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犁楠
病毒性心肌炎的護理分析
孟犁楠
目的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護理辦法, 并且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方法 6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 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 對比護理前后的效果。結果 69例患者在治療前均出現不同臨床癥狀, 經過治療與護理后僅存9例, 心臟彩超56例存在3例異常現象,心電圖63例存在4例異常, 肌酸激酶升高67例存在5例異常, 治療前后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取心理護理、飲食護理、住院觀察、出院指導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進行護理, 消除患者的不安與恐懼心理, 使患者與醫院溝通更加順暢, 患者可以在最佳狀態接受治療與護理, 有效提高臨床效果。
病毒性心肌炎;心臟彩超;護理分析
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見的循環系統疾病, 發病率較高, 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病情較輕時并無明顯異常, 病情較重時可能導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嚴重問題[1]。所以, 避免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方法是預防病毒感染, 根據實驗證明,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病毒感染導致的局限性、彌漫性、急性、亞急性、慢性病變, 目前我國并無針對性治療方法, 必須采取綜合性治療方法, 加強護理工作, 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根據我國2011年1月~2013年4月治療的6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 通過科學的針對性護理,使治療效果得到明顯加強,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根據2011年1月~2013年4月在本院治療的6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46例,女23例, 年齡3~54歲, 平均年齡33.7歲, 臨床表現出胸痛、心悸、前區不適等癥狀, 經檢查發現, 常規心電圖ST-T發生變化, 所有幼兒患者均滿足病毒性心肌炎標準診斷指標。
1.2 護理方法
1.2.1 心理護理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年齡段分布較廣, 所有患者心態會隨著病情情況、年齡、時期、文化背景出現較大差異。由于研究對象存在兒童與青少年, 而且學生數量較多, 為了避免學生因為學習產生焦躁心理或脫離集體產生孤獨感, 需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護理過程需要明確闡述病情演變過程與后期結果, 并且說明病毒性心肌炎恢復體力的時間范圍, 避免患者過于焦急。向患者普及積極治療的作用,擺正患者對工作、學習、治療的心態, 安排親友探視, 調整患者心態, 更加積極樂觀的進行治療。
1.2.2 飲食護理 確保患者的營養攝入值, 選取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便于消化的食物, 在出現并發心力衰竭時需要控制鈉鹽攝入量[2-4]。少食多餐, 進食在八分飽即可,避免過度的食物消化帶給心臟壓力。加大纖維素食物攝取量,多食用水果、綠色蔬菜, 防止便秘問題帶來的心臟負荷。發熱后需要加大飲水量, 加速新陳代謝, 在發生并發心力衰竭時需要控制飲水量。禁止吸煙喝酒。1.2.3 運動護理 患者應盡量避免左側臥躺, 病毒性心肌炎心率高于正常心率, 如患者左側臥躺就會使心臟搏動加重,使患者心悸現象加重。急性期需休息到患者體溫恢復正常,脈搏下降至95次/min以下, 心電圖檢查并無心肌損傷, 在病情平穩后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應多睡眠與休息, 避免體力過渡消耗, 刺激心臟。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用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69例患者完成治療后, 將檢查結果與護理前對比。69例患者在護理前存在不同臨床癥狀, 在治療護理結束后降至9例, 56例心臟彩超變化降至3例, 63例心電圖變化降至4例, 67例肌酸激酶升高降至5例, 護理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69例患者護理前后對比(n)
病毒性心肌炎由親心肌病毒感染引發, 目前國際上并未出現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大多數醫院均采用綜合性治療護理措施。其中包括預防病毒入侵, 減少腸道與呼吸道的感染。易感冒體質應避免過度勞累, 選擇高營養食物, 采取適合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減少外出活動時間。注意休息, 多吃蔬菜水果, 加強飲食護理,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許多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臨床表現較輕, 自覺癥狀弱, 往往會因為忽視病情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所以, 患者一旦出現胸悶、氣短、前區不適等癥狀, 必須及時進行檢查與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是長期疾病, 必須堅持治療, 患者在病情好轉后, 也需要定期進行檢查與治療, 并且與醫生交談具體病情。采用中西藥提高患者免疫力, 清除已經被感染的心肌細胞, 使病毒不會擴散, 也可以使正常心肌細胞維持健康。總之, 在進行常規治療時, 通過合理、科學的綜合護理, 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減少病毒性心肌炎復發率,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親心肌病毒直接侵犯心肌, 導致內小血管出現損傷, 而患者自身免疫機制在清除病毒時, 會導致心肌細胞發生損害,導致心臟出現舒縮功能障礙。長時間病變會導致房室結、傳導系統、束支、竇房結發生病變, 最終誘發多種心律失常問題。病毒性心肌炎在兒童中發病幾率較大,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發病機制。臨床研究認為,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襲心肌導致, 其中包括埃可、柯薩奇、脊髓灰質炎、流感病毒等多種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后會引起局限性、彌漫性、慢性、急性病變, 屬于感染性疾病。此外, 本病與硒元素缺乏與HLA抗原異常表達有一定關聯[6]。病毒性心肌炎必須盡早檢查與治療, 通過多種預防手段可以快速治愈, 但是由于缺乏針對性質量方法, 根據不同的個體反應差異, 部分患者可能演變成擴張型心肌病。如果病毒性心肌炎病情發生變化, 需要采取適合的解決措施進行治療。本文采用常規治療法搭配科學的護理, 69例患者在護理前均有臨床癥狀, 治療護理后9例,心臟彩超護理前共有56例異常, 治療護理后3例, 心電圖護理前共有63例異常, 治療護理后4例, 肌酸激酶升高護理前共有67例, 治療護理后5例, 護理前后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 梁湘會, 李海英, 王忠.黃芪及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鈉治療病毒性心肌炎24例療效分析.中華臨床醫學雜志, 2011, 6(11): 82-83.
[2] 陳桂欽.小兒病毒性心肌炎 52例護理體會.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2(9):816-817.
[3] 鄭寧, 初文霞.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職業與健康, 2010, 21(10):1656-1657.
[4] 陳志軍, 楊文東.病毒性心肌炎患兒氧自由基改變和紅細胞cRl分子表達.山西醫藥雜志, 2012, 35(7):626-628.
[5] 陳懷生, 溫雋珉.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診治及相關同題.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1, 28(6):510-512.
[6] Franke A, Lante W, Fackeldey V, et al.Pro inflammatory cytokinesafterdifferent kinds of cardio thoracicsurgical procedures:is what we see what we know.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2011, 28(4):569-57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117
2014-10-11]
473009 南陽市中心醫院特需二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