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楊 韜
(西南石油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成都 610500)
基于UG的渦輪鉆具葉輪整體加工研究
張曉東,楊 韜
(西南石油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成都 610500)
以渦輪鉆具和螺桿鉆具為主體的井下動力鉆具在20世紀80年代被譽為石油工程進步的三大技術之一[1]。渦輪鉆具與轉盤鉆井相比,提高機械鉆速3~5倍,節約鉆井成本20%~30%。近年來渦輪鉆具被廣泛應用于直井、定向井、叢式井、側鉆井等鉆井作業方面,鉆井主要技術指標都得到提高[2]。
葉輪是渦輪鉆具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包括定子葉輪和轉子葉輪兩部分。目前葉輪生產主要采用精密鑄造或者線切割,前者在加工時容易發生收縮變形,且需要開模,小批量生產時成本較高,不能滿足高校或科研機構的試驗需求;后者工藝復雜,產品精度低,難以保證葉輪的剛度及強度。
隨著數控技術與多軸聯動數控機床的發展,使用多軸聯動數控機床能克服上述弊端,在進行科學試驗小批量生產時,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加工精度。
本文將基于UG軟件進行渦輪鉆具葉輪建模、編程、加工仿真,并利用多軸聯動加工中心完成葉輪的整體加工,最后使用三坐標測量儀進行測量,使用UG軟件的分析模塊進行誤差分析。
與多數透平機械葉片數據獲取方法相似,渦輪鉆具葉輪葉片數據的獲取方法主要有兩種:逆向工程和理論計算[3]。逆向工程是通過測量原型的幾何尺寸(三坐標測量儀、激光跟蹤儀等)轉化成數據文件,導入設計軟件轉化成模型的技術;理論計算是根據流體力學計算出的葉型數據。本文主要采取的數據獲取方法是理論計算,通過流體仿真、優化后得到葉型的五次多項式參數方程,并利用該方程進行三維模型的創建。
現通過理論計算,得到某種葉片的壓力面以及吸力面的參數方程為:壓力面方程:吸力面方程:



圖1 葉片參數
通過UG軟件中的曲線導入命令,將參數方程輸入后,得到兩條樣條曲線,并且在草圖界面中繪制葉片的前緣以及后緣,使得四條曲線封閉。
渦輪鉆具葉輪一般由基體、葉片、外環三部分組成。在進行葉輪整體加工時,由于葉輪整體尺寸較小,必須考慮刀具的加工位置,如果葉輪帶有外環,過小的葉間空隙使得刀具無法進行正常的曲面加工,因此在三維造型時必須將傳統葉輪的外環刪去。
根據渦輪鉆具的井下工況以及尺寸限制,葉片一般采用非彎扭直葉片。葉片任意徑向截面都為相同的壓力面與吸力面曲線,所以對導入UG的封閉曲線進行拉伸后即得單個葉片實體,然后對基體進行繪制,最后通過圓周陣列命令獲得葉輪整體的三維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葉片實體模型
渦輪鉆具葉輪整體加工的難點在于葉輪整體直徑,單個葉片尺寸小、葉距短,可以承受的切削力較小,干涉、碰刀等問題發生概率大等。加工葉輪外徑為φ240,周向平均分布葉片31支,葉距小于15mm,流道面狹窄,加工難度較大。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將采用側銑法進行加工,即使用直徑較小的圓柱銑刀側刃銑削葉片曲面[4],以改善葉片的表面質量,并防止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碰撞、干涉等情況的發生。由于葉輪流道過窄,刀頭無法垂直于葉背面及葉盆面,因此只能采用圓柱形銑刀,按照葉片橫截面形狀走刀,完成葉片葉型加工。
1)UG/CAM參數設置
針對渦輪鉆具葉輪為直葉片的特點,通過對比后各選用“平面銑”加工命令,該命令的特點是進給路線短,能極大地減少重復進給的搭接量,快速去除零件的毛坯余量。加工試驗所使用的材料為鋁合金,刀具使用多支φ5mm高速鋼面銑刀。
加工時首先對兩支葉片間的流道面進行去除,然后對單支葉片進行加工。加工壓力面和吸力面采用粗、精兩道加工,以保證加工精度,提高加工質量。完成以上設置后生成單個葉片的加工刀軌(如圖3所示)。

圖3 葉片表面粗加工刀軌
2)流道底面加工
流道底面是一個不規則曲面,需要對該表面進行單獨加工,否則會導致該面表面粗糙度較低,影響葉片的水力性能。
在編程時應當充分考慮由兩支葉片間間距離小可能帶來的隱患[5]。由于流道底面面積過小,無法使用曲面作為控制面進行“可變輪廓銑”,因此本文擬使用“型腔銑”命令,將流道面輪廓在XY平面上的投影作為加工時的“修剪邊界”,約束加工范圍,防止干涉等情況的發生。對生成后的刀軌進行修改和優化,平滑刀具路徑,避免急劇變化造成過切[4]。
具體過程如下:
1)創建輪廓銑操作,驅動方式選擇為“區域銑削”,刀軸方向選擇+ZM軸。
2)指定切削區域為流道底面,指定“修剪邊界”(如圖4所示)為流道面投影曲線。
3)設置切削參數,采用逆銑,最大步長為刀具直徑的20%[6]。
4)設置非切削參數,進刀類型為“插削”,線性延伸刀具長度的80%。
5)設置進給參數,切削速度250mm/min,最后生成刀軌并驗證,如圖5所示。

圖4 修剪邊界

圖5 流道底面加工刀軌
將編寫好的程序導入后處理器進行處理,再通過I/O口導入加工中心,加工使用FEELER FMH-400型四軸聯動加工中心進行,搭載FANUC 31i數控系統,使用特制專用夾具進行裝夾(如圖6所示),加工前進行人工找正和對心,整個加工過程無二次裝夾。

圖6 裝夾完成后的毛坯
在完成葉片加工以后,需要對葉片的加工誤差進行分析,以確定該加工方法是否能滿足實際需求。葉片檢測使用三坐標測量儀,在測量時使用曲線掃描,獲得若干點數據。

圖7 使用三坐標測量儀測量
將該數據導入UG軟件,使用偏差度量命令對測量點與理論設計曲線進行誤差分析,結果如圖8所示。根據分析得出結論:輪廓誤差最大值為0.078mm,偏差出現在葉根大曲率處,其余各處加工誤差基本滿足0.03mm,因此渦輪鉆具葉輪一體加工技術可以滿足輪廓及精度要求。
渦輪鉆具葉輪一體成型加工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渦輪鉆具研發、試驗過程中生產周期較長的問題,在控制成本的同時能夠高效、快速地完成渦輪鉆具的加工,并且能確保加工質量。此外加工中心具有很強的靈活性,結合專用夾具,針對不同葉型的加工只需修改加工程序即可,可以為高校、企業節省大量開模等費用,具有制造周期短、加工靈活、加工效率高等優點,對整個渦輪鉆具的研發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圖8 UG誤差分析
[1]馮定.國產渦輪鉆具結構及性能分析[J].石油機械,2007,35(1):59-61.
[2]成海,等.國內外渦輪鉆具鉆井技術及其發展趨勢[J].石油礦場機械,2008,37(4):28-31.
[3]李群,陳五一.基于UG的發動機整體葉輪三維造型研究[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5,(9):5-7,10.
[4]姚迪.整體葉輪側銑加工表面質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1.
[5]楊林建.基于UG的大型水輪機葉片多軸數控加工研究[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1, (10):136-139.
[6]劉燕,陳玉文.基于UG的螺旋葉片數控五軸加工[J].機械,2011,38(12):65-67.
Research of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on turbodrill impeller based on UG software
ZHANG Xiao-dong, YANG Tao
為了降低渦輪鉆具小批量生產時的成本,提高葉片的加工質量,以渦輪鉆具葉輪整體數控加工為目的,提出了一種基于UG軟件的綜合加工方法。文章包括渦輪鉆具葉輪的建模、加工方式選擇、程序編譯,采用自定義后處理文件生成相應的數控代碼,并使用三坐標測量儀對所加工葉輪進行測量,使用UG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誤差分析,結果表面加工質量符合預期。
渦輪鉆具;數控加工;UG;誤差分析
張曉東(1959 -),男,重慶涪陵人,教授,碩士,主要從事井下動力鉆具和井下工具的研究工作。
TG502.6
A
1009-0134(2015)07(下)-0044-03
10.3969/j.issn.1009-0134.2015.07(下).13
2015-04-20
石油天然氣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
基于面元法的渦輪鉆具葉片設計(KJ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