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產褥期規范化營養干預用于產后泌乳不足女性效果觀察
王芳
目的 探討于產后泌乳不足女性行產褥期規范化營養干預臨床效果。方法 產后泌乳不足女性130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5例。其中對照組女性給予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女性則在此基礎上加用產褥期規范化營養干預;比較兩組女性產后泌乳量、乳房充盈情況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等。結果 對照組女性產后1周和2周泌乳量評分分別為(1.90±0.57)分、(2.04±0.60)分;觀察組女性產后1周和2周泌乳量評分分別為(2.52±0.81)分、(2.87±0.94)分;對照組女性產后1周和2周乳房充盈評分分別為(1.53±0.38)分、(1.72±0.42)分;觀察組女性產后1周和2周乳房充盈評分分別為(2.11±0.64)分、(2.94±0.80)分;觀察組女性產后泌乳量和乳房充盈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對照組和觀察組女性臨床護理滿意度分別為75.38%(49/65), 95.38%(62/65);觀察組女性臨床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產后泌乳不足女性行產褥期規范化營養干預可顯著增加乳汁分泌量, 提高乳房充盈程度, 且有助于改善護患關系。
產褥期;營養干預;產后泌乳不足
產婦分娩過程中體內營養物質大量消耗是造成產后泌乳不足主要原因之一, 而長期泌乳不足可對新生兒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1]。如何有效改善女性產后泌乳不足情況,保障嬰幼兒正常生長發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次研究以產后泌乳不足女性130例為研究對象, 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單用和與產褥期規范化營養干預聯用, 比較兩組女性產后泌乳量、乳房充盈情況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等, 探討于產后泌乳不足女性行產褥期規范化營養干預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產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產后泌乳不足女性130例, 均行單胎陰道分娩, 且乳房功能完整。入選女性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0例和觀察組60例;對照組女性年齡21~30歲, 平均年齡(24.84±5.21)歲, 平均孕周(38.72±1.46)年;觀察組女性年齡20~30歲,平均年齡(24.63±5.19)歲, 平均孕周(38.68±1.43)年。兩組女性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方法 對照組女性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女性則加用產褥期規范化營養干預:①實施有效健康宣教干預, 包括發放以母乳喂養方法、產后營養攝入及補充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手冊, 每周組織一次專題講座, 并積極回答哺乳期女性提出問題;②制定針對性營養干預方案, 在評估哺乳期女性泌乳量、乳房充盈程度基礎上, 引導其改變以往不良飲食習慣, 以促進乳汁分泌食譜保證母乳充足喂養。
1.3 觀察指標 ①泌乳量情況評價[2]:0分, 無乳汁分泌;1分, 泌乳量較少, 需增加水分以滿足喂養需要;2分, 泌乳量尚可, 哺乳次數>10次以滿足喂養需要;3分, 泌乳量可滿足喂養需要。②乳房充盈情況評價[3]:0分, 乳房未見充盈;1分, 乳房輕度充盈;2分, 乳房中度充盈;3分, 乳房可見滿脹;③采用本科自擬護理質量問卷進行臨床護理滿意度評價, 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項, 出院時自行勾選。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分析軟件選擇Epidata 3.05和 SPSS17.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實施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女性產后泌乳量情況比較 對照組女性產后1周和2周泌乳量評分分別為(1.90±0.57)分、(2.04±0.60)分;觀察組女性產后1周和2周泌乳量評分分別為(2.52±0.81)分、(2.87±0.94)分;觀察組女性產后泌乳量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女性產后泌乳量情況比較( χ-±s, 分)
2.2 兩組女性產后乳房充盈情況比較 對照組女性產后1周和2周乳房充盈評分分別為(1.53±0.38)分、(1.72±0.42)分;觀察組女性產后1周和2周乳房充盈評分分別為(2.11±0.64)分、(2.94±0.80)分;觀察組女性產后乳房充盈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女性產后乳房充盈情況比較( χ-±s,分)
2.3 兩組女性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和觀察組女性臨床護理滿意度分別為75.38%(49/65)、95.38%(62/65);觀察組女性臨床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已分娩女性如產后乳汁分泌不足, 常可誘發嬰兒饑餓哭鬧, 一方面無法提供足夠營養以保證早期發育, 另一方面還易誘發母親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 不利于產后康復;而護理人員特別是年輕護理人員在指導產婦哺乳方面經驗較欠缺, 對泌乳不足女性亦無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護理人員通過積極實施泌乳、產后營養支持等方面健康宣教, 建立定期咨詢答疑制度, 從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和制定科學促乳膳食方案兩方面, 最終達到有效改善產婦哺乳主動性和提高乳汁分泌量的目的。
本次研究結果中, 觀察組女性產后泌乳量和乳房充盈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產褥期規范化營養干預在促進產后乳汁分泌、提高乳房充盈度方面優勢明顯;而觀察組女性臨床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則證實產后泌乳不足女性行產褥期規范化營養干預有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建立和諧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 產后泌乳不足女性行產褥期規范化營養干預可顯著增加乳汁分泌量, 提高乳房充盈程度, 且有助于改善護患關系。
[1] 李紅梅.催乳顆粒及人工按摩治療產后缺乳臨床研究.山西中醫, 2014, 30(3):13-14.
[2] 閆素芹.護理干預聯合穴位按揉在缺乳產婦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4):26-27.
[3] 尤秀芳.中西醫結合護理對母乳喂養質量的影響.河北中醫, 2014, 36(1):132-13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145
2014-09-22]
461000 許昌市婦幼保健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