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麗
心腦康膠囊與麝香保心丸在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觀察
張穎麗
目的 觀察心腦康膠囊與麝香保心丸在治療缺血性心臟病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缺血性心臟病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326例, 隨機分為試驗組170例和對照組156例, 兩組均予調脂、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力衰竭治療。試驗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心腦康膠囊,對照組給予麝香保心丸, 連續治療2周后評價效果, 通過多普勒超聲測量兩組研究對象心功能指標。結果 試驗組的左室收縮末期后壁厚度(LVPWs)、左室舒張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收縮末期室間隔厚度(IVSTs)較對照顯著降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心臟功能性評價, 試驗組每搏量SV、二尖瓣口舒張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舒張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較對照組明顯升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腦康膠囊比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臟病性心力衰竭的心臟功能。
心腦康膠囊;麝香保心丸;缺血性心臟?。恍牧λソ?;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射血分數
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 屬祖國醫學“心痹”的范疇,是以經常氣喘不能平臥, 下肢水腫, 心界明顯擴大等特征的一類病證。相關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大部分是由于缺血性心臟病引起, 隨著時間和疾病的延續, 導致心臟發生損傷, 導致左心負荷增加, 心肌細胞纖維化和凋亡, 最終發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受損等, 對心臟的功能和結構產生器質性影響, 心臟功能逐漸減退[1]。作者運用心腦康膠囊與麝香保心丸輔助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 以進一步研究兩組中藥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心內科有缺血性心臟病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326例, 隨機分為試驗組170例和對照組156例, 其中試驗組男82例, 女88例, 年齡38~79歲, 平均年齡(43.5±8.6)歲, 病程3個月~5年, 平均病程(2.2±1.8)年;對照組中男73例, 女83例, 年齡39~81歲, 平均年齡(44.6±8.9)歲, 病程3個月~5年, 平均病程(2.3±1.7)年。經統計分析, 兩組人口學資料及臨床特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心痹”的診斷標準:①氣喘不能平臥,下肢水腫, 心界明顯擴大。②上述臨床癥狀每周出現≥3次,同時連續2周以上者。③通過臨床檢驗和檢查確診為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調脂、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力衰竭治療。試驗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心腦康膠囊(吉林省集安益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22026167)口服, 4粒/次, 3次/d;對照組給予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31020068)口服, 2丸/次, 3次/d, 連續治療2周后評價效果, 通過多普勒超聲測量兩組研究對象心功能指標。
1.4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多普勒超聲檢查儀對兩組患者進行掃查, 探頭頻率調整為3.5 MHz。患者平靜休息后仰臥于檢查床, 心電圖QRS波起始部開始測量。在檢查中須記錄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IVST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左室舒張末期后壁厚度(LVPWd)、收縮末期室間隔厚度(IVSTs)、左室舒張末期后壁厚度(LVPWs)。同時采集射血分數(EF)、二尖瓣口舒張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舒張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等。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據資料通過利用SPSS18.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后兩組研究對象心臟結構的變化情況 將兩組患者經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的各時期心室內徑和厚度進行比較分析, 結果表明試驗組的患者心臟結構性改變的各項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研究對象心臟功能的變化情況 將兩組患者經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采集到的射血分數、每搏量等心臟功能性指標進行比較, 試驗組的患者的心臟功能性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檢查后心臟功能性指標的比較情況( χ-±s)
在祖國醫學文獻里對冠心病雖無病名記載, 但早有證候明確論述。早在2000多年前的《內經》就有這方面的記載。如《素問·藏氣法時論篇》曰:“心病者, 胸中痛, 脅支滿, 胸背肩胛間痛, 兩臂內痛”。由于現代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食物結構的改變、精神壓力的增加、社會家庭矛盾的困惑等因素, 致使因心神失養而致的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發病率不斷升高。有研究發現[2], 在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中, 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發生率是其他類型心力衰竭發生率的2.5倍, 因此, 提高對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重視, 對改善該群體的生活質量和延長其生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幾年, 關于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治療, 國內多數學者研究認為采取中醫中藥辨證診治的方法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在中醫學中, 心腦康膠囊主要由丹參、赤芍、九節菖蒲、地龍、川芎、紅花、遠志(蜜炙)、牛膝、鹿心粉、酸棗仁(炒)、制何首烏等中藥組成, 具有活血化瘀, 通竅止痛, 擴張血管, 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 用于冠心病, 心絞痛及腦動脈硬化癥。
在本研究中, 兩組均予調脂、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力衰竭治療。試驗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心腦康膠囊、麝香保心丸口服, 連續治療2周后評價效果, 通過多普勒超聲測量兩組研究對象心功能指標。結果表明試驗組的LVPWs、LVPWd、IVSTd、IVSTs較對照顯著降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心臟功能性評價, 試驗組SV、E、A較對照組明顯升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與早期學者相關研究結論基本相符[3], 表明心腦康膠囊在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究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心腦康膠囊具有擴張血管, 增加冠脈及腦血流量的作用, 關于其主要成份丹參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報道我國現存最早的中藥著作《神農本草經》中說:“丹參者, 具有補氣救心之功效也。”相關臨床試驗也表明, 心腦康膠囊在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以及氣陰兩虛型之休克等疾病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1] 戴良賀, 程小昱.古今名醫從溫陽為大法論治心衰.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 37(3):252-255.
[2] 陳晶, 蔣萍, 范婷婷.中醫溫陽利水法在治療心衰中的應用.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16):1751-1752.
[3] 薛金貴, 王玉琦, 高俊杰, 等.溫陽活血方治療冠心病心衰的預后研究.中國中醫急癥, 2013, 22(10):1666-166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097
2014-10-14]
117000 中國醫科大學本溪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