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欣
摘 ?要:十五世紀的版畫以德國和尼德蘭最為繁榮。而德國是西北歐重要的工業發達地區,印刷術在這里迅速產生并崛起,同時形成了歐洲最大的印刷行業,與印刷術同時產生的版畫在民間得到了廣泛的流傳,匠師輩出。在這樣的土壤中,培育了一群以丟勒為代表的版畫家和繁盛的版畫創作,成為德國文藝復興盛期美術的重要亮點。
關鍵詞: 丟勒木版版畫創作
[中圖分類號]:J2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1--01
一、 丟勒的木版畫創作
阿爾布雷特·丟勒(Albrecht Durer) 出生于德國紐倫堡。他從小跟隨父親掌握了一定的金銀手藝,之后去了一些金銀作坊學習繪畫本領。天資聰穎的他在版畫、繪畫領域創造了很多不可多得的優秀成果,也因此在德國美術史上創造了獨一無二的“丟勒時代”。丟勒兩次游歷了意大利,意大利美術家們的藝術實踐深深的打動并啟發了他,這樣的游歷經歷,為他以后的創作積累了很多的能量。他的作品不僅氣勢非凡,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德意志民族最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嚴肅、縝密、堅實。在他的藝術生涯中,尤其精于版畫,他在中世紀圣經木版畫的基礎上,將透視遠近法和人體解刨學引入版畫創作中,以勁利而細密的線條表現形體的明暗和空間層次,為版畫藝術增加了前所未有的藝術魅力。
1494年,丟勒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學習了版畫,第二年他便在紐倫堡開了自己的一家版畫作坊,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他創作出了許多大型的木刻藝術品,例如《大力神海格力斯》、《男浴圖》等都是當時的優秀作品。
丟勒在1488年完成了著名的作品--《啟示錄》,這成為了這個時期的他的主要作品之一,這幅由十六副木刻組畫組成的作品在當時形成了不小的轟動。它的內容起源于二世紀羅馬帝國尼羅王朝舊基督教的“天示預兆”,是根據《圣經》新約最后一章《圣約翰在拔摩島上的秘密啟示錄》而畫。故事中,圣約翰不僅看到了很多神奇怪異的恐怖幻想,還聽到了一些特別的聲音,預示著魔鬼撒旦即將創造出可怕的災難,但是最后撒旦被正義所征服,難逃其覆滅的下場。故事曲折的反映出了現實生活中人民處于水生火熱的悲催境遇。丟勒第一次生動形象的將這些內容展現了出來,把怪異奇幻的故事情節通過他的想象變得觸手可及。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其中《四騎士》這幅作品,生動的展示了“征服者”、“戰爭”、“饑荒”、“死亡”四位騎士不同的造型和表象,畫面中,“征服者”握著弓箭,“戰爭”手舉利劍,“饑荒”舉著天平,“死亡”手執三叉戟,而隨后跟隨的地獄之神哈德斯,正在一口一口的吞食教主。他們肆無忌憚的踐踏著普通人民,無視百姓的呻吟和哭訴。生動形象的記錄了當時歐洲大地上戰亂頻發,饑荒瘟疫肆虐的場景。他巧妙運用隱喻的手法,表達出作者對戰爭、貧困、死亡、瘟疫等的看法,側面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反宗教情緒。丟勒在《四騎士》這幅作品中,其人物造型準確生動而又千變萬化,在細節手法上細膩精微。在這幅作品中,他使用縝密的線條、或長或短、或交叉貨彎曲,生動形象的展現了人物、器皿、衣著、場景的光線明暗。把木刻的技巧運用到了空前優美純熟的新高度。
《啟示錄》的刊行,使丟勒聲譽鵲起,得以躋身于當代名畫家之列。1505年,丟勒再次到達意大利的時候,得到了威尼斯藝術界上流社會的熱烈歡迎,并且獲得了與威尼斯藝術家交流學習的好機會。他滿載榮譽再次回到紐倫堡從事木刻藝術的幾年是他木刻活動的高峰。丟勒在1498年開始創作的十六幅木刻組畫《基督受難》在1510年完成,同年他又完成了于1509年開始刻制的一套37幅較小幅面的木刻《基督受難》即《小受難》。在1511年他創作出了生動表現子民對圣母愛戴的一套木刻組畫《圣母的一生》,這幅畫面平靜和諧,而又頗具感情和愛的作品,體現出了圣母慈愛而深沉的性格。
這件作品與他之前完成的《啟示錄》和《基督受難》都表現了藝術家精確、理性的藝術風格。也與后兩者畫面內容的激烈動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的創作樸實無華,沒有為了使畫面更加華美、嫵媚而做過多修飾而使創作失去真實性。他用非常質樸、率真的刻畫手法來描繪塑造對象,因而使畫面更加真實,使人物形象也更加深刻有力。
1512年奧格斯堡的皇帝馬克西米連委托丟勒為他設計兩件歌頌他的木刻。其中一件是設計一座凱旋門的建筑模型圖,這幅作品是由192開木板拼成長寬各三米的巨型木版畫組成的,完成于1519年。這幅富麗堂皇的版畫作品,設計有三個拱門,在墻壁上還刻畫有彰顯皇帝的家世以及豐功偉績的畫,并點綴了大量的裝飾圖案,作品惟妙惟肖生動形象的展示出了皇帝的高貴。另一幅作品則是設計一隊凱旋游行的儀仗隊伍。這是一幅木刻長卷,以皇帝作為中心,在丟勒親自設計的這部分作品中,皇帝著盛裝坐在一輛豪華的轎車里,由一名叫做理智的人作為駕駛者,她的手中掌握這“權利”和“貴族”的韁繩。奔馳的車輪是由“豪華”“高貴”“榮譽”“繁榮”組成的,充分顯示了不可一世的奢侈的皇族排場。
丟勒留下的這兩幅空前巨大的木版畫,不僅是丟勒本人不可忽視的重要作品,也是世界版畫史上有重要影響的木刻版畫之一。
二、丟勒在世界美術史上的地位
丟勒在美術史上,以版畫作為其突出成就,也同時在銅版畫、油畫、祭壇畫等領域著名于世。他以卓越的技巧,用這種誕生不到一世紀的印刷術,創作出能與傳統藝術相媲美的藝術作品。他把金銀匠的雕刀功夫運用到木板上,用類似銅版線那樣密集的平行線排線和十字交叉險的襯影來加強形體的立體感和光感。以大面積的長平行線來表現畫面上的明暗對比和遠近襯托。這和在他之前只有簡單輪廓線的粗俗原始的木刻來相比,有天壤之別。在版畫發展史上,丟勒猶如一個勇敢的旗手,把版畫帶到一個新的天地,又像一個辛勤的園丁,把版畫的幼苗栽種在文藝復興的沃土上生根開花。丟勒不僅是德國也是全歐洲最優秀的畫家之一,他在繪畫史上的功績毫不遜色于意大利同時代的任何一位大師。
參考文獻:
[1]《西方美術史教程》李春陜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2]《西方版畫史》張奠宇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10年
[3]《外國美術史》歐陽英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