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圣西門倫理思想一直被標榜著他的空想主義色彩,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他的倫理思想中所蘊含著的求真務實的一面。在“虛”與“實”之間圣西門獨創性的構建著他的倫理思想框架,對社會現實倫理和在實業制度中建立新的道德風尚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圣西門倫理思想;“虛”與“實”;道德風尚
作者簡介:胡斐翔,云南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倫理學。
[中圖分類號]:B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1-0-01
引言:
一談到圣西門很多人自然想到他是一位偉大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也因此很多人把他的空想社會主義和他的倫理學思想聯系起來,并且認為帶有強烈虛空色彩的空想社會主義肯定極大地影響著他的倫理思想。事實也的確如此,在他的倫理思想中這種“虛”的力量隨處可見,但讓人詫異的是圣西門在他的倫理思想里卻創造性地把難于實現的“虛”和求真務實的“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一種理想和現實相結合、虛與實相結合的架構闡釋著他的倫理思想,使得圣西門的倫理思想行走于虛實之間。
一、探究社會現實倫理——從“實”出發
揭示當時資本主義社會倫理道德邏輯顛倒的扭曲現實?!岸际怯梢恍┑赖聰牡娜巳ヌ找惫竦牟傩?在分贓的法庭上,都是由重大罪犯來懲辦犯了輕微罪行的小罪犯?!保ā妒ノ鏖T選集》第1卷,第239頁)圣西門赤裸裸的將自己所看到的倫理道德邏輯顛倒的扭曲的社會現實進行無情的揭露。在是社會上“生來就富裕且善于揮霍遺產的人被人尊重,而靠勞動致富不僅不是光榮的,相反,被認為是一種恥辱?!保◤埡H?,1990年,299頁)嫌貧愛富、貪圖享樂的思想甚囂塵上,個體與社會的價值觀集體錯位甚至顛倒,個體與社會的價值追逐都陷進了倫理道德墮落的、顛倒的深淵。
二、“虛”與“實”的倫理結合——在實業制度中建立新的道德風尚
(一)“虛”與“實”的怪圈
圣西門認為“社會發展主要是靠科學知識和道德進步,主張通過人們的道德感的力量就可以促進社會變革?!庇谑鞘ノ鏖T逐漸形成了他自己的倫理道德科學,他甚至把倫理道德科學視為在建立新社會新秩序中起著奠基作用的科學。同時,他把這種倫理道德科學所產生的道德感的力量視作促進社會進步變革的第一驅動力。雖然在一開始圣西門就強調了科學知識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但他不可避免的夸大了倫理道德的作用。他認為實現他所期望的理想社會的途徑有許多,但是主要還是靠宣傳和說服,特別是在倫理道德層面的宣傳和說服,毫無疑問,在他的倫理視域下“輿論是世界的主宰,是一個偉大的道德力量。”顯然,圣西門在社會變革與實現理想社會這一關鍵的問題上,把社會變革與實現理想社會的主要的“實”的驅動力如科學技術、政治體制等等弱化了,一味的將倫理道德的作用奉于神壇之上。在“虛”與“實”的權衡之間,他走進一個全然由倫理道德籠罩的虛幻的理想國之中。
圣西門清晰的觀察到:包括工人在內的實業階級才是供養整個社會的基本階級。他的視野再次回歸“實”的空間。但正于恩格斯曾經指出的“圣西門是法國大革命的產兒?!保ā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09頁)大革命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現實變動所產生的現實性的殘酷的事實及其反思,更是對現實的厭惡與憎恨,特別是對現實倫理道德淪喪、倫理秩序和倫理生態混亂的不滿,也因此,圣西門又走進了對具有無窮力量且崇高的倫理道德的膜拜的怪圈。
(二)關于勞動與幸福的新的倫理道德風尚
關于勞動在未來新倫理道德風尚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圣西門一針見血地指出:“勞動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圣西門選集》第2卷第71頁)對勞動的肯定與支持,讓圣西門的求真務實的勞動道德觀躍然于世。勞動成為未來新倫理道德風尚的基礎和源泉。在倡導個人義務勞動、每個個體都是勞動者社會中的一員的務實基礎之上,圣西門大膽地提出勞動不僅僅是為個人的幸福勞動,更是在為未來社會的幸福、為人類的幸福而勞動。他將現實性的務實勞動、幸福與于個體而言看似暫時還無法觸及到的、不實現的勞動、幸福結合在一起。這是合情合理的倫理道德規劃。
圣西門指出:“在科學園地耕耘的人,是道德最高尚的人,而且也是最幸福的人?!保ā妒ノ鏖T選集》,第3卷,第109頁)勞動、幸福與倫理道德成為一個必然的有機體,不可分割。在勞動的基礎上衍生出的生產與科學文化是幸福的基礎,因為只有當生產和科學文化發展了,才能創造一定的物質基礎,人類才能具有一定的物質手段,幸福才能得以充分的享受。圣西門理性而務實的認識到勞動創造生產力,生產力又影響個體與社會期許的幸福。關于勞動與幸福的新的倫理道德風尚在圣西門的務實精神與暫時還無法觸及到的、“虛”的幸福觀的指引下得以建立。
結論:
總之,一直被標榜著空想主義色彩的虛幻的圣西門思想,其實在他的倫理思想中卻蘊藏著求真務實的思想精髓。在“虛”與“實”之間圣西門獨創性的構建著他的倫理思想框架。
參考文獻:
[1](法)圣西門,1962年:《圣西門選集》,王燕生、徐仲年等譯,商務印書館。
[2]宋稀仁,2010年:《西方倫理思想史》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2012年,《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
[4]張海仁,王小錫,1992年:《西方倫理學家辭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5]周輔成,1987年:《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卷,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