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間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西恩達家紡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新海提出的《關于加大對麻紡工業發展政策扶持力度》的議案成為麻紡行業人士關注的熱點。業內人士表示,此議案符合新形勢下行業發展的需要。
邱新海指出,麻紡產業發展正面臨突破創新投入不足、技術裝備水平整體落后、消費市場拓寬不足等瓶頸后的市場機遇,除麻紡業自身要努力外,國家有關部門對麻紡工業的發展應給予關注和政策上的扶持。加強國內麻類優質原料基地建設,國家應使種麻農民享有種糧農民同等補貼全額政策,以調動麻農種麻積極性,擴種原料面積,促進國產原料基地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健康發展。
對此建議,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深表贊同。他指出,原料的培育和種植將對麻紡行業的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苧麻生產量和加工量占全世界苧麻生產量、加工量的90%,亞麻加工量占全世界亞麻加工量的70%,可以說中國麻紡織產業在世界上處于重要地位。但是,我國亞麻原料90%靠進口,黃麻原料70%以上靠進口,近幾年苧麻種植面積萎縮,我國麻紡織原料的種植嚴重不足。因此,在世界上處于重要地位的我國麻紡織產業急需國家的扶持和獎勵政策,以保護麻農利益,并確保產業穩定發展。
齊齊哈爾大學校長馬立群在談到黑龍江亞麻種植萎縮時也表示:“種植亞麻風險大,而糧食補貼多,很多農民棄麻種糧,這是近年黑龍江亞麻種植優勢喪失的一個重要原因。”麻類作物種植效益低下,不僅挫傷了農民種麻的積極性,也給全國麻紡行業造成困擾。
因此,國家實行種麻直接補貼政策,是完全符合新形勢發展的,也是解決我國原料問題所急需的。這樣,一方面農民種植麻類作物按面積進行種麻直補、農資綜合補貼和良種補貼等,使種麻農民與種糧、種棉農民都得到國家惠農政策的實惠。另一方面,保護種麻農民的利益,調動麻農種麻積極性,有利于穩定麻產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