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瑞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3中心醫院 河南鄭州450007)
產褥感染主要是指分娩后產婦生殖系統因外界病原體入侵所引發的感染癥狀,也是剖宮產手術后最具嚴重性的不良事件[1]。該種并發癥與手術創口、細菌侵襲等情況均存在密切的相關性,患者不但會表現出長期發熱、血性惡露等癥狀,甚至會對產婦的生命產生威脅[2]。本次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55例產褥感染患者,并與單純西藥治療進行對照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婦產科剖宮產后發生產褥感染的11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方式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5例。實驗組產婦年齡21~33歲,平均(25.8±3.1)歲;初產婦53例,經產婦2例;孕周38~41周,平均(39.2±2.3)周。對照組產婦年齡20~34歲,平均(25.4±3.0)歲;初產婦54例,經產婦1例;孕周38~41周,平均(39.4±2.0)周。兩組年齡、孕周、分娩次數等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產婦給予氨芐青霉素與甲硝唑治療,氨芐青霉素3.0 g加入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滴注,口服甲硝唑片,每次0.5 g,1次/d。如持續用藥3 d后無明顯改善者,停用氨芐青霉素與甲硝唑,改用頭孢類藥物。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藥解毒活血湯加減治療,組方:甘草6 g、紅花12 g、柴胡 15 g、當歸 15 g、蒲公英 30 g、敗醬草 30 g、益母草30 g、赤芍30 g、連翹30 g、紅藤30 g。加減:小腹按壓疼痛者,加桃仁、白芍、川芎;血虛者,加熟地、黨參和黃芪;腹脹明顯者,加枳殼、川樸;多汗、持續高熱者,加知母、生石膏;便秘者,加大黃輔助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癥狀改善時間,主要包括血象異常、發熱、子宮復舊異常及惡露等。其中,中性粒細胞<0.75且白細胞計數<10.0×109/L為血象正常;體溫在37℃以下者為正常;子宮底每日降低0.5~1 cm者為子宮復舊正常;無異味、無鮮紅等表現為惡露情況正常。
1.4 統計學方法 獲取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實驗組產婦的血象改善時間為(5.18±1.39)d,發熱改善時間為(4.79±1.63)d,子宮恢復正常時間為(4.43±1.12)d,與對照組比較均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d,±S)

表1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d,±S)
組別 n 血象改善時間 發熱改善時間 子宮復舊時間實驗組對照組55 55 t值P值--5.18±1.39 7.13±2.09 5.91<0.05 4.79±1.63 6.78±2.81 6.13<0.05 4.43±1.12 6.52±2.14 5.13<0.05
2.2 隨訪情況 兩組患者均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隨訪,對照組產婦均存在30 d以上的血性惡露表現,大部分為間斷性出血;實驗組產婦產后21 d內陰道出血表現均完全消失,兩組均無嚴重大出血事件發生。
產婦產后因創傷性傷口導致元氣損耗,其免疫功能降低、內分泌失調、病邪熱毒入侵、血熱聚于宮內是造成產褥感染的主要原因[3]。患者常常表現出長時間發熱、惡露難排、惡露異色或臭味、小腹按壓疼痛等明顯臨床癥狀[4]。“產后多瘀”是中醫學研究領域中常見的觀點,隨著社會醫學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有醫學研究人員將先進的技術手段在臨床實踐中不斷驗證這一觀點,剖宮產受到手術技術、炎癥和創傷性的影響,“產后多瘀”的臨床特征更為明顯[5]。此外,產婦在產后還常伴隨發生“產后多虛”現象,其具體表現為抵抗力差、體質虛弱。因此,常為外邪輕易入侵體內提供可乘之機。根據臨床研究觀點,治療中采取中醫解毒湯藥配合西醫抗菌治療的方法,中西醫聯合治療以達活血化瘀、消炎祛邪、清熱解毒的目的,其效果顯著,可明顯控制剖宮產產婦發生產褥感染的風險[6]。
剖宮產產婦在術后治護不當,受到縫線、手術創口、細菌感染等因素影響,均有可能誘發術后產褥感染,表現出長時間持續中熱或低熱、惡露長期不退且異味、子宮恢復遲緩等臨床癥狀。如果長期單純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不僅容易降低患者對藥物的敏感度,產生抗藥性,進而降低治療效果,而且產婦產后母乳喂養嬰兒也將受到影響。采取中藥聯合抗生素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次數,降低耐藥性的發生幾率,有效縮短癥狀緩解時間,而且能夠取得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對55例產褥感染產婦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了解毒活血湯中藥治療,結果其血象改善時間、發熱改善時間、子宮恢復至正常時間以及陰道出血消失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均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剖宮產后產褥感染對產婦恢復體質、增強免疫力、降低術后細菌感染風險均有較為滿意的效果,值得進一步臨床推廣及應用。
[1]梁惠萍,胡衛東.產褥感染58例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9,28(3):219-220
[2]龔秀玉.剖宮產術后產褥感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探討[J].甘肅科技,2013,29(23):157-158
[3]雷曉玲.中西醫結合治療剖宮產術后感染60例[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5,7(1):79-80
[4]姜雪.產褥感染的中醫治療[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4):130
[5]林小芳.產褥感染相關因素及預后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4):110-111
[6]譚金英.淺談產褥感染的中西結合治療的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9):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