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花,張雅麗
中醫護理方案是以疾病的常見癥狀為基礎,以中醫理論和中醫護理技術為指導,以突出中醫特色為主要特征的系統化、整體化的護理措施的整合。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揮中醫護理特色優勢,提高護理效果,規范中醫護理行為”的精神[1],自2013年7月我院對13個中醫護理方案進行推廣。對我院實施13個中醫護理方案的8個科室152名臨床護士進行調查,以了解護士對中醫護理方案的認知程度。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采取便利抽樣法抽取我院實施中醫護理方案的8個科室152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①在臨床工作1年以上;②取得護士執業證書;③自愿參加本研究。男3人(2.0%),女149人(98.0%);年齡:20歲~52歲(33.4歲±8.3歲);工作年 限 :≤1年1 0人(6.6%),2年~5年3 1人(20.4%),6年~10年69人(45.4%),>10年42人(27.6%);職 稱:護 士 52 人 (34.2%),護 師 76 人(50%),主管護師22人(14.5%),副主任護師及以上2人(1.3%);教育程度:中專3人(2.0%),專科95人(62.5%),本科52人(34.2%),碩士研究生及以上2人(1.3%)。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及內容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的相關文件自行編寫問卷。采取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無記名方式填寫。共發放問卷162份,回收問卷156份,有效問卷152份。調查內容:①調查對象的一般資料包括護士的年齡、職稱、工作年限等。②認知情況包括對中醫護理方案重要性、對臨床的指導意義、涉及的具體內容等。③培訓需求包括每個方案涉及疾病的常見證候要點、常見癥狀/證候施護、中醫特色治療護理、特色技術、健康指導、護理難點等。認知情況與培訓需求均為正向題,均采用李克特5級評分法,認知情況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1分為非常不同意,2分為不同意,3分為一般,4分為同意,5分為非常同意。培訓需求從非常不需要到非常需要分別計分1分~5分。
1.2.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2.1 臨床護士對中醫護理方案的認知情況(見表1)
2.2 臨床護士對中醫護理方案的培訓需求(見表2)
3.1 臨床護士對中醫護理方案的認知情況 中醫護理是指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進行的護理工作,它融合了我國中醫學文化和現代自然科學文化,是我國護理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護理模式[2]。13個中醫護理方案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為了進一步促進中醫護理事業的發展而實施的系統化的護理指南。從表1可以看出,臨床護士對于方案的認知程度比較高,能夠認識到方案對于中醫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但涉及中醫護理方案的具體疾病,大多數的護士知道本科室實施的中醫護理方案的疾病名稱,對于13個方案的疾病知曉率不高。估計一方面和護士的工作熟悉度有關,另一方面可能和中醫護理方案剛剛開始實施,護士的關注程度不高有關。

表1 臨床護士對中醫護理方案的認知情況

表2 臨床護士對中醫護理方案的培訓需求
3.2 臨床護士對中醫護理方案的培訓需求情況 中醫護理方案在實施之初,大多數的醫院對護士進行了培訓,甚至還舉辦了學習班,從表2看出,護士對常見證候要點、特色技術的培訓需求仍較高,得分分別為(3.69±2.3)分、(3.47±1.7)分,究其原因估計是和護士的中醫基礎知識薄弱有關。目前中醫醫院的護士基本上都是西醫護理專業畢業,張新等[3]對新疆地區中醫護理隊伍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現畢業于西醫院校的護士占91.5%,中醫護理專業畢業的護理人員僅占5.2%。即使是中醫院校畢業的護士,培養過程也存在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合理、培養內容西化等現象,導致畢業生的中醫理論基礎薄弱,臨證能力缺乏,整體知識構架未能顯現中醫特色,中醫思維方式難以建立等諸多問題[4]。因此,調查的護士可能同樣存在中醫基礎薄弱的情況,導致對常見證候要點、特色技術的培訓需求較高。從表1可以看出,護士對健康指導和常見癥狀/證候施護的需求相對較低,得分分別為(2.89±2.6)分、(2.86±3.4)分,說明中醫護理方案和我們目前使用的護理常規還存在一定的聯系,而且,癥狀的護理和健康宣教已經落實到臨床具體工作中。
中醫護理的發展已經經歷了漫長的歷史,但從現有的法律法規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和《護士條例》等均未涉及中醫護理的內容,使中醫護理技術的實施范圍以及中醫護理人員應履行的義務、權利以及從業資格缺乏明確的概念,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醫護理的發展。而現代護理教育也僅以短暫的課時開設《中醫學基礎》《中醫護理學》等課程。因此,面對這種形勢,加強護士的在職培訓是保障中醫護理方案的順利實施、推動中醫護理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護理管理者,可以以學習中醫護理方案為契機,舉辦各種形式的學習班,這種學習既包括護理部的學習,也包括科室內定期組織的學習。提高護士對中醫的認知,尤其是中醫對護理工作的作用的認知。中醫護理方案中涉及的內容較多,如中醫技術、食療、康復、養生等,這些知識和護理工作息息相關,也是中醫學的精髓。因此,作為中醫醫院,應該結合中醫護理方案中的要求,開設專門的專科培訓班,甚至在醫院范圍內可以成立中醫技術小組、食療小組等,定期組織專科培訓、小組內討論等。同時,小組也可負責相關知識內容的培訓,增加護士的中醫知識,體現中醫護理的優勢。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關于印發中風等13個病種中醫護理方案(試行)的通知[S].國中醫藥醫政醫管便函〔2013〕59號.
[2]李野,唐玲.中醫護理發展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6B):1675-1676.
[3]張新,孫玉勤,張曉松,等.新疆地區中醫護理隊伍基本情況調查分析[J].護理學報,2010,17(3A):12-14.
[4]張勇勤.論新形勢下中醫護理人才的培養策略[J].護理研究,2013,27(7A):201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