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摩托羅拉K1手機全球首發會在南非盛大開場。全球高精尖媒體云集開普敦,中國媒體的頂梁柱都在(筆者注:當時大多受邀媒體都是雜志報刊,網絡不受待見)。參加發布會的同志們除每人4000元人民幣車馬之外,人手配備一部尚未面市的K1,寶藍色,晶瑩剔透。會后,中國媒體在南非游玩數日,登桌山,游好望角,訪酒莊……好不任性。《福布斯》雜志美國版主編閑談時問我:“What do you think of K1?”我說:“Hard to say.”其實我當時更喜歡Moto去年送我的黑色V3,但這場合怎好出口踢館。僅僅9年后……Hello Moto粉兒們都去哪兒啦?我則拿著當年不太入流的三星發微信,看朋友圈找樂子。看!跟上時代的腳步有多么重要。退出和轉產并不是最好出路。
萬能的朋友圈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和尚要云游參學。師傅問:“什么時候動身?”徒弟答:“下個星期。路途遠,我打了幾雙草鞋,取貨后就動身。”師父沉吟片刻說:“不如這樣,我來請信眾捐贈。”師父不知道告訴了多少人,當天竟有好幾十信眾送來草鞋,堆滿了禪房的一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帶來一把傘要送給和尚。和尚問:“你為何要送傘?”來人說:“你的師父說你要遠行,路上恐遇大雨,問我能不能送你把傘。”但這天不只一人來送傘,到了晚上,禪房里堆了近50把傘。晚課過后,師父步入和尚的禪房說:“草鞋和傘夠了嗎?”“夠了夠了!”和尚指著堆在房間里小山似的鞋和傘,“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帶著。”“這怎么行呢?”師父說,“天有不測風云,誰能料到你會走多少路,淋多少雨?萬一草鞋走穿了,傘丟了怎么辦?”師父又說:“你一定還會遇到不少溪流,明天我請信眾捐舟,你也帶上吧……”和尚這下明白了師父的用心,跪下說:“弟子現在就出發,什么也不帶!”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備,而是有沒有決心。有決心了,擬定目標了,一切都不是問題。請帶上自己的心上路吧,目標在遠方,路在自己腳下。帶心上路,一切外物自然具足。
前陣子熱傳今年92歲的以色列退休干部西蒙·佩雷斯出演的短片。片中退休后找工作的糟老頭兒給年輕人留下很多警句,如“智慧是最強大的武器。”、“從不失去希望的民族給別人建議而不是等別人的建議。”、“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未來屬于勇敢的人。”、“你不是在下墜,你是在飛。”、“什么都沒有,才能什么都實現。”……
2015亞洲公務航空大會及展覽會(ABACE)期間,本刊第二屆“中國私人飛機年度風云榜”于4月14日晚在上海西郊賓館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業內意見領袖共聚一堂,為中國私人飛機產業的未來發展推波助瀾。“促進”和“引爆”公務航空發展的愿景,已經描繪了有些個年頭,然而,我們的公務航空市場要全面走向成熟,還要政策、軟硬件、從業人員、媒體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這次,我有幸搭乘龐巴迪(Bombardier)Global 6000入滬,寬敞、舒適、精美的內飾,貼心的服務,加上良友同行,趕路成了一件非常愜意的事兒。如果我們的飛機在起飛前沒有在首都機場的跑道上排那么長時間的隊,那應該多么美妙。萬里之行,始于足下。作為與公務航空領域直接相關的高品質生活媒體平臺,我們希望并將全力推動這個行業的進步與發展。什么都沒有,才能什么都實現。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抬腿就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