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摘 要:后澆帶是房屋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中最后一道工序,其一般位于裙房和高層連接的結構部位。后澆帶的作用是取代主體結構中永久性的升縮縫,實現不設置永久性收縮縫的目的。后澆帶可操作性強,需要根據后澆帶技術的具體特征,設置合理的后澆帶。本文將對房建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房屋建筑;施工;后澆帶技術;對策
后澆帶在建筑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設置后澆帶,可以解決鋼筋混凝土變形和建筑沉降等問題,為了提高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質量,設計單位應該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工程實際情況確定后澆帶位置。
1.房屋施工中后澆帶技術功能
第一,解決了沉降差問題。在設計施工圖紙時,設計人員經常將裙房結構和建筑看作一個整體。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則將后澆筑帶分成兩個部分,完成主體建筑施工工作后,一般已經超過了一半的沉降量,然后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這樣高、低層構成整體。在設計階段,需要仔細校驗兩個階段的受理狀態。另外,完成整體建筑結構構造后,在計算時,需要考慮沉降差產生的附加內力。在采取上述方法時,保證地基土良好。同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調整:合理調節壓力差。在一般情況下,主樓需要承受非常大的荷載,所以通常用樁基來承受荷載。同時,需要適當增加埋設深度,從而減少附加壓力。
第二,降低溫度收縮帶來的影響。新澆筑的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產生收縮,對于房屋建筑結構來說,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量,使建筑結構不斷膨脹,冷卻之后,建筑結構會出現一定的收縮。通常情況下,混凝土的硬結收縮是發生在施工后1-2月內。如果變形受到約束,在建筑結構中則會產生溫度應力,甚至嚴重時會出現裂縫。但是,如果實現預留出后澆帶,混凝土就能自動收縮,這樣極大地降低了收縮應力。另外,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能有效地抵抗溫度應力,提升抵抗溫度變化能力。
2.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
第一,積極做好澆筑準備。在進行后澆帶緩凝土澆筑前,需要將混凝土清理干凈,對其兩側進行鑿毛處理,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可以先修補在清理,并確定最佳的澆筑厚度。對于鋼絲模板,進行合理澆筑、振搗,嚴格控制澆筑厚度,模板和振搗器間需要保持一定距離,避免產生泥漿流失的現象。對于垂直施工縫的位置,需要采用鋼釬進行振搗,保證其嚴密性;如果后澆筑帶內部的鋼筋未斷,則應該進行搭接或者焊接,完成后澆帶澆筑工作后,將砂漿為原料,設置寬50mm、高50-100mm的擋水帶,將100mm厚的附加層設置在后澆帶底板表面,將防水層設置在后澆帶墊層上。
第二,設置合理的間距與寬度。在后澆帶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整個后澆帶工程成為有機的整體,將各工程模板統一起來,不能分割或改造不相關的模板。對于不同的模板版面,需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如果后澆帶承受過大的壓力,則會出現彎曲、開裂等現象。此時應該結合重力設計要求,對于兩側的鋼筋,應該進行焊接處理,不斷減少工程壓力。另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于與工程設計不符的地方,應該找到相關設計師,到施工現場進行勘察,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劃,保證后澆帶工程順利開展。在施工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后澆帶預留的寬度面積以及間距大小。
第三,選擇正確的時間和斷面形式。斷面樣式和切割面積直接影響著后澆帶施工質量。施工單位在選擇斷面形式時,需要考慮混凝土面積形式,二者大小保持一致,這樣能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斷裂問題,也降低了施工壓力。在澆筑混凝土時,由于混凝土和運輸材料不同,澆筑的溫度和時間也不同,應該結合工程的施工進度選擇合適的時間的溫度。在設計時,需要明確澆筑時間,并對其進行系統說明。
第三,預設模板和混凝土澆筑。需要積極做好準備工作,開展預設模板工作。具體地說,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需要預設合理的鋼絲網類模板,保證鋼絲網類型具有均勻、統一的鋼絲網格,對于鋼絲粗細程度,需要設置統一的標準。預設模板的強度大小、穩定程度以及剛度情況都有良好的質量,從而有效地避免高層主樓結構與裙樓連接的跨度過大,導致地下室梁承受的荷載高于鋼承受的荷載,損壞鋼構件。在澆筑混凝土時,嚴格按照事先設計的方案進行施工。對于后澆帶澆筑工序,應該將鋼絲網模板側面所受壓力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避免其受到過大的波動。在進行后澆帶垂直澆筑時,應該充分振搗。在振搗過程中,避免振搗器出現過振的問題,這樣易造成模板內部的鋼絲損壞或破裂。另外,應該合理設置模板和機械間的距離,以免造成混凝土泥漿大量流失。
第四,科學處理施工裂縫。為了有效解決后澆帶施工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將老混凝土和新混凝土有機結合起來,因此,施工單位需要選擇合適的澆筑時間、施工溫度,合理處理垂直施工縫。調查研究顯示,物體的膨脹與收縮的結合最佳溫度為10℃,最佳的澆筑工期是2-3天,這樣能防止混凝土出現裂縫,最佳的施工時間是早晨或傍晚。在處理垂直施工縫時,如果是木模板,盡早將其拆除,并用高壓水沖洗兩側混凝土中的雜質,再進行鑿毛處理。如果是鋼絲網模板,完成混凝土初凝工作后,再用壓力進行沖洗,用浮漿和碎片處理露出沖洗位置的骨料,用水沖洗鋼絲網片,完成混凝土終凝工作后,拆除鋼絲網,并沖洗施工縫表面。如果是快易收口網,需要用壓力水沖洗模板,直到模板被拆除,然后視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3.總結
綜上所述,后澆帶技術在房屋建筑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應用范圍廣泛。近幾年,后澆帶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依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應力分析、溫度差異等。因此,需要加強后澆帶技術管理,積極做好澆筑準備,設置合理的間距與寬度,選擇正確的時間和斷面形式,不斷提高后澆帶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黃福泉.淺談房建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J].建材發展導向,2013,11(5):100-101
[2]劉喆.芻議房建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4,09(23):38-39
[3]郭帥義.房建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12(2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