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軍?黃友雄
摘 要:中小企業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在市場經濟中競爭不利的原因也有很多。筆者認為其重要的原因由于沒有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使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只有從站略視角下對內部控制進行研究,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以人為本,規范組織結構,才能健全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才能經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度過金融風暴的“寒冬”。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制
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部分,反映出中央非常重視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中小企業生存環境艱難,主要是缺少設計合理、運作規范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不能從戰略的角度審視其內控的建立和健全,使其面臨殘酷競爭時有些弱不禁風、不堪一擊。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中小企業才能持久、健康地運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筆者以前供職于一中小型汽車公司,現根據此做關于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探討。
一、內部控制的問題及原因
1、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缺失或不完善
該公司的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遠不如大企業那么明顯,投資者就是經營者。因此,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內部控制制度殘缺不全,雖有幾項制度,實際工作卻從未實行內部控制甚至沒有正式的書面內控制度。他們認為公司規模較小、組織簡單,一個人往往要做多項工作,不需要內部控制,或也不宜有完善的內控制度。
2、企業負責人內部控制觀念淡薄
該公司負責人輕視內部控制,習慣于行政指揮,家長式管理、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現階段由于企業外部監督比較薄弱,負責人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或者不愿意建立和執行內部控制,他們認為自己足可以保證財產的安全,制定內部控制就是對管理經營權的干預。因此,往往不愿去關心,更不愿帶頭執行。這種家長式的管理特點,使得負責人任人唯親,為自己謀取利益帶來更大的方便。可見,有些企業是不愿對自己進行控制的,其對內部控制的理解是對下不對上。
3、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基礎薄弱,會計信息失真嚴重
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設置不符合會計規范,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偏低。由于公司經營規模較小、員工較少,所以沒有獨立的設會計機構,在會計人員的任用上,有的會計人員無證上崗,專業水平較低,由總經理任用自己的親屬,使得許多理論上完善的會計方法與會計技術無法實施,完全依領導的意愿做帳。財產清查沒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不明確,清查程序不規范,企業資產長期不對賬不盤點,既造成了會計信息失真,又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
4、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執行沒有很好地分離制約
該公司現階段的運作仍沿用過去的傳統管理方式,一人說了算,存在“重大”無標準,“決策”無民主的領導獨斷專行的現象,由于權利高度集中,排斥了集體領導決策的優勢,加大了企業經營決策的風險。授權不當、權力過大且控制不力,給企業長期發展埋下了隱患。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建立健全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要立足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既要突出控制的重點,改進控制的弱點,又要通盤考慮,不留空白,達到內部有效控制的目的。建立和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有效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有效的內部控制關鍵是對人的控制“權力制衡,以人為本”
要想把內部控制工作落到實處,企業就要著重加強對內部控制行為主體“人”的控制,因此健全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必須要從“人”這一要素入手。激發員工參與內部控制的熱情,從本質上講,企業員工既是內部控制的主體也是內部控制的客體,他們的理解和參與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完善和執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要讓員工熱愛企業,企業的成敗與他們息息相關,這樣他們才有參與企業管理的熱情,才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企業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
2、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建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各項管理制度的基礎,其基本目標是查錯防弊,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會計控制構成了內部控制的關鍵和核心.由于中小企業業務量較少,會計核算宜采用集中核算的方式,即由會計機構統一辦理,一般可由會計主管兼總帳會計,明細帳會計兼稽核。在職責劃分上應注意不相容職務的相互分離,財會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抓原始憑證,從源頭上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加強日常的核對制度,包括帳證核對,帳帳核對,帳表核對,帳實核對等,日常核對制度對保證會計記錄的真實、完整、正確,保證會計控制的有效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3、加強對關鍵點的控制
中小企業由于人員較少,機構設置簡單,不像大企業職能劃分明確,設置的職能部門較多,有利于采取授權控制、會計系統控制、內部審計監督等控制方法,內部控制相對較完善。而中小企業應加強對關鍵點的控制,在實施企業內部控制時,如何找到關鍵點,通過點的控制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是需要認真考慮的
問題。
4、規范法人治理結構
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是企業管理體制的核心,企業要從所有者立場出發,不但要把企業最高管理者行使權利的過程納入內部控制的監控范圍,而且要將其作為內部控制的重點監控對象,要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職責,使決策系統、管理系統和監控系統各司其職協調運轉,有效制衡。
三、總結
近期各領域的專家們提出了很多對策。管理學界側重于企業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經濟學界則從宏觀環境、產業角度入手,也有人強調扶持政策和金融支持。事實上,先從我們自己著手,從我們內部抓起,只要在其中某個方面下足功夫,都足以提升中小企業的現實生存能力。
參考文獻:
[1]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第20卷第5期2007-10
[2]黎芳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2009-03-26
[3]葉望春中小銀行的市場定位戰略北京管理出版社
[4]趙文秀,胡淑娟.對加強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看法[J].財會月刊,2008
作者簡介:劉小軍,中共黨員,助教,高校教師,南昌理工學院科技學院教務科副科長;黃友雄,碩士研究生,高校教師,南昌理工學院科技學院招生就業科副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