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濤
基層工會是服務群眾的組織團體,它能有效推動和促進工會的創造力、凝聚力的產生,也是強化和落實各項基礎工作的推動者。在建設工會的時候,應該注意改革與創新,不斷強化工會的凝聚力。借助工會的形式,要將群眾思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相結合,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履行新形勢下的新任務,不斷提高基層工作的有效性,進一步加強基層工作的活力。
一、從大局出發,增強工會活力,加強工會基層建設。
提高基層工會活力是新形勢對工會工作的要求。新形勢下的工會工作,必須以新階段的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為基礎,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緊貼新階段的服務大局,與工人運動的主題相結合。除此之外,改革是工會得以繼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挖掘改革的方向,充分的調動人民積極性,堅持先進理念,努力發揮三個代表、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等重要思想,以此指導工會快速發展,推動其工作順利落實。工會工作的基礎是保障黨的領導,把握黨的發展路線和方針,落實政治方針與方向,將廣大職工緊密的團結起來,以黨為中心,帶動各項事務的發展,戰勝困難。一些地方基層工會的發展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很多的問題,無法和新形勢下的要求相匹配,不能滿足任務的需求,企業新建數量與日俱增,職工數量不斷增加,而工會的任務隨著進城務工人員的數量增加越來越艱巨。當下,非公有制企業的工會發展面臨著很大的障礙,工業基礎薄弱制約了工會的有效發展,工會組織的作用尚未達到群眾的期望值。工會委員應該提高自學意識,保持工會的活力,在新形勢下充分發揮工會服務的作用,滿足更高的發展需求,以創新思維促進工會完成新任務,以新舉措完成工會工作的實施和部署,有特色的實施實際行動,把廣大干部和職工充分團結起來。所以,應該將提升基層內部的活力作為建設工會的關鍵,以此來有效推動工會的精神文化建設和體制建設。
二、提高基層工會活力,重點是提高維權能力,履行社會職能,加強企業工會建設。
發揮工會的各項職能,就能有效促進基礎工作活力的提升,基于工會組織的目標和性質,才能促進工會保障職工權益的實現。工會組織要與我國現階段的的勞動關系相結合,必須充分做好自我定位,與時俱進,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責任。此外,工會應充分履行維權的責任,依照國家有關法律充分滿足群眾需求,這樣才能夠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團結廣大職工,充分發揮黨的作用,將工會的組織作用和橋梁作用發揮。工會的基層工作應該從實際出發,充分履行賦予工會的社會職能,維護單位和廣大職工的利益。只有在不斷提升群眾正面積極性的情況下,才能夠有效發揮工會的作用,確保工會職能和社會目標的一致性。其次,還應該以職工評價為標準,發揮機制建設的作用,將組織建設當做基礎,把企業的變強變大作為發展的目標,充分發揮企業的工會建設作用,針對企業的工作難點,充分發揮工會的協調作用,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和改進措施,充分落實任務,將工會建設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三、提高基層活力,必須解決以下四方面問題。
(一)必須解決好基層黨委重視,行政機關支持的問題。
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基層工會的活力發揮和基層工作的有序進行需要各級黨委的充分重視以及行政領導的支持。工會在發展過程中應該以黨建促進工建,以工建帶動黨建,充分發揮二者作用,協調發展,互利共贏,將其作為工會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對非公有制企業的工會健康發展有益。充分發揮政府和企業工會的聯席會議制度,為企業工會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該制度的創立,對有關部門的相互配合,協調發展有重要意義,能夠促進黨委領導和政府支持的局面形成,推進工會的各方配合及有效運轉。
(二)必須加強基層工會組織的規范化建設
保障基層工會的戰斗力,需要重視建設過程中的規范化秩序的問題,這也是保障工會作用的前提條件。首先,需要建設健全的工會組織委員會,建立健全的保障體系,以及完善的工會管理體制。另外,需要重視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和開拓創新的思想,結合就業方式以及職工所在的基層單位分布,充分發揮工會委員會的建設。在工會的建設中,預先選配好領導干部,將有責任心和事業心的干部引導進工會,發揮干部的能力,并加強基層隊伍的建設,培養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隊伍,充分發揮兩者的協調作用。另外,還要不斷推進規范化的制度建設。有效落實管理和考核制度,制定責任到人制度,認真落實基層工會中的民主管理、科學協商、合同簽訂等制度,從而有效調節勞動糾紛,維護法律的公正性,促進職工的基本權益得到保障。通過規范化的制度建設,將工會的職工之家的作用充分發揮。
(三)必須解決好如何提高基層工會干部素質的問題
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建設學習型工會干部隊伍。一要加強基層工會干部的思想教育。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科學發展觀及“十八大”重要精神為武器,充分武裝基層領導干部,將其作為行動和精神支柱,以愛國主義建設和集體主義的法制教育,推進正確的領導干部作風的形成,幫助基層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強化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心,推動干部加強意識,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政治的一致與團結,扎實基層干部的全局觀念和責任思想。二要加強對干部的業務培訓,提高干部素質。當然個人修養的提升離不開個人的不懈努力,同樣需要組織的系統培養。對干部的系統培訓應該結合當下的時代需求和基層實踐,以科學的工會干部培訓計劃促進干部自身的發展。充分發揮培訓的作用,完善干部培訓激勵制度并充分約束干部的行為,提高干部參與培訓的自覺性和能動性。三要充分提升干部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善于學習、有效學習和重視學習的局面,促進干部素質的提升。建立終身學習制,形成刻苦學習的氛圍和習慣,促進學習型干部團隊的建設。以實踐為基礎,推動“十八大”重要精神在工會工作中的落實,以當下面臨的實際問題為基礎,著眼于我們正在努力的工作,推動工會建設新思路的形成。充分發揮工會干部的榜樣作用,努力學習成為典范,帶動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為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基本素質保障,為工會干部學習創造便利條件,對學習成果高的領導干部進行獎勵。
(四)要解決好如何加強工會建設、提高服務功能的問題
基層工會工作任務艱巨,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要把控全局。要充分發揮基層工會工作的紐帶作用,推動黨委聯系職工的橋梁作用的發揮,將工會作為工作的重點。應該將維護群眾的利益作為工作的基本目標,站在群眾的利益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獲得人民的擁護。將服務群眾作為指導工作的宗旨,使新時期產生出的新目標即為服務群眾,建立群眾工會。要關心職工的思想、工作和學習,此外還應該為廣大員工提供健康、娛樂和福利等便利條件,對廣大員工進行人文關懷,利用網絡和座談會等形式與員工進行親切交流,充分了解民生,傾聽群眾的喜怒哀樂。開展豐富的業余文化活動,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幫助群眾塑造健康的體魄,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促進改革和發展的有序進行。
為了能夠發揮基層工會職能,進一步完善職代會制度,基層工會要始終以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作為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的切入點,建立和健全富有活力的工作機制,逐步加大參政議政力度。面對新形勢下的基層工會工作、每一個基層工作組織都面對各種不同的壓力,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新的問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是工會提高基層工會活力的必然要求。切實維護員工和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體恤民情,關心職工疾苦,及時掌握職工的真實想法,了解員工的意愿,充分考慮員工的根本利益,避免職工的合法權益受損,實心實意為職工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