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長城
How does CFO Dance with CEO,CIO and CMO?
在企業復雜的組織關系中,CEO、CFO、CMO、CIO等企業幾大“O”們常常有著不同的職業屬性。相對來說,企業CEO更關注戰略和方向,對顛覆式創新抱有熱情,更有冒險精神;CIO更關注系統優化;CMO則更在乎市場營銷效果。相對前三者,CFO則往往是最為保守的一個,為了企業利潤和業績而死守企業“現金流”大門是其最常見的形象。CFO與三O職業性格的不同,也使得CFO在和三“O”打交道之時,關系頗為特殊和微妙。
在這一背景下,ACCA聯合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于2014年11月21日在上海舉行了2014年首席財務官峰會。峰會以“領導力—塑造未來”為主題,并邀請了國內知名的CEO、CFO、CIO、CMO參與,共同探討CFO與三O之間的角色關系,以及CFO如何能夠跳出傳統財務思維,真正站在商業領導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引領企業持續發展。
CFO和CIO:互為依托
“CFO是塑造商業的未來,還是會被未來的商業環境弄得沒有未來呢?”ACCA中國事務總監梁淑屏甫一上場,就向場下的嘉賓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她的這樣一個疑問,自然有其語義背景:不久前,一個未來學家發布了一個名為“工作的未來”的調研報告,此報告針對全球700個不同行業,探討它們究竟有多大機會可以被電腦取代,研究顯示,會計師和審計師的得分是0.94分(0分表示最難被取代,1分表示最容易被取代),因此傳統會計師應該有非常強烈的危機感。
海爾集團管理創新研究院院長彭家鈞則強調,盡管互聯網會對傳統會計職業產生影響,但并不能真的取代其全部功能。“其所能取代的,只是傳統計算機能做的功能,但是諸如CFO創造價值的工作,如提供前瞻性的機會洞察,風險管控,流程創新,這些是機械系統永遠無法取代的。”
那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CFO與CIO之間的關系又將如何演變?
彭家鈞認為,在未來,企業CFO與CIO將互為依托,并使得企業呈現出如下幾種要素:第一,創造價值乃企業核心,從信息到價值之間的橋梁是管理會計,CIO則提供平臺;第二,企業做業務,不外乎投資和產出的循環關系,其間,CIO和CFO需要互相合作,CIO提供提高效率、效果的信息和流程,CFO則促進其增值;第三,在未來,員工將不再聽從領導決策或者指示,而是轉化為聽取用戶需求,這需要CIO提供可社交和互動的界面,讓員工隨時隨地了解用戶需求和創意,而在其中,CFO則負責創造一種機制,使得員工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自主決策,同時自我防范其中風險。
五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CFO羅中孝則認為,信息化工具的出現,對于企業來說,其意義不僅僅在于提高企業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時也有助于企業防控風險?!癈IO能夠使CFO看得更遠,聽得更遠,這對CFO的職能轉型,是至關重要的。”
從CFO到CEO:一步之遙
一個成功的CFO,必須精通商業戰略,懂得分析宏觀經濟,通曉企業運作及如何幫助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如果這一切能夠做到,從CFO到CEO似乎只是一步之遙??v觀商業社會,我們不難發現其實不少CFO已經成功轉型成為CEO或者自己成為創業者。
金蝶醫療軟件科技有限公司CEO、ACCA會員陳登坤便是其中一位。在成為CEO之前,陳登坤在金蝶軟件曾任職CFO長達7年之久。在這7年間,按他的話說,“既有高潮,也有低谷。”從他2006年擔任CFO開始,2007~2010年金蝶軟件都在保持穩定增長,但是到2011年,金蝶軟件開始出現利潤下滑,2012年則出現虧損。正是在2012年企業業績不理想的情況下,他走向了CEO這個新崗位。在2年多的轉型過程中,陳登坤明顯感覺到了CFO與CEO思維的差異。陳登坤坦言,從一個財務工作者轉型為一個全面管理者,有幾點教訓異常深刻:
第一,對自我能力的高估和對人復雜性的低估。“CFO是在一個相對確定性的環境下施展專業才華,很容易高估自我能力,而對他人的認知則容易低估。”
第二,CFO總想去改變他人,這是財務很專注特性的一個具體體現,但成為CEO之后,發現其實不應該改變人,而是應該找到合適的人。
第三,方向比利潤更重要,企業更該被看重的是未來和方向;發展比規劃更重要,財務工作者往往很注重規范,但是作為一個企業,寧可在混亂當中生存,也不愿意在規范中死亡;外部比內部更重要,CFO更容易關注內部,如利潤和管理,但是CEO是更關注外部的。
陳登坤認為,從CFO轉變為CEO,優勢和劣勢都非常明顯。優點在于:第一,CFO通常和CEO一樣,都具有全局思維;第二,CFO懂數據,分析把握業務本質的能力更強;第三,財務工作者通常會遇到很多挑戰和難題,因此CFO內心抗壓能力更強。缺點則在于:第一,CFO對規范和凡事精確的偏好,使得做一些事情很容易過于追求規范和精確,而忽視方向;第二,CFO往往比較保守,對業務的敏感性認知常常使得CFO對顛覆式創新不敢過于冒險,缺乏勇于擔當和勇于冒險的氣質。
CFO能和CMO做朋友嗎?
CFO是管錢的,CMO是花錢的,這種天生的角色分配似乎是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那么,CFO和CMO能成為好朋友嗎?
通力電梯大中華區副總裁及CFO賴家臺的答案簡單而干脆。他認為,優秀的財務人員通常不應該有朋友?!坝绕涫呛褪袌霾块T,營銷永遠要花很多錢,并且CMO似乎永遠不告訴你錢花在哪里,永遠沒有辦法保證錢花得有效果。CMO希望CFO成為他的好朋友,但是CFO不應該成為他的好朋友?!?/p>
“某種角度來說,CFO確實更傾向于追求可量化的效果,但CMO的工作范圍內恰恰有很多東西無法具體量化?!?克里絲汀迪奧中國區CFO韓松峻表示,CMO難以量化的投資有兩種:一是品牌形象投資,另一個是目標用戶投資。作為CFO,當遇到此類問題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有別的方式給予CMO不同的衡量?有沒有可能達到這種目標的不同ROI指數?“而作出這種判斷的基礎,則需要CFO、CMO拿出彼此的數據共同進行分析和計算。當不得不拿掉某個項目時,和CMO溝通時,CFO有必要講他們能夠聽懂的語言,因為二者確實生活在兩個不同的星球上。CFO有責任讓CMO明白為什么要砍掉他們的預算,以及告訴他們這些錢怎樣花才更合適。”
ACCA 亞太區CMO 梁穎琪認為,企業CMO投資時其實并非總是不看回報。從目標上來講,CFO和CMO之間并沒有天然沖突。二者的關系就像婚姻,彼此之間最重要的是誠實、尊重和信任:CMO不能不告訴CFO錢怎么花,而在沒有利潤數據的情況下,CFO要相信CMO的分析對消費者的投放是有效果的。
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亞太戰略與市場總監李明則認為,CFO和CMO之間,應該是一個“控制+協作”的關系,CMO和CFO需要共同合作,實現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