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仁
摘要:歌唱藝術是眾多音樂藝術形式中最能形象與直接地表達人們內心世界與思想情感的一門綜合性藝術形式。演唱者為了更好、更為完整、更為具體地呈現(xiàn)出一部優(yōu)秀的聲樂作品,就必須具備與掌握音樂作品本身的演唱藝術風格,這同時也是實現(xiàn)其內在審美價值與藝術價值的核心所在。故而,如何更為完善、更為精準地把握作品的藝術風格便成為了當下我們每位聲樂學習者及演唱者亟待突破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聲樂藝術 演唱風格 藝術特點 風格培養(yǎng)
人們對“風格”這一詞語的闡釋可謂多種多樣,但通常情況更多的是指藝術作品的內部精神與外部特征相互協(xié)調與統(tǒng)一的完美體現(xiàn),或者說是藝術作品本身的形式和內容的統(tǒng)一結合體。正如法國著名文藝理論家布封所說的那樣:“如果一個作家沒有了自己的風格,就仿佛一支未射中目標的箭一樣。”布封的這句話充分說明了風格的形成與確立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終成就是具有著決定性意義的,同時他的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我們的聲樂藝術演唱之中。對于我們廣大聲樂演唱者來講,風格是演唱者自身在藝術作品再創(chuàng)造過程中所呈現(xiàn)出的獨具特色的藝術個性,失去了音樂本身的藝術風格,就只能稱為是歌匠,而形成確立了優(yōu)美獨特的風格,才能稱得上歌藝。
一、聲樂演唱風格的藝術特點
聲樂藝術的演唱風格的形成并非僅僅依靠單一的元素,而是由多方因素共同作用才得以完成實現(xiàn)的。因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不同題材以、不同作者、不同演唱者等等的差異都將會對聲樂演唱藝術風格的形成產生直接重要的影響。故此,演唱者要想在演唱中更加深刻精準地把握聲樂作品的演唱藝術風格,就要將上述內容作為自己演唱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只有這樣,演唱者才能合理正確地把握作品的藝術風格,演繹出真正完滿地聲樂藝術作品。筆者認為,認清這一點將對于我們每位聲樂學習者與演唱者而言,都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推動意義。
(一)藝術風格的時代歷史性
藝術風格的時代歷史性是指音樂作品在某一特定的歷史時期環(huán)境下所形成的藝術風格特征。可以說,時代歷史性不僅是演唱藝術風格順利形成的基本土壤,而且也是其能夠得以長期生存的重要基礎和保證。一切離開歷史時代性而單獨存在的演唱藝術風格都是沒有可能的。此外,聲樂藝術自身內在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性功能,這既是社會本身的客觀需要,同時也是對現(xiàn)實社會生活各個層面上的真實反映。它要求我們廣大演唱者憑借對自身演唱藝術風格的精準科學掌握,從而達到可以如實的映射出一定歷史時期階段的整體風貌,并充分的展示出時代歷史脈博與生活氣息的意義和目的。同時,由于演唱者的風格藝術演唱是在人類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因而它就自然地承擔著為廣大人民呈現(xiàn)出真實情感的責任與義務。總之,聲樂演唱者演唱風格的產生與形成是同音樂作品本身所處的某種特定歷史環(huán)境、時代背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為了更為良好、更加充分地發(fā)揮聲樂藝術的表現(xiàn)性與感染性,我們的聲樂演唱者在其演唱中只有把握并堅固好這二者之間內在固有的藝術特點與規(guī)律,才能使音樂作品與聽眾之間達成最終良好而理想的藝術共鳴。
(二)藝術風格的民族特色性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由于其地域環(huán)境、人文風俗、思想情感以及文化傳統(tǒng)等方面都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差異,故而在長時期的歷史發(fā)展演變過程中每個不同民族都孕育了民族自身所特有的藝術內涵與藝術特點。同時,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來自不同民族與地區(qū)的不同藝術特色才使得我國聲樂演唱藝術風格呈現(xiàn)出了多元化的藝術特點。因而對一位優(yōu)秀合格的聲樂學習者與演唱者而言,他在日常的聲樂學習與演唱實踐中不但要對本民族自身所獨有的演唱藝術風格進行精準細致地了解與把握,同時也要按照自身的實際特點充分靈活地運用各種聲樂演唱技術方式來更加全面、深入、細致地體現(xiàn)出其它不同民族的歌唱藝術作品。此外,演唱者在選擇演唱作品過程中,切莫帶有一定地盲目性,而是要依據(jù)音樂作品演唱風格的實際加以深入準確地理解與把握,以此來最終達到一種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的聲樂藝術效果。
二、聲樂演唱藝術風格的培養(yǎng)
歌唱藝術是一門集文學、戲劇、舞蹈、表演、民俗等于一身的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學科。它不僅要求聲樂演唱者要具備和掌握正確科學的演唱發(fā)聲技巧,而且也要求其擁有濃厚的文化內涵底蘊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與情操。然而,隨著目前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一些演唱者即便有效掌握了科學正確的發(fā)聲方式與手段,但其所流露出來的聲音色彩仍然顯得生硬、蒼白、不自然,很難與聽眾產生藝術上的共鳴。其實,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正是由于我們聲樂演唱者在平時的生活與學習中缺乏對自身文化內涵與藝術素養(yǎng)的累積和提高而形成的。相反,我們有些聲樂演唱者即使未有洪亮般的聲音色彩,但由于其在聲樂作品的處理與把握上能夠充分做到拿捏準確、深刻細膩,因而其所塑造的音樂藝術形象也就自然地顯得生機盎然、栩栩如生。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演唱者要想建立起的良好演唱藝術風格,僅憑單一的聲樂演唱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其它各方面綜合素質的配合與提高才能全面的實現(xiàn)與完成。
(一)具備良好的音樂素質與修養(yǎng)
良好的音樂素質是指人們在音樂方面所展現(xiàn)出的敏銳的聽覺、良好的樂感、優(yōu)良的記憶以及對事物能夠做出及時正確的審美判斷等。聲樂演唱者要想成功地演繹好一首音樂作品,其首要任務就是必須要對音樂中的每項基本的技能知識有所認識和掌握。我們如果將音樂基本技能知識概括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即基本樂理知識、視唱與練耳、鍵盤樂器基礎等,它們是我們聲樂演唱者學好聲樂這門藝術學科的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因為對樂理知識和視唱練耳這兩門基礎音樂知識的充分有效掌握,對于我們聲樂演唱者在正確識譜、校對音準、弄清節(jié)奏、把握旋律與曲式結構等方面都將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此外,鍵盤樂器基礎也是同聲樂藝術演唱風格有著非常緊密地聯(lián)系的,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互為依托。因而我們的聲樂演唱者在學好基本樂理知識和視唱練耳的基礎上,倘若還能夠十分輕松熟練地掌握一門鍵盤樂器,就必將會為其今后聲樂藝術演唱風格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一個重要良好的學習基礎與保證。然而,如果演唱者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不注重對音樂素質和音樂理論修養(yǎng)的積累與把握,只是憑借一副所謂的好嗓子,拿到一首聲樂作品將其困難地視唱出來或者僅局限于一味模仿他人,那么對所謂演唱藝術風格把握與形成的結果我們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聲樂演唱者在不斷努力地汲取和累積音樂基礎知識、提升音樂藝術理論素養(yǎng)的過程其實也正是在不斷獲取、把握與形成自身聲樂演唱藝術風格的過程,我們如果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就必將為我們今后演唱風格的良好形成奠定更為重要而堅實的學習保證與基礎。
(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內涵
對于聲樂演唱者來講,具備與掌握良好的文化內涵對順利形成聲樂演唱藝術風格是尤為重要的。因為要演唱者想真正長期地從事這門歌唱表演藝術,就必須深入細致地了解其所涉獵到的與之有關的學科知識內容與體系,否則就會很難形成與提升自身的聲樂演唱藝術風格。故此,當演唱者在面對一部聲樂作品時就要對它的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所將展現(xiàn)的內容以及創(chuàng)作的特色手法等相關一系列問題有個較為全面整體的了解和認識。因而這也就自然而然地涉及到如歷史學、文學、社會學、地理學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識與內容。因而演唱者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對整個的聲樂作品進行全面整體的解讀,進而能夠進一步地使其二度創(chuàng)作更加符合、更加貼近作者原有的創(chuàng)作本意與意圖,才能恰如其分、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該作品的風格特色,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形成與樹立演唱者自身的獨具特色的演唱藝術風格特色來。
(三)擁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與心理素質
如前所述,歌唱藝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學科,因而聲樂演唱者具備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演唱者自身演唱風格的形成確立是十分重要的。演唱者只有擁有了較為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更為充分發(fā)揮其對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力與想象力,而這種藝術想象力又始終不渝地貫穿于演唱者的整個演唱風格的形成和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演唱者如果在此種狀態(tài)下進行聲樂藝術演唱,不僅能夠使自身的藝術情感表現(xiàn)和音樂作品本身很好地融為一體,同時也也可以使聽眾們從演唱者的演唱中深刻體會與把握到音樂作品整體演唱的藝術風格與情感內容,從而最終獲得聽覺、視覺上的藝術審美享受。由此可見,聲樂演唱者演唱風格的訓練與培養(yǎng)是同良好的心理素質其豐富想象力是緊密相連的,它們共同處在一個共同的有機整體藝術之中。
三、結語
聲樂藝術是借助表演的方式與手段為人們所感知的,一部好的音樂作品如果缺乏演唱者對其藝術風格的正確詮釋與把握,作品本身的意圖便不能得到很好的傳遞與釋放,也就很難產生出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為此,作為新時期、新時代下的我們聲樂學習者與演唱者而言,在演唱過程中我們只有始終如一地嚴格要求自己,腳踏實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藝術之中,才能逐步地形成屬于自己的獨具特色的演唱藝術風格,并最終使得我們的聲樂藝術演唱煥發(fā)出自身獨有的藝術魅力與色彩。
參考文獻:
[1]徐小懿.聲樂演唱與教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6.
[2]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3.
[3]李晉瑋,李晉瑗.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華樂出版社,2003.
[4]管林.聲樂藝術知識[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