為8 cm、10 cm、12 cm,取出,晾干,10%硫酸-乙醇顯色,105°C加熱至斑點清晰,可見光下檢視,結果見圖5。結果表明,展距為8 cm時,分離效果不佳;展距為12 cm時,斑點拖尾較嚴重,故選擇展距為10 cm。

1-混標;2-對照藥材;3、4-梔子藥材;A-展距8 cm;B-展距10 cm;C-展距12 cm
2.2.2.3 不同點樣量的考察 分別吸取梔子供試品溶液1、2、4 μL,混合標準品溶液2 μL,點于同一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展開,取出,晾干,10%硫酸-乙醇顯色,105°C加熱至斑點清晰,可見光下檢視,結果見圖6。結果表明,點樣量為2 μL時斑點較為清晰,故確定供試品的點樣量為2 μL。

1-混標;2、3-梔子藥材1μl;4、5-梔子藥材2μl;6、7-梔子藥材4μl
2.2.2.4 不同預飽和時間的考察 分別吸取混標溶液、對照藥材溶液和供試品溶液2 μL,點于三塊不同薄層板上,分別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為展開系統,預飽和時間分別為0 min、15 min和30 min,展開,取出,晾干,10%硫酸-乙醇顯色,105°C加熱至斑點清晰,可見光下檢視,結果見圖7。結果表明,飽和15 min時,斑點較為清晰,且分離效果較好,故選擇預飽和15 min。

1-混標;2-對照藥材;3、4-梔子藥材;A-預飽和0min;B-預飽和15min;C-預飽和30min
2.2.2.5 不同展開溫度的考察 分別吸取混標溶液、對照藥材溶液和供試品溶液2 μL,點于三塊不同薄層板上,分別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為展開系統,在4°C、21°C、32°C的條件下展開,取出,晾干,10%硫酸-乙醇顯色,105°C加熱至斑點清晰,可見光下檢視,結果見圖8。結果表明,展開溫度對展開效果影響不大,故選擇室溫下展開。

1-混標;2-對照藥材;3-梔子藥材;A-4°C;B-21°C;C-32°C
2.2.2.6 不同展開濕度的考察 分別吸取混標溶液、對照藥材溶液和供試品溶液2 μL,點于三塊不同薄層板上,分別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為展開系統,在相對濕度32%、58%、72%的條件下展開,取出,晾干,10%硫酸-乙醇顯色,105°C加熱至斑點清晰,可見光下檢視,結果見圖9。結果表明,相對濕度對分離效果及斑點的清晰程度影響不大。

1-混標;2-對照藥材;3-梔子藥材;A-相對濕度32%;B-相對濕度58%;C-相對濕度72%
2.3 十批梔子藥材的薄層鑒別 按照2.1和2.2確定的色譜條件,將對照藥材及10批供試品藥材點于同一薄層板上,展開,晾干,10%硫酸-乙醇顯色,105°C加熱至斑點清晰,可見光下檢視,結果見圖10。結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分離度高,重現性好,可用于梔子藥材的鑒別。

1-對照藥材;2-11十批梔子藥材
3.1 梔子藥材是云南省藥物研究所研制的“金品”痛舒膠囊、腫痛氣霧劑等產品的重要原料之一,本研究所建立的梔子藥材的薄層鑒別方法,可用于梔子藥材的質量控制,為進一步實現“金品”痛舒膠囊、腫痛氣霧劑等產品質量的均一、穩定奠定了方法基礎。
3.2 先前相關文獻主要通過梔子苷對梔子藥材進行鑒別,忽略了其余幾個有效成分(異梔子苷、京尼平龍膽雙糖苷和西紅花苷-Ⅰ),無法全面而準確的評價梔子藥材的質量。本研究以梔子苷、異梔子苷、京尼平龍膽雙糖苷和西紅花苷-Ⅰ為對照品,對梔子藥材的薄層鑒別方法進行了完善,為實現梔子藥材質量的有效控制奠定了基礎。
[1]倪慧艷,張朝暉,傅海珍.中藥梔子的研究與開發概述[J].中國中藥雜志,2006,31(7):538-541.
[2]云南省藥物研究所.云南省藥物研究所制藥廠金品系列藥品臨床推介[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4,25(5):50.
[3]于洋,高昊,戴毅,等.梔子屬植物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0,41(1):148-153.
[4]李木子,王京輝,蔡程科,等.梔子飲片質量分析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2014,34(6):1025-1032.
[5]何兵,田吉,李春紅,等.瀘州納溪GAP基地梔子中4種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測定[J].中成藥,2009,31(12):1884-1887.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231-232.
[7]陳明,黃如棟,陳聿坤.梔子與大花梔子的薄層及紫外光譜鑒別[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6,16(4):37-38.
[8]白武龍,泉山,趙鳳鳴,等.梔子與大梔子的鑒別[J].中草藥,2001,32(8):751-752.
[9]楊曄瓊,趙俊蘋.蘇格木樂-13的質量標準中梔子薄層色譜鑒別研究[J].北方藥學,2010,7(3):16.
云南省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項目(NO:2014HA001)。
楊立國(1985-),男,河北,工程師,主要從事天然藥物化學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梅雙喜,E-mail:13211783158@126.com
R284
A
1007-2349(2015)12-0067-04
201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