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凌燕
心理護理對肺癌晚期患者的影響
崔凌燕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對肺癌晚期患者抑郁、消極心理的影響。方法 88例肺癌患者, 隨機分為心理干預組44例及對照組44例。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 心理干預組除常規護理外, 并進行心理護理。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79例肺癌患者情緒樂觀, 積極配合治療, 延長了存活年限, 9例患者焦慮、恐懼, 未達到預計的生存年限。結論 肺癌晚期患者, 實施有效的心理干預, 可明顯延長生存年限。
心理護理;肺癌晚期
原發性肺癌是肺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世界各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上升,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已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在我國亦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且肺癌患者至醫院就診時, 多為中晚期, 治愈率低。對肺癌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是一種人性化的護理理念, 通過護理人員對生命、死亡及生活價值的認識來解除患絕癥患者的痛苦, 緩和心理上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1,2]。2012年1月~ 2014年1月本科收治的44例肺癌患者, 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 2014年1月在本科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 其中男56例, 女32例, 年齡31~ 78歲,平均年齡63歲, 小細胞未分化癌37例, 腺癌26例, 鱗癌25例, 所選病例既往均無精神障礙, 語言表達清晰, 可理解調查內容, 愿意合作。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心理干預組44例,對照組44例。兩組間年齡、性別、病理類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晚期肺癌心理干預組與對照組臨床特征比較(n)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 如:入院宣教、遵醫囑治療、監測病情、生活飲食護理干預、用藥指導、出院指導等。心理干預組除常規護理外, 并進行心理護理, 給患者講解成功治療的病例, 消除其恐懼的心理, 疼痛時陪在患者身邊, 了解患者的心理反應。所選入組的患者在第1次住院開始治療后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對其抑郁狀態進行評估, 6周后所有入組患者使用SDS進行再次評估, SDS總分上限為41分, 分值越低狀態越好,我國以SDS標準分≥50為有抑郁癥狀。
1.2.1 心理護理 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生理很脆弱, 特別是剛確診時, 絕大部分會對其產生極大的精神打擊, 甚至會產生絕望的情緒, 這種心理狀態對肺癌的治療是非常不利的。入院后幫助患者結識病友, 熱情接待患者, 減輕患者對住院的恐懼心理, 在精神和生活上給予支持, 通過各種方式做好心理疏導。1.2.2 絕望及恐懼心理的護理 舉一些臨床治療效果良好患者的實例, 告知患者的病情是可以逐漸好轉甚至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并做好患者家屬陪護的護理工作, 對患者的重視與關心會讓患者感到溫暖, 并感覺到自己生存的價值, 能讓患者獲得進一步的治療的信心和勇氣。
1.2.3 滿足患者需求的心理 延長生命可能是每個患者最強烈的要求, 患者往往害怕被忽視和拋棄。醫護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 充分了解患者需求, 了解患者當前最迫切的要求及心理狀況, 判斷其心態與心理承受力, 根據承受力, 選擇是否告知診斷結果及預后, 并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 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1.2.4 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對患者的治療也極為重要, 給以患者積極的心理暗示, 可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對高學歷患者可指導其閱讀書籍、文獻, 了解肺癌發病機制、最新進展和保健知識, 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2.5 飲食指導 向患者講解營養需要及禁忌, 飲食做到“色、香、味”俱全, 創造良好就餐環境, 以增強患者食欲,增強體質。
1.2.6 建立良好的治療環境 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 保持病房整潔, 必要時可放置綠色植物以增添病室活力,建立溫馨的診治環境。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心理干預組和對照組在護理干預后的抑郁狀態的改變兩組患者在第1次評估中,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心理護理可見心理干預組抑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心理干預組和對照組在心理干預后的抑郁狀態的改變(n)
晚期肺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 如果不能及時做好心理護理, 很可能導致病情急劇惡化, 影響治療效果。盡管這些絕癥患者最終走向死亡是無法避免的, 但提高其生存的質量卻是通過醫療技術和人文關懷可以做到的, 及早對晚期肺癌患者進行心理干預, 患者的生活質量可得到明顯提高, 以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明天[3]。本研究顯示, 恰當的心理護理干預可明顯減少晚期肺癌患者的抑郁狀態, 可明顯延長生存年限。
[1] 謝剛敏, 馮剛直.心理護理研究方法與內容的進展與展望.現代護理, 2003, 9(9):669-671.
[2] 吳榮珍.老年住院患者不同時期的心理問題與護理.中國臨床護理, 2011, 3(6):514-515.
[3] Yao LY, Chang CK, Maa SH, et al.Brushing teeh with purified water to reduce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in critically ill adults.J Nurs Res, 2009, 18(5):428-4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156
2014-08-18]
473000 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