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淑平
不同年齡段心臟介入術后生存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及其護理干預措施
常淑平
目的 分析不同年齡段心臟介入術后患者生存質量影響因素以及護理干預措施。方法 100例行心臟介入術治療的患者, 依據年齡分為甲組、乙組、丙組和丁組, 各25例。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觀察比較四組患者手術前后生存質量。結果 術前, 四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 四組患者生存質量與術前相比明顯下降(P<0.05);患者生存質量與年齡因素呈負相關, 患者年齡越大, 生存質量越低。結論 心臟介入手術對患者生存質量具有很大影響, 對不同年齡段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提高手術效果。
心臟介入術;生存質量;護理干預;影響因素
心臟介入術是臨床中的一種新型診斷與治療心血管疾病技術, 經過穿刺體表血管, 在數字減影的連續投照下, 送入心臟導管, 通過特定的心臟導管操作技術對心臟病進行確診和治療的診治方法[1], 是目前較為先進的心臟病診治方法,但是術后預后效果不理想, 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為進一步研究不同年齡段心臟介入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因素以及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 本院選取100例不同年齡段患者進行臨床研究,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心臟介入術治療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58例,女42例, 依據患者年齡不同分為甲組(5~17歲)、乙組(18~35歲)、丙組(36~55歲)和丁組(56~80歲), 各25例, 排除存在嚴重并發癥患者, 四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本院自制的生存質量調查量表對不同年齡段患者手術前后生存質量進行調查并對比分析, 100份問卷調查表全部回收, 調查量表內容分為4個項目, 即社會功能、生理功能、總體健康和精神健康, 總分為各項問題得分相加,得分范圍為0~100分, 患者總分越高, 證明生存質量越高。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術前各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各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與術前相比明顯降低(P<0.05), 且患者生存質量與患者年齡呈負相關, 患者年齡越高, 生存質量越低。見表1。

表1 四組患者手術前后生存質量比較( χ-±s, 分)
近年來, 心臟介入術發展迅速, 是介于內科治療與外科治療之間的一種有創診治方法[2], 在術后對患者實施適當的護理干預措施,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護理人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術后患者實施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在患者入院時向患者介紹疾病知識和治療方法, 做好手術治療的宣傳工作, 讓患者了解手術治療的優勢和重要性, 并盡早適應新的角色及住院環境, 輔以成功治療的病例鼓舞患者, 增強其治愈信心;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 消除患者對疾病緊張、焦慮、悲觀、抑郁等情緒, 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配合手術治療和病房護理工作。②術前準備護理。普及健康教育, 使患者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識;向患者講解手術治療的主要步驟和術中注意事項, 并適時解答患者內心疑慮;幫助患者做好術前準備措施, 如協助患者進行心臟彩超、心電圖、胸片、生化等各項術前常規檢查;指導患者術前飲食清淡, 勿食用腹脹食物如碳酸類飲料、牛奶等,保持進餐量為平時的70%~80%[3]。③術中護理。隨時觀察患者血壓、心率等各項生命指標, 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醫師匯報, 并作出相應處理;術中陪伴在患者病床前, 與患者進行交流, 態度溫和, 消除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緊張感;將手術器械擺放在手術醫師順手的地方, 并根據醫師手術需求提供手術用具, 配合手術治療, 提高手術效率。④術后護理。根據醫師囑咐指導患者正確用藥, 檢查手術切口, 預防傷口出現感染、出血或腫脹現象;遵照醫囑, 根據患者實際病情調整術后飲食結構, 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依據患者體能情況, 鼓勵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 提高患者身體素質, 促進患者盡快恢復。⑤個別化護理。老年患者由于身體素質較差, 各身體器官出現退化, 術后恢復較慢, 生存質量低, 影響手術治療效果, 所以護理人員需對老年患者進行個別化差異護理, 兼顧身體和心理護理工作, 監測患者各項臨床體征和各項器官功能變化情況, 并關心愛護老年患者,傾聽患者心聲, 滿足每例患者的具體需求。本院選取不同年齡段的行心臟介入術治療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問卷法對患者術后生存質量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發現術后患者生存治療低于術前(P<0.05), 且患者年齡越大, 生存質量越低。
綜上所述, 心臟介入術影響患者生存質量, 護理人員需在術前、術中和術后全方位的給予患者適當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手術療效, 護理效果顯著。
[1] 王紅霞, 李天發, 孫廣曉, 等.金黃散外敷在改善心臟介入治療穿刺點血腫及不適感中的效果觀察.重慶醫學, 2014, 43(24): 3261.
[2] 張昆, 王春怡, 劉倩, 等.心臟介入導管室手衛生方式的優化選擇.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14):3586.
[3] 趙雪芳, 狄韻漫.心臟介入術后血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7):13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61
2015-02-06]
461000 河南省許昌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