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白日焰火》為2014年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金熊獎獲獎影片,也是2014年華語影壇的一大熱門,片中人物的命運(yùn)交織,情感糾葛使故事豐滿而引人入勝,本文主要從故事的發(fā)生地,三位主角的主要情感歷程入手,簡析電影的情感核心。
關(guān)鍵詞:《白日焰火》;人物;情感
作者簡介:劉彤彤(1993.11-),女,漢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戲劇影視文學(xué)專業(yè)本科在讀。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1--01
很難說《白日焰火》是一部什么樣子的電影,就像我們很難定義一個人,就像我們很難定義一種思想。我只能說這是一部可以讓人尷尬地笑笑,但是苦著臉哭不出來的電影。在這部電影里,有著很長的長鏡頭,汽車從夏天開進(jìn)隧道,一直走到了冬天,然后就再也沒有溫暖過,即使用焰火,也不能破開北方冬天凍住的厚厚的冰。
這部電影在劇情上與白夜行相似,因為一件懸而未決的案件離婚的老警員,失蹤的男人,再次出現(xiàn)的殺人事件,最接近事實(shí)的警官橫死。不同的是,這次導(dǎo)演決定讓女人告白,并且在生冷的白天為她點(diǎn)燃焰火,這并不是一部凍得生硬的電影,暗含溫柔。但是這的確是一部很冷的電影,只是在脆弱的冰蓋下面,是奔涌不息的江流。
東北的冷是干燥的,沒有風(fēng)的時候,只要捂得嚴(yán)實(shí),是不會感受到冷的,但一旦感覺到冷,可能很難再打個寒戰(zhàn),或者舒展身體來溫暖自己,因為四肢都已經(jīng)被凍僵,只有軀干還有一絲絲暖意。想要驅(qū)寒,只能用力活動出汗,順著衣領(lǐng)冒出淡淡的白霧,就像是這部電影一樣。電影中的人物都抱著極大的愛意努力的生活,但是他們沒有辦法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像自己想的一樣,只能用雙手才能挽留自己的體溫,所以他們在冬夜?jié)u行漸遠(yuǎn),甚至走到更黑更冷的地方去。
人物的性格通常由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出來,【1】影片中三大主角中第一個將自己的冰殼撬開的是王學(xué)兵飾演的梁志軍,他沒有死,但是他也沒有活著,電影里很直接地將他稱作活死人,但他反而是活的最有意義的。他以為在守護(hù)自己的愛情,先為了自己愛的人而死去,又為了自己愛的人殺人,最后義無反顧的沿著結(jié)滿了冰的道路用力奔跑。他在最后也沒有露出過笑容,甚至不敢擁抱自己的愛人,即使在跌倒的一剎那,也沒有回頭看看自己愛了一輩子的女人。他選擇把自己隱藏在黑夜里,他最后也死在了黑夜里。他是一個怯懦的人,他敢殺人,卻不敢觸碰屬于自己的愛情。他也是一個勇敢的人,可以抹殺自己的存在,徹底人間失格。他是第一顆在白天綻放的焰火,安靜的燃燒完了自己的熱情,或許在他閉眼的時候是笑著的,因為畢竟他的愛情展露無遺,不曾隱藏,不曾假裝。
桂綸鎂飾演的吳志貞是一個可愛可恨的人,她被人所害,有著悲慘的過去,不得不讓人扼腕。但是,拋棄了深愛自己的人,她愛過梁志軍,但她不愛了,她選擇了更好的,甚至因為自己的背叛對梁志軍懷恨在心。如果梁志軍的心在黑暗中安靜的燃燒著,那么吳志貞的愛情一直在瘋狂的爆炸,爆炸的氣浪在她本來不大的心臟中循環(huán)往復(fù)。她是那么渴望新生,她愛這生活,她被自己的欲望灼燒著,可是得不到滿足。同時她又是心高氣傲的,她不接受憐憫式的愛情,她需要的是更強(qiáng)烈的火焰,強(qiáng)烈到能夠?qū)⑺淌傻臎坝繍矍椤K运淠鼐芙^尾隨她的吳自立,而在吳自立將人打出洗衣房的剎那,她接受了吳自立帶來的藥物。她在不斷反抗中不斷被征服,釋放著自己壓抑已久的愛情,直到在摩天輪上,吳自立用命令式的口吻告訴他,你得主動些。心中最后一層薄冰瞬間被不能抑制的洪流沖垮,她轉(zhuǎn)身,以為自己在擁抱愛情。
可惜他沒有,張自立沒有愛情可以給她,張自立的愛情都在那一本綠色的離婚證書,潔白的裙子和長長的列車上,沉溺在濃烈的白酒里。張自立不像梁志軍,他沒有那么持久的信念來守護(hù),他也不像吳志貞有對生活不顧一切的渴望。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想回到以前,他不愛現(xiàn)實(shí),只是現(xiàn)實(shí)喚醒了他,仿佛他回到了當(dāng)年。他太喜歡這種游走在鏡中的感覺,他一方面是追求愛情的浪子,一方面是探尋真相的警察,他自己的目標(biāo)電影里早已說過,至少可以輸?shù)穆稽c(diǎn),不要讓時間把他帶的越來越遠(yuǎn)。他是最冷酷的人,他不愛人,只愛演,但是只可惜他入戲太深,他知道了所有的真相,滿足了自己復(fù)仇的幻想,但是也把自己卷到了抽身不開的漩渦里。當(dāng)吳志貞被他自己送到警察手里,他想要離開,但是他離不開,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愛上了吳志貞。
性格是一個人物的靈魂,只有復(fù)雜的人物性格才能讓觀眾對影片有心靈上的碰撞【2】,如果說吳志貞的火焰在摩天輪上就破冰而出,那張自力的愛情可能是電影中最悲哀的,他一手葬送了自己的愛,他用欺騙的方式表達(dá),但是他想真正傾訴,釋放自己的時候,他的愛人已經(jīng)在冰冷的鐵窗之中。他只能用舞蹈來表達(dá)自己的愛情,用扭曲的舞蹈肆意伸展自己的欲望,雖然荒唐,但是自由。他已無法挽回了,再也沒有獨(dú)處的夜晚,沒有浪漫的摩天輪,只能一個人在白天點(diǎn)燃焰火,舉辦只有兩個人能理解的狂歡。焰火在藍(lán)天之中雖然泯滅了顏色,但還能被看到,被聽到,被感受到,這也是對這場荒唐的致敬,對自己愛情的紀(jì)念。
白日焰火,不是一個人的狂歡,是所有人的錯過。
參考文獻(xiàn):
[1][2]曹 冉 馬立軍:《電影<白日焰火>之人物性格解讀》,《電影評介》,2014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