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鋒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明業煤礦有限公司,山西036500)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明業煤礦開采侏羅系2#~5#煤層,于2#煤層項板之上,埋深680m位置設計施工采區膠帶下山,設計區段范圍內地質構造十分復雜,巖石多為黑色泥巖、灰色砂質泥巖、石英砂巖等,其巖性多具備軟巖特征,部分巖體膠結性不好,結構密實性較差,容易風化。膠帶下山斷面屬于半圓拱形,選擇應用U29金屬支架進行支護作業。U29金屬支架在應用中具備低阻滑移特征,雖然在煤層頂板位置設置有一定的超前支護鋼管,但其支護內移量仍較大,采區膠帶下山斷面收縮性較為明顯,其原因主要為圍巖與U型支架之間缺乏牢固充填,不均勻性間隙較多,導致支架設計承載難以有效實現。
在分析采區膠帶下山圍巖變形量問題時發現,其變形量偏大,初期來壓快。如在煤層作業中不及時采取有效支護,則片幫、冒頂等事故發生率較高。即使圍巖經過一定變形后整體趨于穩定,但其仍保持流變狀態。從方向上來看,煤礦巷道來壓屬于四周來壓形式。在開挖巷道后,受來壓因素影響,其頂板、兩幫與底板存在著較為明顯的變形問題,而底臌問題也會加劇頂板及兩幫的變形。圍巖變形對應力因素的變化具備敏感性,受巷道掘進或震動等影響,圍巖變形量增加,甚至容易出現變形量急劇增加,引起強烈沖擊性,導致斷面縮小。
錨噴支護屬于一種主動支護方式,具備適應性強與施工便捷等特征。采取錨噴支護需要依據實際圍巖松動圈進行支護參數的選擇與確定。如在不同圍巖特性下采取相同的錨噴支護參數進行巷道支護操作,則難以確保支護效果。應用錨噴支護方式,存在著較大隱蔽性,可能產生冒頂事故或大面積漿皮脫落事故。將注漿錨桿技術與漿體加固技術有機整合進行圍巖支護作業,需要先通過掛網、錨桿設置及噴漿作業對巷道圍巖完成初步支護操作,在其基礎上對圍巖采取注漿固結操作,從本質上實現圍巖結構改變,將圍巖改造為具備良好承載力的支護拱。
通過注漿錨桿對圍巖執行注漿作業,在壓力作用下漿液進入到圍巖內部,將其內部存在的裂隙進行封堵;注漿作業后漿液固結,提高了松散圍巖整體性與強度;在完成注漿作業后,噴層壁厚密實性提高,確保了荷載在支護與噴層中分布的均勻性,規避了應力集中問題;注漿錨桿工藝與錨噴支護技術有機整合應用,可以在圍巖支護中形成組合拱,從根本上提高整個支護結構的穩定性與整體性;注漿作業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支護結構尺寸;完成錨錨注漿加固后,其支護結構在面對圍巖荷載時所產生的彎矩較小,降低了支護結構所承載的應力問題。
針對巷道支護作業,在完成一次支護后,確保圍巖穩定的基礎條件下,允許圍巖存在一定限度的變形量,通過變形進行圍巖內部應力釋放。及時進行二次支護作業,以確保支護結構穩定與巷道安全。
采用規格為GM20/2400-490的錨桿進行一次支護作業,采用規格為GM22/3000-490的錨桿進行二次支護作業,在錨桿托盤應用中,一次支護與二次支護分別采取TPF150X150/10型與TPF200X200/10型,鋼筋網規格設定為6-100X100mm,采取型號為Z2950的中速樹脂藥卷。完成支護后應對錨桿及時采取二次加扭操作,在標準上,錨桿螺母擰緊力矩應不低于300N.m,確保錨桿錨固力在80kN以上。在巷道支護操作中,為確保支護效果,在噴砼水泥材料上選擇P.O 42.5規格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石子粒徑要求控制在5~15mm范圍內,中粗砂粒徑應不低于0.35mm,噴射砼料配合比為水泥∶黃砂∶石子∶速凝劑=1∶2∶2∶0.03,其水灰比為0.57∶1,噴射砼強度設計標準為C20,一次噴砼厚度與二次噴砼厚度有所差異,分別為80mm與70mm。
錨索應設置到耙矸機位置。兩幫之間,在底板以上500mm位置上進行錨索設置,作業采取YMS17.8/4.5-1860規格錨索,以2400mm的標準進行幫部錨索排距作業;以2400mm×2400mm為標準進行頂錨索排距作業,每排設置3根錨索,其作業采取 YMS1 7.8/6.3-1860規格錨索。應用TPF300X300/1 0型錨索托盤,其每排要求設置5根錨索,每根錨索應用Z2950樹脂錨固劑,錨固劑應用量為每根錨索3卷。通過錨索將樹脂錨固劑運送到孔底位置后進行攪拌推進,攪拌20~30s停止推進,2min后下鉆機。在確保樹脂錨固劑凝固滿不低于1h后,方可安排張拉預緊上托盤作業,一般要求預緊力應在100kN以上。
錨桿-錨索支護注漿斷面見圖1。

圖1 錨桿-錨索支護注漿
采取注漿加固方式,為確保支護強度,需對其注漿參數進行規范。選擇應用型號為ZBSB-52~8/10-15的煤礦用雙液注漿泵,采取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作為注漿材料,液漿水灰比設計為1∶0.7~1∶1;應用長度為2600 mm的端錨型注漿錨桿,其錨桿由四分鋼管制作而成,鋼管底部設置為長度250mm的麻花狀,于鋼管底端1.0m長度位置,以內錯方式進行鉆孔設置,鉆孔孔徑由大漸小,前端孔徑與后端孔徑分別設置為8mm與4mm,將Z2950型樹脂藥卷應用于錨桿底部進行錨固作業,封孔作業則通過空心速凝水泥卷來實現,封孔深度應不低于0.8m。在注漿錨桿設置上,設計應用1700mm×1600mm排距標準進行布置,每排以設置7根為標準。底角注漿錨桿與巷道底板之間需要保持30°下扎角,且應確保底板與底角注漿錨桿之間距離為97mm。底角注漿錨桿以外的注漿錨桿,其設置與巷道輪廓線應保持垂直狀態,錨桿外露量設計為50 mm;注漿作業壓力值設計應滿足注漿需求,一般設計為4 MPa,以不大量跑漿作為注漿作業完成的標準;注漿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逐排逐孔注漿、自下而上注漿、兩幫同時注漿等原則,確保注漿操作能夠有效充填圍巖裂隙;在完成注漿作業后,通過水泥藥卷進行錨桿孔口封堵作業。
針對巷道采取兩次錨網支護方式,切實發揮錨桿支護作用,對巷道圍巖所存在的裂縫張開、圍巖滑動、變形等現實性問題進行控制,抑制圍巖的拉伸與彎曲,通過支護措施形成穩定支護承載結構。通過注漿,對巷道圍巖所存在的裂隙進行充填,發揮漿體固結作用,提高巷道圍巖強度與整體性,確保圍巖應力分布均勻,避免出現應力集中等問題。設置一定錨索對圍巖進行卸壓,提高巷道圍巖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采取錨錨注聯合支護技術,切實降低了支護結構中所存在的壓應力與拉應力問題,給出了深部巷道支護作業有效方案。通過一次性支護保障圍巖穩定性與整體性,降低巷修量,提高了深部巷道支護技術。實踐證明,采取這種支護方式,整體支護穩定性良好,滿足煤礦巷道支護作業的現實性需求,具備良好應用價值。
〔1〕何滿潮,孫曉明.中國煤礦軟巖巷道工程支護設計與施工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4.
〔2〕何滿潮,袁和生,等.中國煤礦錨桿支護技術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3〕蔡美峰,肖應博.復雜巖體中加固巷道圍巖變形破壞規律研究〔J〕.金屬礦山,2015,35(3):29,31.
〔4〕郝俊青,趙 軍.松軟破碎頂板巷道支護技術研究與應用〔J〕.煤炭科學技術,2011,39(3):18,21.
〔5〕秦慶舉,曹 飛.祁東煤礦軟巖巷道支護技術研究與應用〔J〕.煤礦開采,2012,22(6):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