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少林
(永新縣中醫院骨科,江西 永新 343400)
短節段結合傷椎椎弓根螺釘固定在胸腰椎壓縮骨折中的應用
龍少林
(永新縣中醫院骨科,江西 永新 343400)
目的 探討短節段結合傷椎椎弓根螺釘固定手術治療胸腰椎壓縮骨折的療效。方法 將48例胸腰椎壓縮骨折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短節段固定組(短節段組)和短節段結合傷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組(短節段結合傷椎組),每組24例。短節段組采用傷椎上下椎體椎弓根螺釘固定手術治療;短節段結合傷椎組采用短節段結合傷椎椎弓根螺釘固定手術治療。觀察2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及并發癥(術后感染、腰背部疼痛及內固定破壞等)的發生情況。術后均隨訪1年,觀察2組患者術前及術后1年椎體前緣高度、傷椎Cobb角變化情況,并進行比較。結果 2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切口長度及住院時間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2組患者均獲1年隨訪,短節段結合傷椎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2.5%,短節段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7.5%,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術后1年傷椎椎體前緣、傷椎前緣高度百分比均高于治療前,Cobb角小于治療前(均P<0.05);短節段結合傷椎組傷椎椎體前緣、傷椎前緣高度百分比均高于短節段組、Cobb角小于短節段組(均P<0.05)。結論 短節段結合傷椎椎弓根螺釘固定手術治療胸腰椎壓縮骨折療效確切,有利于患者恢復并維持傷椎高度,防止再塌陷。
短節段固定; 胸腰椎骨折; 結合傷椎椎弓根螺釘固定
2009年8月至2013年5月,永新縣中醫院骨科對48例胸腰椎壓縮骨折患者分別采用短節段結合傷椎椎弓根螺釘固定術和短節段椎弓根螺釘固定術治療,并將2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進行對照性研究,報告如下。
1.1 入選標準
1)單節段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小關節突和椎弓根完整,無脫位;2)CT掃描顯示椎體骨折塊未侵犯椎管;3)傷后<10 d 的新鮮骨折;4)年齡 25~65歲,無嚴重的骨質疏松及病理性骨折;5)無雙下肢神經癥狀及大小便障礙。
1.2 研究對象
選擇在本科住院治療的胸腰椎壓縮骨折患者48例,均符合上述入選標準。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25~65(56.8±3.7)歲,身高152~182 (164.3±6.5)cm,體質量42~88(54.3±5.1)kg。骨折類型:均為壓縮性骨折。骨折部位: T52 例,T81例,T94 例,T1110 例,T1212例,L114例,L23 例,L32例。將48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短節段椎弓根螺釘固定組(短節段組)和短節段結合傷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組(短節段結合傷椎組),每組24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類型、骨折部位及術前測量影像學指標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3 手術方法
短節段組:均在全身麻醉下手術,患者呈俯臥位,經后正中切口,長10~12 cm,以傷椎為中心,上下各顯露1 個椎體的棘突、上下關節突關節、椎板及部分橫突,剝離椎旁肌肉。采用十字交叉法跨傷椎兩側椎弓根植入4枚椎弓根螺釘,金屬縱棒預彎至適合的弧度,安裝、撐開復位。術中透視見椎體高度恢復,固定擰緊固定頂絲。
短節段結合傷椎組:在短節段組固定的基礎上,傷椎也采用十字交叉法植入2枚椎弓根螺釘,可較上下固定椎弓根螺釘長度稍短。金屬縱棒預彎至適合的弧度,安裝、撐開復位。術中透視見椎體高度恢復,固定擰緊固定頂絲。
1.4 觀察指標及隨訪
觀察2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及并發癥(術后感染、腰背部疼痛、內固定破壞等)的發生情況。術后前3個月每個月隨訪1次,之后每3個月隨訪1次,均隨訪1年,以傷椎椎體為中心拍攝X-Ray片及CT片,觀察術前及術后1年椎體前緣高度、傷椎Cobb角變化情況,并進行比較。
1.5 腰背部疼痛診斷標準
輕度:腰部輕微疼痛,不影響坐起或下床等日常活動;中度:坐起或下床時出現腰背部疼痛;重度:臥位時腰部疼痛,坐起或下床時加劇。
1.6 統計學方法
2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切口長度及住院時間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2組患者均獲1年隨訪,短節段結合傷椎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2.5%,短節段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7.5%,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組傷椎椎體前緣高度、高度百分比及Cobb角的比較見表3。

表1 2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切口長度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表2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 例

表3 2組傷椎椎體前緣高度、高度百分比及Cobb角的比較
*P<0.05與術前比較,△P<0.05與短節段組比較。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中常見的骨折,手術治療的目的是恢復脊柱的力線以及重建脊柱的穩定性[1]。在手術入路的選擇上,前路手術創傷大、出血多及時間長,且對胸腹腔產生干擾,易出現胸腹部并發癥[2]。后路切開復位椎弓根釘系統撐開復位相對有創傷小、易操作及并發癥少等優點,而被臨床廣泛應用[3]。傳統的短節段4枚釘固定曾一度成為經典術式,但隨著病例增多,出現一些并發癥,如內固定松動斷裂、復位欠佳,以及傷椎椎體再塌陷、丟失等[4]。內固定松動斷裂可能與平行4枚釘邊形效應有關;而術后傷椎椎體再塌陷、丟失則由于傷椎骨折后出現蛋殼效應,且常規4釘固定為跨傷椎固定,不能提供良好的支撐。本研究中2組患者術后均進行了1年的隨訪,短節段組傷椎椎體前緣高度、高度百分比及 Cobb角均有所丟失,與短節段結合傷椎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短節段組患者術后并發癥(腰背痛及內固定破壞)較短節段結合傷椎組多,也與椎體高度丟失有關。近年來國內外學者[5-6]開始應用傷椎結合短節段固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傷椎置釘有效地避免了平行四邊形效應,且力臂更短,有利于撐開復位,有效地避免了術后再塌陷等。
總之,短節段結合傷椎椎弓根螺釘固定手術治療胸腰椎壓縮骨折療效確切,有利于恢復并維持傷椎高度,防止再塌陷。
[1] Buchowski J M,Kuhns C A,Bridwell K H,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J].Spine J,2008,8(4):666.
[2] Heary R F,Salas S,Bono C M,et al.Complication avoidance: thoracolumbar and lumbar burst fractures [J]. Neurosurg Clin N Am,2006, 17(3):377-388.[3] 胡旭昌,王栓科,康學文,等.USS釘棒系統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60例體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28(1):54-55.
[4] 朱光,霍耀祖,楊磊,等.胸腰椎骨折后路內固定術后椎弓根釘斷裂的原因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1,26(9):823-824.
[5] 梁文清,徐國建,周國芳,等.后路經傷椎椎弓根釘短節段固定治療胸腰段椎體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4,29(1):6-8.
[6] 劉豐,王歡,林陽,等.經傷椎單側置釘短節段非融合內固定術治療輕度胸腰椎爆裂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4,29(1):9-11.
(責任編輯:周麗萍)
2014-08-20
R683.2
A
1009-8194(2015)01-0047-02
10.13764/j.cnki.lcsy.2015.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