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萌

摘 要:鉗工是機械加工中一門重要的工種。本文通過對鉗工實訓中經常出現問題的分析,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以期提高鉗工加工的能力,為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鉗工技能 問題 方法
當今社會,隨著機械工業的不斷發展,鉗工的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這對于擅長加工形狀復雜和高精度零部件的鉗工技能工人來說,不但要掌握廣泛的理論基本知識,更要具有扎實的鉗工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如何提高鉗工基本操作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要想提高鉗工基本操作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對零件加工中經常出現的問題要熟悉,并能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排除問題,才能提高技能。
一、鉗工加工中存在的問題
在鉗工實際操作中,首先存在的問題是加工速度慢,主要表現在工件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按時完成,或者能夠完成,但在完成的加工者中最慢。另一方面表現在同樣完成工件,自己勞動強度比其他工人大。其次存在的是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尺寸精度差和配合間隙差兩方面,具體表現為尺寸大小和形位公差(平面度、直線度、相互面的垂直度、表面粗糙度、對稱度等)出現問題,螺紋加工出現問題,孔加工出現問題,最后工序安排不合理,同樣對加工速度和質量造成很大影響。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1.造成加工中速度慢的主要原因
畫線方面:畫線時視線未與高度尺垂直,出現仰視,從而造成畫線實際尺寸大,為后續加工帶來了麻煩。
鋸削方面:鋸削技能差,起鋸離畫線太遠,鋸削過程中眼睛視線沒有觀察鋸條是否與豎直線重合,從而造成鋸削后的余量太大,導致銼削時間太長。
銼削方面:銼削加工選用銼刀不合適,導致加工單面時間長,銼削技能差,基本功不扎實,不敢下料,測量次數偏多。
鉆孔方面:畫線不準確、不清晰,樣沖打的不準確,造成鉆孔錯位,掏孔花費時間長。
螺紋方面:攻螺紋時鉆底孔選擇鉆頭太小,造成攻螺紋花費時間長。
工藝安排不合理:出現重復加工現象。
2.造成加工質量差的原因
(1)測量方面:使用不當,尺寸讀數不夠準確,造成尺寸精度或大或小。
(2)鋸削方面:裝夾工件時,鋸縫線沒有按豎直線放置,造成鋸削過線;起鋸時尺寸控制不準確,鋸路發生歪斜;鋸條安裝太松,用力不正確;鋸削開始未用大拇指導向,造成鋸削到已加工平面。
(3)銼削方面:銼刀端的不平,造成前后高度不一致,平面度差;一次銼削量過大而沒有及時測量,造成銼過尺寸界限;銼刀選用不當或用力太猛,造成加工面表面粗糙度超差;沒有及時清理加工面上和銼刀齒紋中的鐵屑,造成加工表面劃傷;工件裝夾部位或夾持力不正確,造成工件變形。
(4)鉆孔方面:孔徑大于規定尺寸,主要原因是鉆頭兩切削刃長度不等,高低不一致,鉆頭彎曲,徑向跳動過大,工作臺未鎖緊;孔壁粗糙,主要原因是鉆頭不鋒利,進給量太大,切削液選用不當;孔位偏移,主要原因是畫線不準確,鉆頭橫刃太長定心不準確,起鉆偏后沒有校正;孔歪斜,主要原因是工件與鉆頭安裝不垂直,工件安裝不牢,鉆孔產生振動,進給量過大使鉆頭產生彎曲變形;鉆孔呈多角形,主要原因是鉆頭后角太大或兩主切削刃長短不一,角度不對稱。
(5)螺紋方面:螺紋亂牙,主要原因是攻螺紋時底孔直徑太小,工件孔未倒角,左右擺動,攻螺紋時沒有旋合好就強行攻下,套螺紋時,圓桿直徑過大,配合的板牙小;螺紋滑齒,主要原因是沒有及時加切削液,攻螺紋時沒有及時倒轉排屑,攻不通孔的較小螺紋時,絲錐已經攻到底仍然旋轉;螺紋歪斜,主要原因是起攻、套螺紋時未作垂直度檢查,攻入時用力不均;螺紋形狀不完整,主要原因:螺桿不直或板牙經常擺動。
(6)配合間隙大,尤其是對于盲配件,加工完成后經常會出現凸件與凹件不能配合或配合時間隙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在劃線時,沒有讀準尺寸,造成加工完成后尺寸明顯不符;銼削時,平面度保證不好,造成配合間隙大;工件完成時未及時清理根部毛刺,有硬點,造成不能配合。
(7)對稱性差,主要原因是加工每一步工件時,基準選擇不合理或者未選擇基準。
(8)工序選擇不合適, 加工中未按正確的先后順序加工工件,容易造成工件變形,如出現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形狀。
三、解決的方法
第一, 畫線時,選擇已加工平面(尤其是平面度較好平面)作為畫線基準,調節尺寸時保證視線與高度尺垂直,避免出現仰視、俯視現象。畫線完成后,用游標卡尺檢查畫線是否正確。
第二,鋸削時,裝夾工件要保證鋸縫線豎直放置,鋸條安裝松緊適當,起鋸離畫線盡量近,鋸削要保證為銼削留足夠少的余量,鋸削開始時用大拇指作導向作用,鋸削過程中時刻觀察鋸條走向,避免鋸路發生歪斜,造成鋸削過線。
第三,銼削時,銼刀選用要合適,粗牙大銼用來提高速度,可橫向銼削下料;細牙銼刀用來保證表面粗糙度和尺寸,屬于精加工。可采用交叉銼削,盡量縮短行程。在加工中,少用或不用什錦銼。銼刀在銼削時端的要平,用力不能太猛,要及時清理加工面上和銼刀齒紋中的鐵屑。銼削加工要敢于銼削,對于一次加工所去除多少余量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可以減少測量次數。
第四,鉆孔時,畫線一定要準確、清晰,線條盡量細。劃完線,要用游標卡尺檢查孔線是否正確。樣沖眼打的要準確,樣沖眼要小,樣沖中心要與十字交點重合。鉆孔開始時要檢查鉆頭刃磨一定合格,工作臺一定要鎖緊,工件與鉆頭安裝要垂直。對于鉸孔,一定要加潤滑油。
第五,螺紋加工時,攻套螺紋首先保證工件孔或軸要倒角。起攻或起套時,絲錐與工件、板牙與圓桿軸線都要保證垂直。攻螺紋與套螺紋時要不斷倒轉排屑,用力要均勻。螺紋加工要加注切削液。
第六,配合時,對于凸凹件配合,要檢查畫線是否正確,銼削面是否平面度差。在工件完成時要及時清理根部毛刺和硬點。
第七,對稱性,盡量使設計基準和定位基準重合,減小基準不重合誤差 ;選擇合適基準,依序加工,防止錯位。
第八,工序選擇要合適,按照零件圖樣,注意合理安排加工順序,尤其對于凸凹配合件,要選擇好加工基準,加工工件時避免重復加工。
第九,測量工具使用合理,測量前工具要校零,檢查卡爪上有沒有毛刺或雜物,測量時夾持工件用力要適中,尺要放正,不得前后左右歪斜,要對齊刻度,讀數要準確,對于千分尺,調節微分螺母用力要適度。
四、小結
筆者簡單介紹了鉗工基本操作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通過詳細的分析、講解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從而提高鉗工加工的能力,為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
[2]李振仁.淺談鉗工的基本技術與基本操作[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
[3]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高級機修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4]強瑞鑫.鉗工(高級)[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濟寧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