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潔
摘 要:本文提出,在國家政策環境日趨完善和學生考取資格證書積極性不斷提高的外部環境下,高職院校應基于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開發“雙證”課程,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做好“雙證”教材開發和編寫,鼓勵并支持學生參加各類專業技能競賽,以技能抽查引領“雙證融通”培養模式,不斷完善內部體制和機制建設,推進“雙證書”制度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 “雙證書”制度 對策
課 題: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職院?!p證書制度實施以來的問題診斷與對策研究”(編號:XJK014CZY009)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從1996年頒布的《職業教育法》到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等多項法律法規,都把積極推進“雙證書”(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當前,高職學生已深刻認識到,考取與自己專業相近的職業資格證書,能有效提升求職競爭力。在國家政策環境日趨完善和學生考證積極性不斷提高的外部環境下,為推進 “雙證書”制度的有效實施,高職院校應不斷完善內部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一、基于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開發“雙證課程”
高職院校要依據國家職業標準開發“雙證課程”,使學生盡早熟悉職業,熟悉職場環境。在對行業、企業用人單位廣泛調研的基礎上,依據國家職業分類標準,調整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把職業資格證書課程納入教學計劃與課程體系中,將考試大綱與專業教學大綱相銜接。首先,要根據不同專業的需要,盡可能多地開設與專業緊密相關的實踐課程,安排好實踐教學環節和實訓項目。其次,要明確技能考核的要求,加大專業課程中實訓課的比例,形成“基于工作過程、突出實踐操作、引入職業標準、校企一體共同開發”的專業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從課程設置、教學團隊、教學設施、教材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優化和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統一的國家課程,形成與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相銜接、與當地的職業需求和學生的成長相銜接的職業化課程設置和專業設置,從而使學生在不延長學制的情況下,通過課程考核的同時就能獲得學校和職業技能鑒定主管部門的認可,即可獲得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實現“一教雙證”。
二、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培養“雙證書”人才的關鍵?,F代社會由于崗位的不斷更新,對知識與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應建立以專職教師為核心,以兼職教師為主導的教師隊伍。教師要努力實現從教師到教練的身份轉換,主動了解并掌握技能,再把職業的場景搬到教室進行還原,通過項目活動、項目體驗訓練學生,使學生掌握相應技能。
1.做好“雙師型”教師能力的培養工作
來自高職院校的專職教師是“雙證書”教育的中堅力量,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一方面,通過校本培訓和互相學習,不斷加強他們的理論水平;另一方面,通過調整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的比例,加強教師專業實戰能力,定期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鼓勵教師參加技能培訓、鑒定考核和技能大賽,以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2.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聘請企業、行業中專業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或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主要承擔專業主干課程實訓環節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把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管理實際中的新知識、新工藝、新技術及時傳授給學生。教師之間要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構建以職業工作過程為主線的新體系,要不斷學習新事物、新知識,廣泛開展合作,使課程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以新的秩序重新整合,增加交流、互動和配合的機會,促進學習效果的提高。
三、做好“雙證”教材的開發和編寫
教材是教師授課的依據,是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主要載體。“雙證”教材是指既符合學歷證書考試要求又符合職業資格考證要求的教材,鑒于“雙證”教材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開發與編寫中需達到以下要求。
1.教材形式的多樣化
職業教育的知識,一類直接來源于職業活動,另一類來自學科知識在職業工作過程中的應用。將這兩類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最佳途徑是將其還原到它所產生的情境,這個還原過程體現在教材形式上應該是多樣的。例如,“雙證”教材可對情境進行文字描述,用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形式將工作過程情境形象地呈現出來,知識產生情境中所使用的工具、設備、材料等都可以作為教材在教學中使用。
2.教材開發主體的多元化
教育主管部門應吸納企業專家共同編寫一批符合國家職業標準的,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目標的,突出理論夠用、重在實操和簡單明了,方便實用的,適用于高職課堂教學和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教學用書和實訓教材。
3.教材編寫的模塊化
教材編寫既要體現高職教育特色和又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建議以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為主線,以模塊組合為框架編排教材。按職業能力的發展規律和過程,把教材設置成三大模塊,即基本素質模塊、職業能力模塊和拓展模塊。編寫出來的教材既要可教又要可練,既是教材更是學材,體現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同時成為學生項目活動的指導手冊和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源。
四、努力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實踐教學是培養高技能和應用能力的關鍵教學環節。應創建良好的實訓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和配置,規范實踐教學管理,通過多種舉措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1.改善實訓條件,提高實訓室有效利用率
高職學院要改善實訓教學條件,增加對實訓室建設的投入和改造,用足、用好實訓室資源,制定一系列的實訓管理制度。例如,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實訓設備維修保修制度、指導教師制度等,為提高實訓室利用率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
2.加強實踐教學的規范化管理
實踐教學的組織、計劃、制度和運行構成了實踐教學的管理體系,根據實踐教學的共性和不同專業的特殊性,加強對實踐教學過程的控制及實習教學基地建設。要根據教學計劃,制訂相應的實踐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委派技能嫻熟、教學經驗豐富的實訓指導教師,根據實踐教學計劃開展有目的的實訓教學工作,做到課前有計劃、課間有指導、課后有總結,從過程上保證實踐教學的完成和質量。實訓基地既是保證學生掌握職業技能的基本場所,也是培養社會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障。一方面,要努力建好和依靠校內實習基地。另一方面,要拓寬和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學生通過在校內外實踐基地的實習,在適應社會需求與發展的適應能力方面能有明顯提升。
五、鼓勵并支持學生參加各類專業技能競賽
專業技能大賽規范了教學評價的標準和要求,實現了對高職人才培養過程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監控,對高職院校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師資隊伍以及教材建設具有促進作用。
1.專業技能大賽推動課程教學改革
技能大賽可以認為是以小組動手實踐為主要形式的一種學習模式。高職院校需將大賽的要求、內容與崗位能力和職業素養逐漸融入相應的課程教學,再經提煉、轉化后形成突出動手能力培養,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體系。
2.專業技能大賽促進師資隊伍建設
技能大賽需要有由專業帶頭人、專兼職教師和高技能專家組成的教學團隊。技能競賽不僅是參加技能競賽的學生的技能大比武,同時也是指導教師教學水平的大比拼。它有效地推動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3.專業技能大賽影響了教材建設
欲使學生在競賽中獲取好成績,僅憑教材訓練學生是不夠的。高職院校要借助技能大賽的平臺,補充或新編專業教材,將企業的新工藝、新標準、新技術適時補充到教學當中來,以滿足教學需要。
六、以技能抽查引領“雙證融通”的培養模式
技能抽查是湖南省教育廳為檢查省內高職院校各相關專業的技能教學水平,從2010年起建立的一項重大制度。到2014年,湖南省教育廳已組織開發并審查通過了政府、行業和高職院校參與開發的47個專業(類)專業技能抽查考試標準。教育廳依據抽查標準,每年隨機在全省獨立設置的三年制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大三在籍學生中,抽取10%的學生進行現場操作測試。為完善高職學生技能抽考標準和抽考題庫,教育廳根據不同專業的內容、技術標準和規范,組織編寫了《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技能抽查標準與題庫叢書》,使之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的共享資源。
作為衡量高職教育專業建設水平的技能抽考,每次結果都及時向社會公布。技能抽查在整頓學校的學籍管理,強化實踐教學,督促教師認真鉆研抽考標準,促使各學校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解決了職業教育“由誰來監督”“監督什么”的問題,為高職院校專業實訓、實習、技能考核提供了范本和依據,促進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使學生在完成技能抽查訓練的同時,達到了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鑒定考核的目的,確保了“雙證書”畢業準則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張麗.校企對接、工學結合,零距離培養旅游管理人才——以鞍山師范學院高職院旅游管理專業為個案[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2]龔雯.職業教育“雙證書”課程開發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蔡曉蓉,孔元發.推行“雙證書”制度,全面深化高職教學改革[J].成人教育,2012(1).
[4]史文生.論職業教育技能競賽的功能及其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0(33).
(作者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