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為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科研創新團隊建設項目論文,項目團隊名稱文學創作前言現象研究,項目批準號為KCT1405。
摘 ?要: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文學發展迎來了新的繁榮時期,當代文壇上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家,比如莫言、賈平凹等,這些作家至今仍是我國文壇的主力軍。在這些優秀的作家中,有一個作家非常獨特,他就是郭雪波。他創造了大量優秀的生態小說,在文壇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結合作品,對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生態小說的主題意蘊進行解讀。
關鍵詞: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生態小說;主題意蘊
作者簡介:八十三,男,1979年2月7日出生,蒙古族,講師,碩士研究生,少數民族現當代文學方向。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1-0-01
郭雪波蒙古族作家,是我國生態文學的領軍人物。他創造了大量優秀的生態小說,代表作有《銀狐》、《大漠狼孩》等,這些小說都表現了對生態文明的思考,具有豐富的主題意蘊。本文結合作品,對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生態小說的主題意蘊進行解讀。
一、對草原沙化的呼號與保衛
對草原沙化的呼號與保衛是郭雪波生態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對這一主題可以從兩方面進行解讀:
(一)對生態草原的呼號和吶喊
在內蒙古有一個著名的科爾沁草原,這是郭雪波的故鄉,他從小生活在那里。郭雪波對故鄉一直是情深意切,一直是感情真摯,他非常懷念以前那個無比美麗和富饒的科爾沁草原,可是如今的科爾沁草原寸草不生,他感到無比痛心。家鄉土地的變遷,成為他文學創作的不竭源泉,描寫家鄉的環境變化,描寫家鄉人民的生存境遇。小說《沙葬》講述了黑溝村村民長期在草原上放牧,在草原上開墾土地,在草原上種植莊稼,由于生存方式的不當,日積月累,草原逐漸沙漠化,最后一夜之間整個村莊一個大沙暴吞沒。郭雪波對草原沙化表達了強烈的呼號和吶喊,批判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呼吁人們合理利用自然,保護草原生態環境。
(二)對生命家園的保衛和守候
在郭雪波的生態小說中,我們可以發現,他成功塑造了一些家園保衛者形象,他們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勇敢斗爭,在他們身上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另外郭雪波也塑造了一些反面形象,他們是家園的破壞者。他在作品中高度贊揚了家園保衛者,歌頌了他們的英勇行為,同時對那些破壞生命家園的人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和斥責。如《沙狐》中的老沙頭、《銀狐》中的老鐵子等,他們孤身一人,堅守內心的信念與執著,在惡劣的沙漠環境中營造綠地,是保衛家園的真正斗士。郭雪波通過這樣生動的人物形象,去感染讀者,行動起來,保衛我們的生命家園。
二、對動物消亡的哀歌和保護
對動物消亡的哀歌和保護也是郭雪波生態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在郭雪波的小說中,不僅寫人寫環境,也寫動物,而重視對動物形象的描寫,在作品中具有重要意義。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有狼和狐貍的形象。這些動物形象具有優良的品格,比如頑強、善良等。但人類卻對這些動物進行殘酷的屠殺和迫害。通過對比動物和人類的行為,喚醒人們保護動物。對這一主題的解讀可以從兩個方面:
(一)動物間動人情感
在郭雪波筆下,動物不僅有智慧和頑強的生命力,還有動人的情感,在它們之間沒有對族群的背叛,沒有兇殘的殺害。它們之間具有俠肝義膽之情,充滿溫暖情誼。它們之間的動人情感與人類的冷酷殘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漠狼孩》中,獵人抱走了幼狼,公狼和母狼開始計劃營救幼狼,它們為了救幼狼,與人類斗智斗勇,具有無畏的勇氣,拼了命的營救幼狼,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與人類一搏。動物之間的母愛之情,動物之間的父愛之情,也能夠讓人類感動,它們為了救孩子可以不惜任何代價,好不猶豫的獻出自己的生命。人類應該保護和關愛它們。
(二)動物與人類的情感糾葛
郭雪波在他的生態小伙中,不僅描寫了動物之間的動人情感,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也描寫了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情感糾葛,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復雜故事。通過這些情感糾葛和復雜故事,表現了動物的偉大和頑強,反襯出人類的卑鄙和貪婪。《天海子》講述了海子爺和老雪狼的故事,他們既和平相處又相互斗爭,既不親近彼此又不傷害彼此,在長期的生存中形成了一種微妙的關系。最后老雪狼為了營救海子爺,與其一起犧牲了。這樣一個動物用生命營救人類的故事,讓人讀來非常感動,同時也表達了人類應該保護動物。
三、對文化失傳的惋惜與拯救
對文化失傳的惋惜與拯救也是郭雪波生態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郭雪波不僅僅聚焦于故鄉的生態環境危機,也關注于蒙古族傳統文化危機。他在很多作品中,表現了一些本民族文化正在逐漸失傳,探尋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意義。對這一主題的解讀可以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探尋薩滿文化。蒙古族的有一個重要的原始宗教,就是薩滿教。薩滿教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都是蒙古族的精神支柱。如今薩滿文化面臨消失的困境。在《銀狐》中有大量的薩滿文化描寫。二是拯救民間藝術形式。薩滿文化有一些獨特的藝術形式,包括歌唱舞蹈等。吧、郭雪波在小說中對這些藝術形式進行了很好的展現。
參考文獻:
[1]景志強.郭雪波生態小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
[2]李丹.郭雪波小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
[3]趙樹勤,龍其林.新世紀生態小說論[J]. 文藝爭鳴,2007,04:21-25.
[4]楊玉梅.郭雪波小說里的歌謠與魔幻[J].民族文學研究,2011,01:13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