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 王艷艷 薄瑞娜
循證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梁燕 王艷艷 薄瑞娜
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96例擇期行手術治療的住院患者, 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8例,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行循證護理, 并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差錯發生率、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護理差錯發生率、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循證護理應用于手術室整體護理中可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 減少差錯的發生, 且可有效的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值得推廣和應用。
循證護理;手術室;整體護理
為有效的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 探討循證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將本院收治的96例擇期手術的住院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并對其行常規護理及循證護理兩種不同的護理方式, 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擇期手術的住院患者, 男56例, 女40例, 患者年齡最小22歲, 最大67歲, 平均年齡(38.5±3.9)歲;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8例,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手術室護理, 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模式進行整體護理, 以臨床實踐經驗為依據, 及時查找護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及時檢索相關醫學文件, 查找相關病例, 并對文獻中的病例進行系統、全面的評估, 同時對相應的證據進行利用, 協助手術室臨床護理, 進而達到提高手術護理水平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差錯發生率、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請患者本人填寫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定表, 共包括5各項目, 分別是環境衛生、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基礎護理、用藥指導,總分100分, 0~59分為不滿意, 60~79分為滿意, 80~89分較滿意, 90~100分為非常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采用循證護理后其護理質量評分為(95.6±1.3)分,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后其護理質量評分為(81.3±2.9)分, 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差錯事件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7.92%, 未發生差錯事件;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及差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81.25%, 4.17%,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差錯事件發生率對比[n(%)]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48例患者中僅1例患者發生出血現象, 其并發癥發生率為2.08%, 對照組48例患者中感染2例, 出血1例, 其他1例, 其并發癥發生率為8.33%,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手術室是治療危重患者的重要場所, 然而手術對于多數患者而言是一種明顯的應激反應, 其極易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這些反應的存在往往會對手術的進行及手術結果造成影響, 而給予患者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則可有效的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然而相關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其效果也不盡相同[1]。手術室護理和病房護理不同, 其對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及護理技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雖然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接觸時間較短, 然而對患者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需求的滿足都有著較高的要求, 因此, 必須要給予手術室護理足夠的重視。
近些年來, 隨著臨床護理影響重要性的不斷增加及護患糾紛、矛盾的不斷增加, 醫療機構必須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善。而循證護理作為循證醫學發展的產物, 其主要是通過結合護理實踐中發現的問題, 以探索性思維尋找最合適的護理模式, 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 制定最合理、科學的護理方案, 以最低的成本給予患者最高質量護理服務的一種護理方式[2]。將其應用于手術室整體護理中對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護理滿意度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本院為探討循證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手術室護理,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具體措施:①成立循證護理小組。醫療機構應成立專門的循證護理小組, 其主要由護士長、護理人員、器械護理人員組成。通常情況下手術室循證護理專門小組應由3名巡回護理人員、1 名護士長、2名器械護理人員組成;同時醫療機構還應對循證護理小組的所有成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使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循證護理知識及各項護理技巧,將患者手術過程中產生的生理、心理等各項不適癥狀列為循證護理問題[3]。②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護理人員應與循證護理中存在的問題相結合, 在文獻數據庫中查找相關資料, 選擇最佳資料并對其實用性及真實進行評價。以患者病情為依據, 并結合臨床經驗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循證護理方案。③循證護理實施。護理人員應加強對規范性護理操作的重視,及時給予患者關心及護理, 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護理技能;同時醫療機構還應加強對手術室護理人員能力培訓的重視, 通過多種方式對護理人員進行循證護理相關知識培訓, 使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尋找及利用證據的相關方法, 進而有效的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及護理能力, 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3]。
總之, 將循證護理應用于手術室整體護理中可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 減少差錯發生, 且可有效的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值得推廣和應用。
[1] 胡艷杰.益生菌制劑在1例老年患者抗生素相關腹瀉中應用的循證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29(34):21.
[2] 王彤.循證護理在降低剖宮產的產婦術后感染效果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23(23):5742.
[3] 張曉菊.腦外傷機械通氣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循證護理.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23(21):521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153
2014-04-17]
450000 鄭州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