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洪濤
前列地爾注射液聯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探討
鄭洪濤
目的 探討前列地爾注射液聯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6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 各30例, 治療組采用常規治療加前列地爾注射液及丹參川芎嗪注射液,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加丹參川芎嗪注射液, 療程均為2周, 并分別比較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和6個月的糖化血紅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量、血肌酐水平。結果 兩組在治療前、治療后1周及6個月糖化血紅蛋白及血肌酐水平無明顯差異, 而24 h尿微量白蛋白治療后下降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前列地爾注射液聯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 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延緩了腎功能下降, 患者容易接受, 為早期治療提供了良好的治療方案。
早期糖尿病腎病;前列地爾;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中的腎臟微血管病變, 如得不到早期的干預及治療, 隨著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 腎臟功能可能進一步下降, 嚴重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故如何降低微量蛋白尿、保護腎臟功能是治療糖尿病腎病的關鍵所在[1]。而本院在積極控制血糖及血壓等基礎上, 應用前列地爾注射液聯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 療效明確。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5例, 女25例, 中位年齡56.7歲。并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 各30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蛋白、血肌酐定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2]①均符合糖尿病早期腎病的標準;②發熱、感染、運動等影響尿蛋白因素排除在外;③腎臟原發病變、高血壓腎病、狼瘡腎病、糖尿病急性并發癥等影響尿蛋白增多的排除在外;④ 對該藥物過敏者排除在外。
1.3 治療方法 常規治療:按照糖尿病飲食, 限制蛋白質的攝入[<0.8 g/(kg·d)], 適當運動, 控制血糖均皮下注射諾和靈30 R, 并根據血糖情況隨時調整諾和靈30 R的量。合并高血壓者均口服(ARB), 控制血壓在130/80 mm Hg (1 mm Hg=0.133 kPa)以下。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 增加前列地爾注射液(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 國藥準字H20084565, 批次:201306171)及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貴州拜特制藥生產, 國藥準字號H52020959, 批次:20130714)靜脈滴注, 其用法用量:生理鹽水25 ml加前列地爾注射液10 μg, q.d.; 生理鹽水250 ml加丹參川芎嗪注射液10 ml, q.d.,療程為2周[3]。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 增加丹參川芎嗪注射液靜脈滴注, 其用法、用量及療程同治療組。
1.4 觀察指標 糖化血紅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要在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和6個月分別檢測。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及血肌酐水平無明顯變化,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24 h尿微量蛋白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明顯減少, 但治療組減少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24 h尿微量蛋白、血肌酐水平比較( χ-±s)
2.2 藥物的不良反應 治療組1例靜脈滴注速度過快, 皮膚出現瘙癢感, 未見皮疹, 減慢滴速后癥狀緩解。
隨著我國糖尿病發病率的逐年上升, 糖尿病常見并發癥腎臟微血管病變——糖尿病腎病也呈上升趨勢。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成為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及致殘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糖尿病患者往往血糖控制不良, 長期的高血糖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 腎小球高灌注、高濾過, 導致了蛋白質隨尿液排出, 由于糖尿病腎病早期起病隱匿, 進展緩慢, 不被患者所重視, 尿微量白蛋白增加容易造成腎臟功能的進一步下降[4]。故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早期標志, 如早期得不到及時的有效干預, 很可能發展成終末期腎病, 嚴重者需要血液透析及腎移植, 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經濟壓力及精神壓力。故臨床上逆轉或延緩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和保護腎臟功能的重中之重是如何更好地減少尿白蛋白的排出[5]。
前列地爾的主要成份為前列腺素E1, 還是一種以脂微球為藥物載體的靜脈注射液, 易于分布到受損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 具有失活性低, 從而較好發揮擴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免疫復合物的沉積, 可改善微循環灌注, 從而降低腎小球入球小動脈壓力, 減少了出球小動脈的阻力, 更好地改善了腎小球的濾過、灌注功能, 從而降低了尿微量蛋白的排出[6]。丹參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為是丹參和鹽酸川芎嗪,丹參有效成分為丹參酮、丹參素等, 鹽酸川芎嗪有效成分為四甲基吡嗪。丹參及川芎嗪均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另外丹參還可保護線粒體, 改善能量代謝, 修復損傷的血管內膜, 清除氧自由基, 免疫調節雙向作用。丹參和川芎嗪注射液聯合可更好地保護血管內皮, 降低血液粘稠度, 改善微循環作用, 抑制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 從而降低尿蛋白排泄, 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7]。并具有吸收完全、分布廣泛、半衰期時間長、生物利用度高等優點。
綜上所述, 治療組降低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 可見前列地爾注射液聯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 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延緩了腎功能下降,患者容易接受, 為早期治療提供了良好的治療方案。
[1] 佟紅雨, 馬春, 駱宇彤.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新進展.中國醫藥導報, 2011, 30(3):14-15.
[2] 萬紅松, 施克傳, 劉愛軍, 等.川芎嗪聯合替米沙坦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中國全科醫學, 2009, 12(24):2230-2232.
[3] 張哲, 于德民, 趙偉, 等.前列地爾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尿蛋白的影響.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2, 18(5) :276-279.
[4] 趙玉清.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藥理毒理研究綜述.時珍國醫國藥, 2007, 18 (7):1780 - 1781.
[5] 孫焱, 張焱, 李洪梅.前列地爾(凱時)對尿蛋白及肌酐清除率的影響.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09, 8(12):3.
[6] 王艷紅, 魏軍.凱時聯合川芎嗪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觀察.中國綜合臨床, 2010, 23(3):237-238.
[7] 易先忠.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聯合知柏地黃丸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療察.中國中醫藥咨訊, 2011, 3(20):113-2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062
2014-10-09]
453000 河南省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