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偉
摘 要:技術成果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建立科學的技術成果管理體系,不斷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尤其在外部競爭環境日益激烈的現狀下,開創一套科技創新、成果管理與企業發展密切結合的道路,對現代企業的意義重大。
關鍵詞:現代企業;技術成果管理;信息化管理
1.確定管理模式健全規章制度
建立網絡式的技術成果管理機構,明確各級責任人職責義務。建立、健全有關的規章制度,使每個環節的工作都有章可循。
1.1制定“產品成套性技術文件管理規定”對“重要產品項目”“一般產品項目”,各階段的技術文件歸檔范圍和具體要求,分別做出明確的規定。
1.2制定“過程性技術成果管理實施細則”對設計圖紙的輸出程序、更改、管理及所發生費用的處理做出詳盡的規定。同時還要規定產品開發人員不能自行曬印、復制圖紙。對因特殊情況在企業外進行的復印、曬圖等業務,其經費報銷要經企業主管領導批準后才能進行。
1.3制定“企業技術成果保護規定”讓每個與產品項目有關人員(包括外來學習進修、外聘、離退休反聘等人員),要和企業簽訂協議,讓其承擔規定責任的約定條款。明確在企業產品經營活動中產生的技術成果是企業的秘密,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個人不經單位同意不得轉讓、不得竊為己有并私自外流。同時對技術成果的保護范圍、具體要求、違反規定的責任及處理等,要做出具體規定。對課題承擔單位和責任者,還要明確闡述產品技術成果的歸檔要求和獎懲原則,并將產品項目的歸檔與獎金發放、職稱評聘等緊密地結合起來。
1.4制定“特殊載體(技術成果)管理規定”凡與企業產品技術成果有關的軟件、聲像等特殊載體文件均應受控,以保證其技術成果的完整性。同時對檔案的管理方式和提供利用方式均提出具體要求。
1.5制定“技術成果實施轉化與獎勵制度”通過有效的激勵措施鼓勵發明創造,促進技術創新。明確專利申請要求和流程,通過建立各項制度,為提高企業對技術成果的管理和創新能力提供保障,并轉化為全員的自覺行動。
2.配備硬件設施
在企業設置相應的專門機構,配備專職人員,投人一系列的硬件設備,如:多功能繪圖儀、曬圖機、裝訂機、復印機等,以保證各項管理措施的有效實施。在企業內部建立局域網,產品設計室利用CAD設計的文件,必須通過企業內部的局域網,傳輸到專門機構專用計算機上,再通過繪圖儀進行集中輸出硫酸紙底圖,并曬藍。藍圖交設計人員,底圖由專門機構統一存放。計算機出圖人員定期把設計室發過來的文件刻錄在可讀寫的光盤上,并按相應的規定進行管理。當底圖需要更改時,設計只需通過局域網發更改單,檔案人員根據輸出的更改單,對原文件進行更改。對不需要曬藍的白圖可通過設計軟件的審批及輸出節點權限控制,將電子版文件存人企業的專用服務器中。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使企業技術成果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止技術外流。
3.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
對于集中或區域分散的企業,應該使用網絡版的檔案管理軟件,以數據庫為中心,要求歸檔單位定期或不定期將有歸檔價值的電子文件通過網絡傳輸給檔案部門,實現檔案數據流程控制和數據的采集、網絡查尋、多格式數據(不同門類格式不同)連接,達到多方面協同處理數據。通過檔案用戶管理、權限的分配,提高技術成果文件利用工作的效率。
4.對技術成果的管控納入產品研制過程
由于企業技術成果本身具有潛在的價值,所以有些企業或個人,往往以一些不正當的手段,鉆技術文件管理不善的漏洞,想法設法把技術成果弄到手,輕松任意地使用或轉讓,結果給合法擁有技術成果的企業造成損失。為了維護合法擁有技術成果企業的權益,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發生,對技術成果的管控納人產品研制過程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是產品項目從合同簽訂生效之日起,企業計劃部門,根據產品項目的合同額、技術難度等綜合因素,將項目管理分成為“重要項目”和“一般項目”,并以各種有效的形式定期公布“技術成果保護項目”內容。在下達研制計劃的同時,明確規定其歸檔要求。使課題負責人及責任單位清楚地知道,課題文件不歸檔不算課題完成。其次是開展預立卷工作。檔案部門根據計劃要求,對項目承擔單位預立卷情況及文件積累,歸檔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與業務指導,并將檢查情況及時反饋給計劃部門,由計劃部門對完成此項目工作好或差的單位,予以獎懲。使技術成果的管控工作貫穿整個項目研制的始終。
5.確保技術成果的真實性
按企業要求必須進行歸檔的項目,設計部門應對所形成的技術文件進行系統整理,由主管單位領導簽字認可。以保證歸檔文件的完整和準確。
在生產過程中,受設計和生產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必須對原設計圖紙進行更改,要嚴格更改換圖程序。以確保圖紙與實際生產活動一致。同時注意對更改后換下的圖紙及時撤離和銷毀,確保技術成果的有效性。
6.嚴格利用審批制度
企業技術成果的價值體現,主要在于利用。但為了保護開發者個人及小集體的利益,同時又保證在一定范圍內的成果共享,避免不必要重復研制及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費。在產品開發工作中,對技術成果文件的利用,必須要明確規定具體利用和借閱管理辦法。要明確非本課題人員,不能跨課題借閱,對確因工作需要的借閱者,要經某層領導批準。借閱的企業技術成果文件不得私自轉借和復制等,嚴格各類登記手續,確保技術成果文件在流轉過程中所有的環節受控。同時對技術成果文件的管理應按照“重要項目”和“一般項目”進行分類管理,尤其是填寫了“技術保護單”的項目更要嚴格執行借閱審批制度。
參考文獻:
[1]周文泳,沈雪銘.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知識價值增值路徑實證分析[A].中國軟科學二零一四增刊[C]
[2]石定寰,楊天正,沐華平.技術引進與自主開發相結合促進企業技術創新[A].第一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
[3]李娟.中小企業發展與技術創新[A].第四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