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霞
應用PDCA循環法提高合理用藥水平
張江霞
目的 研究PDCA循環在合理用藥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不合理用藥病例, 運用PDCA循環法分析問題、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并實施干預。對實施PDCA前后不合理用藥類型、例數進行研究。結果 應用PDCA循環法后本院合理用藥水平有了顯著提升。改善前不合理用藥發生頻數為621例次, 改善后為326例次;10種不合理用藥類型中有7項指標顯著下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其中6項指標極顯著下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應用PDCA循環可以有效地減低不合理用藥率, 提高合理用藥水平。
PDCA循環法;合理用藥;改進
WHO報道, 全世界>50%的藥品是以不恰當的方式處方、調配和銷售的, 同時有50%的患者未能正確使用[1]。不合理用藥的后果導致患者治療時間延長, 病情延誤, 甚至導致死亡。為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有效、合理, 本院采用了PDCA循環法來提高病區合理用藥水平, 現就具體應用進行總結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未應用PDCA循環管理前隨機抽取(2013年1~6月)1020份病區醫囑的不合理用藥類型例數及比例為對照組, 以應用該循環法后隨機抽取(2013年7~12月)共計1020份病區醫囑的不合理用藥類型例數及比例為實驗組, 觀察實施PDCA循環前后不合理用藥情況變化。
1.2 方法 ①判定合理用藥依據:藥品說明書、《處方管理辦法》、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臨床診療指南、專家共識等。②藥品分類依據:《新編藥物學》第16版。③不合理用藥類型依據:《處方點評辦法》。根據不合理用藥構成因素, 采用描述性分析法計算不合理用藥構成比, 并進行帕累托圖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2007進行分類統計。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找出問題 2013年1~6月不合理用藥類型有10類, 涉及到的不合理用藥藥品種類12種, 共計621例, 合理率為39.12%。不合理用藥類型舉例如下:①適應證不適宜舉例:吲哚美辛用于頭痛患者鎮痛。分析:該藥臨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性關節炎及癌性發熱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且重, 不作為日常的解熱、鎮痛藥應用。②遴選藥品不適宜舉例:患者無過敏史, 膽管手術選用氨曲南針預防感染, 根據衛辦醫政發[2009]38號推薦,此類手術, 該藥非首選[2]。③藥品劑型或給藥途徑不適宜舉例:治療艱難羧菌引起腹瀉時, 靜脈給予萬古霉素。分析:口服劑型萬古霉素對艱難羧菌有效, 而靜脈用藥無效[3]。
2.2 繪制帕累托圖
2.2 .1 對不合理用藥問題進行帕累托圖分析。問題分為10類, 根據各類問題例數進行降序排列。并計算構成比例、累計構成比例, 具體見表1。以不合理用藥類型為X軸, 以不合理用藥病例數為Y軸做柱狀圖, 以累計構成比例為Y軸作折線圖, 繪制帕累托圖, 見圖1。
2.2.2 不合理用藥情況按藥品類別分為12類, 按藥物品別例數進行降序排列, 并計算出構成比例和累計構成比例,見表2。以藥物類別為X軸, 以不合理病例數為Y軸作柱狀圖, 同時以累計構成比例為Y軸作折線圖, 繪制帕累托圖,見圖2。

表1 不合理用藥類型及因素類型 (n, %)

表2 不合理用藥藥品類別及因素類型 (n, %)

圖1 不合理用藥類型帕累托圖
2.3 分析原因 依據帕累托圖原理, 主要因素(A類):累計構成比在0~80%區間的因素;次要因素(B類):累計構成比在80%~90%區間的;一般因素(C類):累計構成比在90%~100%的。從表1、圖1可以看出, 用法、用量不適宜、聯合用藥不適宜、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適應證不適宜、重復用藥累計構成比為85.03%。
這可能與醫師對藥物作用機理、藥動學、藥代學、藥物之間相互作用、聯合用藥、用法和用量、配伍禁忌等方面了解不足有關。要求臨床藥師加大對醫師這些方面內容的培訓力度。同時日常工作中將重點監測此類問題。
從表2、圖2可以看出, 抗微生物藥物、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循環系統藥物、呼吸系統藥物、消化系統藥物累計構成比為80.19%。抗微生物藥物更新換代較快, 醫師不能及時地全面掌握抗菌藥物的特點, 相互作用以及準確的用法用量,并且大多數為經驗治療[4]。中樞神經系統用藥所占比例較大,與本院神經科患者占較大比例有關。部分醫師用藥經驗不足或對藥品成分、作用機理不了解, 造成重復用藥。

圖2 不合理用藥藥品類別帕累托圖
2.4 制定目標 分析不合理用藥類型及比例, 了解了主要不合理用藥藥品類別后, 召開臨床藥學會議, 根據各臨床藥師查房科室, 制定提高用藥合理率的具體目標。力爭使本院不合理用藥率下降10%, 計劃6個月完成。
2.5 制定措施 針對分析的原因, 制定以下措施:①制定培訓計劃, 對全院醫師加強合理用藥培訓。②加強查房力度,及時反饋不合理用藥問題。③開展多種合理用藥點評, 對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公示。
2.5.1 實施階段 ①制定培訓計劃, 利用院周會、月度大會以及每日晨會機會對全院醫師進行合理用藥培訓, 使其掌握本院常見的不合理用藥類型。②重視合理用藥支持系統提示的問題, 每月總結, 向全院公示, 起到提醒作用。③把全院科室合理用藥情況包干給專職臨床藥師, 并對其中重點科室(不合理用藥情況高發科室)、普通科室進行區分。要求重點科室病例用藥情況每日查看, 普通科室則每月查看1次即可。發現不合理用藥情況通過多種方式及時進行干預, 并下發反饋整改單。④對抗菌藥物處方點評、月度前十藥品評價分析、重點疾病合理用藥點評、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合理用藥點評、抗腫瘤藥物合理用藥點評、門診處方、住院醫囑合理用藥進行評價分析, 對不合理情況進行全院公示。⑤針對抗微生物藥物、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循環系統藥物、呼吸系統藥物、消化系統藥物不合理用藥情況多問題, 要求每次查房前應用科室藥品銷量排名查詢系統, 對使用排在科室前五種以上類別藥品病例重點查看。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要求整改。⑥院領導高度重視合理用藥問題, 對不合理用藥問題多且拒不改正的個人給予暫停處方權、經濟處罰等措施。
2.5.2 檢查階段 整改措施落實后, 2013年7~12月病例合理用藥檢查過程中, 發現不合理用藥例數在逐漸減少, 當月檢查存在問題及時反饋給科室及開醫囑醫師, 使之持續改進。
2.5.3 處理階段 根據查房結果, 對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將其中成功的經驗進行總結, 并使之固化, 以便在以后工作中繼續實施。對沒有解決的問題在下一個PDCA循環中繼續整改。
2013年7~12月, 通過對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PDCA循環法干預后, 合理用藥率上升。應用PDCA循環法后本院合理用藥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表現如下:改善前不合理用藥發生頻數為621例次, 改善后為326例次;10種不合理用藥類型中有7項指標顯著下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其中6項指標極顯著下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 3 2013年前半年、后半年不合理用藥情況對照 (n=1020)
合理用藥是對用藥行為的規范化管理, 是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有效、經濟的重要保障。通過PDCA循環法, 以合理用藥為研究對象, 取得良好效果, 不合理用藥情況呈下降趨勢。體現了PDCA循環法管理合理用藥的可行性。
但遴選藥物不適宜等情況改善不明顯, 可能與醫師用藥經驗不足, 患者及家屬要求等方面因素有關, 是需要下一個PDCA循環亟待解決的問題。
綜上所述, PDCA循環是運用科學的統計觀念和處理方法, 讓工作質量不斷提升, 提高工作效率, 為合理用藥管理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1] Word Health Organization.Promoting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core components.Geneva:WHO, 2002.
[2] 丁玉峰, 杜光.《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述評.中國藥師, 2013, 16(8):1228-1232.
[3] 桑福德.熱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療指南.第41版.范洪偉, 呂瑋, 吳東, 等, 譯.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011:71.
[4] 劉憲章, 陳世才.我院急診處方用藥分析.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09, 9(4):269.
Improvement of rational drug use by applying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ZHANG Jiang-χia.
Department of Pharmacy, Nanyang Nanshi Hospital, Nanyang 473001, China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in the management of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Among collected irrational drug use cases,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ir questions, find causes, establish measures, and carry out intervention.The types and amount of irrational drug use before and after application of PDCA were researched.ResultsAfter the implement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the rational drug use level was increased in our hospital.Before improvement, the frequency of irrational drug use was 621 cases, and that after improvement was 326 cases.There were 7 indexes obviously decreased in 10 kinds of irrational used drugs,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re were 6 indexes among them decreased with remarkably exten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rrational drug us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Rational drug use; Improvemen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005
2014-09-28]
473001 南陽南石醫院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